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候變化快,冷熱空氣交匯頻繁,老百姓說:“二八月亂穿衣”,也是這個道理。小兒適應不了這種氣候就很容易生病。在春季,最常見的小兒疾病就是感冒。春季感冒的癥狀大多是鼻賽、流清水鼻涕、咳嗽等。往往這時候家長都會給孩子吃些抗生素或者抱著孩子上醫院求助醫生。但是,往往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感冒好了,但是很容易復發,或者感冒好不徹底,拖拖拉拉很長時間還在咳嗽流鼻涕。為什么一個普通的感冒這么難治呢?我們為此特別采訪了好育園的駐站育兒健康專家李珊主任。
據李珊主任介紹,由于小兒的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和大人不一樣,鼻腔短小,鼻道狹窄,鼻黏膜柔軟,血管豐富,所以在感染時黏膜腫脹,血管充血,就容易發生鼻塞、流清水鼻涕的癥狀。有輕微的鼻塞、流涕癥狀,不需要馬上服用抗生素。而是應該多喝水,讓小兒多排尿,以此來排出體內的感冒病毒。也可以用一點含有抗過敏藥或者減鼻充血的藥緩解鼻賽、流鼻涕的癥狀。
而咳嗽反射是人體的一個保護性的機制。當氣道中有痰液、病菌,可以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很多家長在孩子咳嗽時都急于給孩子服用鎮咳藥,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李主任在采訪中說,小兒感冒咳嗽,一般兒科醫生不主張給孩子用強烈的鎮咳藥,而總是建議給一些化痰的中西藥物。鎮咳,表面上孩子不咳了,但實質上鎮咳藥阻止了氣道中的細菌排出,對小兒感冒的早日恢復是不利的。李主任還教給家長們一個小技巧,就是要勤給孩子拍背。家長一只手扶住孩子的肩膀或頭部,另一只手拍背部。力氣要適中,一天多拍幾次。這樣就能幫助孩子順利排出氣道中的細菌,早日緩解咳嗽癥狀。
春季感冒患者增多,去醫院看病的人數也增加。再加上醫院空氣不流通、病毒肆虐,幼兒感冒情況不嚴重的時候盡量少去醫院,減少疾病交叉感染的機會。平時小兒在家里多曬曬太陽,勤洗手,多呼吸新鮮空氣,少到人多的地方去或者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去,這樣就能減少患春季感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