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嚴重者可發展成支氣管炎或肺炎。根據祖國醫學扶正祛邪,冬病夏治的理論,從1998~2002年開始采用中藥穴位貼敷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獲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100例完成1個療程治療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2歲,平均年齡9歲,根據1987年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反復吸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凡是有鼻咽部炎癥癥狀,有反復發熱、咳嗽、咽痛、流涕或伴全身癥狀者均可診斷。
2)治療方法
取穴為雙側肺俞(sh?)、定喘、膏肓。貼敷用藥主要有白芥子、細辛、元胡、甘遂、麝香。上述藥物共研為細末,用鮮姜汁調成糊狀,均勻地涂在紗布上,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2~4小時取下。每年夏天從入伏開始,每伏貼1次,連貼3年為1個療程。冬季從數九開始貼,每9天貼1次,連貼3年為1個療程。
3)療效判定
經1個療程治療后,無發病或發病次數明顯減少,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為顯效;發病次數減少,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為有效;發病次數無減少,癥狀和體征無改善為無效。
2、治療效果
本組100例,經治療后顯效78例,占78%;有效18例,占18%;無效4例,占4%。經治療后,病情三個方面均有明顯改善:
1發病次數明顯減少:治療前以每月發病2~3次為主者占69%;治療后每月發病少于1次者占75%;有的1年未發病。
2)病程縮短:治療前以發病病程在5~10天者為多占70%;治療后發病病程在5天以內者占80%。
3)病種變化:治療前患病病種為上感、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治療后以上感為主者占86%。
經統計學處理,治療前后差異非常顯著(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