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孩子的家長都能體會,養大一個“熊孩子”簡直太不容易了!孩子天性對什么都好奇,又普遍好動愛玩,家長一不留神就可能出現各種糟心的意外:比如誤食東西、摔傷、燙傷、玩危險玩具……兒科專家介紹,兒童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威脅兒童安全與健康的重要因素。當發生誤食、摔傷、燙傷等意外時,家長別慌,掌握一些基本急救技能,關鍵時刻保護孩子的健康。 誤吃食物 居家用品種類繁多,孩子往往會因為好奇、貪吃而誤食總是讓人防不勝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近日收到一位兩歲多的小妹妹瑪麗亞(化名),她獨自在家玩耍時口渴,就自己跑去拿水喝,發現飲水機旁放有一小杯“飲料”,于是拿起一飲而盡,結果暈倒在地……幸好媽媽及時發現妹妹喝下的是姐姐玩耍時倒進紙杯的洗衣液,就立馬撥打120,送入醫院急診科急救。所幸孩子食用的量不大,經催吐、護胃、增加攝入液體等對癥治療后,妹妹兩天后痊愈出院。 當
對于小寶寶來說,意外跌落和意外燙傷是最容易出現的兩種意外,對于這兩種意外,家長們應該如何做好急救措施呢?本文就給出詳細的指導方案。 發現寶寶意外跌落的緊急處理方式? 假使寶寶發生意外跌落,請先參考下列方式: 檢查嬰幼兒的四肢有無外傷、紅腫、瘀血、流血? 如果有擦傷,可以用消毒酒精或是優碘擦拭患部。 嬰幼兒的頭部若撞傷,或是因為跌落而疑似撞到頭部,家長可先觀察寶寶的生理狀態有無異常?有無嘔吐、頭痛、抽筋的現象? 寶寶居家意外的急救措施 假使有出現上述任何一種狀況,都要趕緊送孩子到醫院接受醫生專業檢查。 寶寶被意外燙傷,怎么辦? 一般來說,寶寶若被燙傷,基本上還是秉持沖、脫、泡、蓋、送五種處理方式。但是因為寶寶的皮膚表層較成人脆弱,加上寶寶的體積小,因此在緊急處理上仍和大人有不同之處。 嬰幼兒燙傷之緊急處理 沖:持續沖冷水2
寶寶嗆奶是許多媽媽都會遇到的現象,一般不是太嚴重的嗆奶,媽媽不用太緊張,如果是嚴重的嗆奶,那媽媽就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了,以免寶寶發生危險。 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咽動作,不會吸入氣管,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 寶寶嗆奶的幾個急救措施 嬰兒,特別是新生嬰兒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時,在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即嗆奶。而嬰兒的神經系統剛剛發育,一些反射還很薄弱,他們不能把嗆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對氣道機械性阻塞而發生窒息。同時嬰兒的大腦細胞對氧氣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鐘,即可死亡,所以,嗆奶很可能會發生嬰兒猝死的悲劇。家長們如何把握分秒搶救自己嗆奶的寶寶呢? 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咽動作,不會吸入氣管,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
防止寶寶意外傷害的注意細節 1.防墜落 如果將寶寶放在大床上玩,床的兩端最好有護欄,或者一邊靠墻,沒有遮攔的一邊用被子、枕頭擋一下,但一定要放穩,以免壓孩子。如果將寶寶在小床上玩,小床的欄桿間隔不要太寬,避免寶寶的頭部伸出護欄后被卡住。無論是在大床還是小床上,都要遠離窗子、燈具、加熱器以及能爬上去的家具。如果家里的比較大,可把寶寶放在木地板上,或在地上鋪上地毯,讓他練習爬。如果寶寶坐在小車,高腳椅或其他較高的地方,身邊最好有人看護。如果你的住宅是在一層以上,就應該裝上護欄;陽臺欄桿的間隔不可太大,以免寶寶穿過墜落。 2.防磕傷 一兩歲的寶報剛才學會走路,喜歡到處走走,跌跌撞撞地容易被桌子角、向內開的門或窗戶等硬的角碰著,也容易被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家具磕著。所以要在家具的邊緣,有凸出部分的柜子、有一尖角的窗戶上加裝防護設施,如果圓弧角的防護棉墊;給桌椅板凳的腳裝上柔
