一般出生3~4周的新生兒才能抱到戶外曬太陽,而且開始的時間要短,只曬一部分如腳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和范圍。
頭部和臉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陰涼處或遮陽帶帽子。
新生兒太小時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曬,只能在室內,斜射陽光時打開窗子給寶寶曬太陽,每天曬l~2次即可,一般健康新生兒2周后即可在室內曬太陽。
新生兒可在室內陽臺上曬太陽,注意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研究表明,隔著玻璃測試,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處,則紫外線更少,不足室外的2%。
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么作用。等到寶寶滿月以后,就可以到戶外曬太陽了,這時可選擇性地到一些綠化較好,空氣清新的公園曬太陽。
去公園環境較好,空氣質量也高,對嬰幼兒身體健康也有好處,專家表示,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到馬路邊或人多嘈雜的地方曬太陽,空氣污濁對孩子健康不利。
帶寶寶曬太陽有哪些正確方法呢?其實,嬰兒曬太陽的時間根據季節而定,冬季太陽比較溫和,適合多在戶外曬曬太陽。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點左右;春、秋季節一般在10點-11點;夏季一般在9點-10點。
曬太陽時間長短應由少到多,可由10分鐘逐漸到30分鐘。嬰幼兒的皮膚嬌嫩脆弱,長時間曬太陽可能導致皮膚干燥、粗糙、起紅疙瘩甚至苔蘚等皮膚病癥。
1、然后可擴大曬的范圍,從膝蓋擴大到腿根部。
2、最初的二三天,可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10分鐘即可。
3、最后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鐘。
4、除去尿布,可連續二三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鐘。
5、曬太陽時新生兒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凈,再喂以白開水或果汁,以補充水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