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感冒了用輸液治療好的快,真的嗎?小小感冒真的需要輸液嗎?本文是一些專業人士對感冒輸液的看法,僅供參考。
感冒真的需要輸液嗎?
不少中老年人說:“記得小時候,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如果燒得不高,都是采用喝姜湯水、白蘿卜茶等土辦法,捂在被窩里出出汗,幾天也就好了,實在不行才吃幾片藥,很少輸液的。”
而現在,感冒輸液是常有的事,也是醫生采取的主要治療手段,特別是感冒多發季節,醫院、門診“吊瓶林立”,一派“熱鬧”景象。國家發改委2009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這相當于每個中國人一年里掛了8個吊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2010年的數字可能還超過這個統計結果,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國”。
感冒需要輸液嗎?輸液治療感冒真的好得快嗎?
感冒真的需要輸液嗎?為此,記者采訪了周口市中醫院門診內科主任趙韶光。他認為:感冒發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療一般不需要輸液,吃點解熱、鎮痛、退燒的藥,配合補充維生素C就行了。如果病情厲害,才需要輸液,但不一定非要用抗生素。對于病毒至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單純靠輸入抗生素根本無效,即使是細菌引起的輕度感染,也不必輸液治療,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即可治愈。特別是抵抗力差的病人,在病種復雜的觀察室輸液,易發生交叉感染,可能會引起新病,甚至有人還會出現輸液反應,從而加重病情。
輸液治療真的好得快嗎?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輸液最大的好處就是“好得快”,甚至一些醫生也會作出這樣的解釋。但趙韶光認為:任何感冒病情都有它的周期,快的3-4天,慢的一星期,不論你采取什么措施治療,都不會馬上就好,其實你不輸液也能達到相應的效果,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不治療一周也能自愈。靜脈滴注好得快,其原因是:藥液直接輸入到血管內,隨著血液循環,直接被人體吸收,讓人感覺好得快,那只是表面現象而已,靜脈輸液不會縮短病程。
《生命時報》記者在英國居住多年觀察發現,很少有人會為了感冒跑去醫院,即使到了醫院,醫生們的建議往往也是:“這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不用吃藥、打針,靠你自己的免疫力就能好起來”。或許有人強調自己還在發燒,醫生會說,要么在醫院里,要么回家,找個冰袋敷在頭上,脫掉衣服安心睡一大覺就能痊愈。只有被診斷為重感冒,病人才會被獲準服藥。只有急救患者、重癥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才會采用靜脈滴注這種開放人體靜脈通道風險較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