家有寶寶,就難免有發生意外的時候,因此,父母們盡早的掌握一些常見的急救措施很關鍵,本文就總結出家長必知寶寶意外的急救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燙傷、燒傷 孩子一旦燙傷或者燒傷,要迅速將孩子受傷的部位放到涼水中,這樣可以起到冷卻作用,能夠減輕傷處的腫脹程度。然后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動它,去醫院讓醫生處理。如果傷口面積很大,就要用干凈的保鮮膜或布把傷口蓋起來,馬上把孩子送去醫院。 流鼻血 讓孩子坐下,頭向前傾,使鼻血順利流出來。然后讓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鐘后,如果血還沒有止住,就再壓兩次,每次10分鐘。 止血后,把鼻子擦干凈,告訴孩子不要說話,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將剛剛凝固的血塊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不停、止不住,就必須送醫院了。 拉傷或扭傷 首先要用小毛巾包幾塊冰,冷敷局部10分鐘,然后幫他們綁
就在上周,一名剛剛兩個月大的男嬰在被喂藥時因哭鬧,結果發生了嗆藥,孩子臉色變成青紫并很快就昏迷不醒。孩子的奶奶和母親在“120”的指引下,立即給孩子做急救,才救回孩子一條命。這則新聞讓人心有余悸。在很多家庭,每次喂孩子吃藥都讓全家人抓狂。有負責抱的,有負責壓住腿、抓住胳膊的……寶寶則拼死反抗、哭得歇斯底里。趁孩子張大嘴時,媽媽趕快把藥灌到他嘴里。媽媽們也擔心嗆到寶寶,可是不強灌他就不肯吃。給孩子喂藥怎樣才能不那么難?如何給寶寶喂藥才更安全?記者特采訪相關醫學專業人士,為媽咪們支招。 安全喂藥的原則 安全喂藥原則中,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的寶寶,都不要捏鼻子灌藥,也不要強灌。在孩子哭泣時灌藥,可能會導致藥物吸入氣管而發生嗆咳、窒息! PART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冬天天氣寒冷,所以寶寶在家的活動時間相對其他季節要多,所以家長朋友要謹防孩子燙傷,本篇資訊就告訴家長朋友們幾個應對寶寶燙傷的急救措施,一起來看看吧。 網友經驗:急救從細節做起! 妮妮媽媽用醬油處理燙傷,其實這樣做不僅不能減輕傷情,還可能繼續刺激傷口,加深受傷的程度,增加感染的幾率,并對以后的診治造成困難,尤其在清洗涂抹物時會加重孩子的痛苦。燙傷急救不妨記住以下5個字: 冬季寶寶燙傷的急救措施 沖:迅速用流動水沖洗,至少10分鐘,以降低局部表面熱度,使傷口迅速冷卻下來,緩解疼痛,減少水泡形成。 脫:馬上脫去孩子身上的衣服查看傷勢。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心慌意亂而胡亂撕扯孩子的衣服。譬如手臂燙傷時就扯下衣袖,衣物對燙傷部位的摩擦,常會加重燙傷皮膚的損害。正確的方法是,將局部充分泡濕后,再小心翼翼除去衣物,必要時用剪子剪開衣服,保留粘
孩子的安全是孩子一生中的重中之重,家長們一定要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當孩子發生意外時,作為家長的您應該如何為寶寶進行急救措施。 孩子一天天長大,隨之而來的危險系數也在上升,安全工作做得再好,也難免會有疏漏,常言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父母最好提早學點急救知識,以備不時之需。防患于未然永遠沒錯。 一、燙傷、燒傷該咋辦? 孩子一旦燙傷或者燒傷,要迅速將孩子受傷的部位放到涼水中,這樣可以起到冷卻作用,能夠減輕傷處的腫脹程度。然后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動它,去醫院讓醫生處理。如果傷口面積很大,就要用干凈的保鮮膜或布把傷口蓋起來,馬上把孩子送去醫院。 二、寶寶又流鼻血了 讓孩子坐下,頭向前傾,使鼻血順利流出來。然后讓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鐘后,如果血還沒有止住,就捏兩次,每次10分鐘。 止血后,把鼻子擦干凈,告訴孩子
1.燒(燙)傷 * 立即輕輕脫去被熱水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開覆蓋在燙傷處的衣服、鞋襪等。 * 盡快用涼水輕柔的沖洗患處至少5分鐘,以降低溫度,減少皮膚損害。如果是不方便用涼水沖洗到的部位,可以用幾條毛巾輪流進行濕敷,一般不需要包扎,也不要隨意涂抹燙傷膏。 * 緊急處理后趕快帶寶貝去醫院診治,尤其是燙傷發生在臉上、手上、腿、生殖器等部位。 2.寶貝的關節脫位 * 首先耐心詢問寶貝的痛處,如果能看到寶貝關節部變形,不能活動或感到疼痛等自覺癥狀,可初步確定是關節脫位。 * 然后做局部冷敷,并將脫位患部固定成最舒適的位置。如果肘關節脫位,可用布做成三角巾把前臂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布帶經過胸部,在對側腔前打結,把脫位關節固定住。 * 如果肩關節脫位,應俯臥垂臂,俯臥垂臂能減少肩關節處于非正常狀態的程度,通過減少疼痛使肌肉放松。 * 如果膝
小兒尤其是 3 歲以下的兒童咀嚼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很難將食物嚼碎,加之吞咽功能尚不健全,極易發生氣管異物。 統計結果顯示,這些卡在孩子氣管里的異物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 48.9%,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類。 ?如果遇到寶寶被食物噎住時,一定要鎮靜,搶救的“黃金時間”是在 1-4 分鐘。如果超過 4 分鐘,還無法將堵塞物取出,那孩子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媽媽們千萬要記住,在寶寶吃東西時,永遠都要有大人在一旁看著,特別是在寶寶兩歲以前!一旦出現異物梗塞,一定要掌握急救方法。 如果發現寶寶出現咳嗽,喘息,咯咯的呼吸聲等呼吸困難的現象,能發出哮聲或無法發出聲音,臉部,脖子,嘴唇,耳朵呈青紫或者哭不出聲音,媽媽們除了不要慌亂,這些急救處理方式一定要記牢: 1.馬上打急救電話叫救護車。
5-14歲兒童的首要致死因素 ▼ 暑假要來了,近期朋友圈里各種溺水急救法天天幾欲刷屏。 不懂其實沒什么 ,但是千萬別被道德綁架,然后轉發卻導致害人哈。 例1:傳說中的溺水急救秘方圖【倒背奔跑法】 ▼ 附加一個典型的煽動性評語: ▼ 還有各種改進版的,真滴是腦洞大開 牛背馬背顛 ▼ 大麻菌點評:那啥電影里范BB姐姐和黎明伯伯滴“”馬震“”,那確實可以創造生命,但是救不了人啊!!! 倒掛在樹上 ▼ 大麻菌點評:只要再加一把火,那就是失傳名菜 “我kao企鵝” 腹部沖擊 ▼ 大麻菌:這是赤果果的報仇雪恨第一大法好不好
媽媽去廚房炒菜,再回屋卻發現年僅兩歲的孩子誤吞下5片避孕藥,這把獨自在家帶孩子的陳女士急得團團轉。后悔之余,按照醫生指點,給孩子喝下大量的水,希望她盡早將藥物排出體外。 陳女士是位全職媽媽,每天獨自一人在家照顧孩子。3月5日19時許,陳女士準備去廚房炒菜,為安撫剛剛2歲的孩子,陳女士將孩子放在電腦桌前,并給她播放起動畫片。菜炒好了,陳女士端著進屋,準備喂孩子吃飯。誰知一進屋就看到孩子坐在沙發上,手里拿著一個藥板往嘴里塞,嚼得津津有味兒。 “壞了!那是避孕藥!”當媽的反應過來,沖上去奪下藥板時發現,藥板已經被咬得稀爛,其中有5片小小的白色避孕藥已經不知所蹤。再瞧孩子,正一臉高興地使勁嚼著什么。陳女士急忙將孩子抱起,掰開嘴瞧,嘴里還有一些未嚼碎的小藥片碎塊。陳女士急忙將孩子嘴中的藥粉摳出,可仍有將近5片避孕藥被孩子吃進了肚,這可怎么辦?急得團團轉的媽媽一
一旦寶寶發生溺水現象,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可能會降低孩子的死亡率,挽救一個幸福的家庭,所以做父母的一點要了解其中的重要性。 一場車禍中,僅兩個月大的毛毛被甩入水塘中,溺水后沒有及時進行心肺復蘇等溺水急救,以致毛毛生命垂危。兒童醫院急救科醫生提醒說,對溺水者應第一時間進行急救,爭取搶救時間和機會。 據介紹,毛毛母親抱著兒子乘三輪車回家時,被一輛桑塔納車迎面撞倒,毛毛因為受到撞擊時沖擊力太大從媽媽懷中被甩出去,掉進路邊的水塘。爸爸聞聲趕來在齊胸深的水里撈了5分鐘才將兒子撈出來,起先毛毛已沒有呼吸,10分鐘后孩子又有了微弱呼吸。他們趕緊撥110向警方求助,將孩子送往兒童醫院急救。 兒童醫院急救醫師介紹,毛毛送到醫院時情況危重,體溫低、呼吸急促、心跳過速,嘴唇、臉部泛紫,胸片顯示肺部吸入大量水,隨時有生命危險。 據醫生介紹,造成樂樂病情危重的原因,與溺水時間較長和溺水后沒
孩子流鼻血的現象很常見,因此,對于家長們來說,學會正確的急救處理辦法尤其關鍵,本文我們重點講解的就是孩子流鼻血的急救辦法,家長們趕緊來學習下吧。 舊版急救法:將孩子的頭部向后傾斜,捏緊孩子的鼻孔五分鐘,并放冰袋在鼻子上以凝固血流。 新版急救法: 1、讓孩子的頭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傾。如果頭部向后傾斜,血液會流入喉嚨,容易發生窒息或嘔吐。 2、不要捏緊孩子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間(鼻骨下面),通常需要用力捏20分鐘左右。 3、最好的冷卻部位在孩子的嘴里。在口腔上膛放個冰塊讓孩子含住,以減慢鼻部血液的流動。必須注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承受在嘴里放冰塊這種方法。如果因為意外而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發生碰撞,可以“冰鎮”鼻梁,有助于減輕腫脹。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對于孩子來說,更要做好安全保健工作,當孩子出現眼外傷時,媽媽們要盡早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 眼外傷是眼科常見急癥,當孩子不幸發生眼外傷時,家長往往驚慌失措,手忙腳亂,這非常不利于患兒的救治。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教授何彥津指出,對眼外傷的正確處理關系到能否保存眼球和恢復部分視功能,若處理不當可留下終身殘疾。初步急救須迅速準確,而且要依不同傷害,做不同的處理。他介紹了以下四類眼外傷的初步急救原則—— 化學物灼傷 立即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眼睛,用手指將眼皮撐開,愈大愈好。甚至可將頭部放在水龍頭下,讓水直接沖洗眼睛,至少持續15分鐘,同時盡可能轉動眼球。沖洗后立刻送醫院救治。 孩子不同眼外傷的急救措施 眼內異物 眼內有微粒時,絕不可揉擦眼睛。可將上眼皮向前舉高并往下拉,拉過下眼皮,而讓眼睫毛刷
有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在胎兒期或兒童期受到鉛污染,會導致大腦遭受永久性損傷,可能會引發成年后的犯罪行為。 鉛污染與犯罪 上述研究結論來自兩項關于鉛污染及其對大腦損傷的研究。研究報告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雜志上。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大學的金·迪特里希接受路透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鉛污染與犯罪行為密切相關,甚至是美國許多城市市中心犯罪事件的罪魁禍首,因為市中心的老房子大多使用含鉛涂料粉刷。 1979年至1984年間,迪特里希和他的同事招募250名住在辛辛那提市受鉛污染寓所內的孕婦參與調查。 他們對孕婦及其新生兒的血液鉛濃度進行測試,并對新生兒的成長進行跟蹤調查。 在研究中,他們把這些孩子的血鉛濃度與其成年后的犯罪記錄關聯后發現,從胎兒期到童年期血鉛濃度越高的人違法次數越多。迪特里希課題組的調查對象中,55%的人至少有一次違法記錄,2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朋友們,一旦發現寶寶誤服了藥物,切莫驚慌失措。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才是關鍵,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孩子誤服藥物的急救措施。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迅速排出,減少吸收,及時解毒,對癥治療。 首先,要盡早發現寶寶吃錯藥的反常行為,如寶寶誤服安眠藥或含有鎮靜劑的降壓藥,會表現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父母遇到此事,要馬上檢查大人用的藥物是否被寶寶動過。 其次,要盡快弄清孩子誤服了什么藥物,服藥時間大約有多久和誤服的劑量有多少,及時掌握情況,為下一步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幫助。如果誤服的是一般性藥物且劑量較少,如毒副作用很小的普通中成藥或維生素等,可讓寶寶多飲涼開水,使藥物稀釋并及時從尿中排出。 孩子誤服藥物的急救措施 如果吃下的藥物劑量大且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則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切忌延誤時間。如果誤服的是腐蝕性較強藥物,在將寶寶送往醫院的這段時間內,要由
好動寶寶在跑動、玩耍時很容易摔倒,碰傷鼻子而引起流血,此時家長不用著急,采用適合的急救辦法就好,下面一起來看看,止住寶寶流鼻血的有效辦法都有哪些? 專家表示: 大部分兒童的鼻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鼻中隔血管網是鼻腔易出血區,位置比較靠前。鼻腔內有一層粉紅色的黏膜,黏膜上分布著豐富血管。當吸入外界空氣時,鼻黏膜具有加熱、加溫、加濕和過濾空氣的作用。氣候干燥,鼻腔黏膜易干燥、結痂甚至出血。有的孩子愛用手指挖鼻孔,易損傷鼻黏膜,造成出血。 止住寶寶流鼻血的有效辦法 流鼻血并不可怕,但如果過度緊張會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出血。當孩子流鼻血時,可用涼毛巾敷在額頭或鼻部,減輕出血癥狀。也可用拇指和食指緊捏兩側鼻翼壓迫止血,3-5分鐘后慢慢松手,出血多可止住。也可用消毒棉花將鼻子堵住,再進行壓迫止血,然后輕輕取出棉花。 流鼻血時,一般人都習慣于將頭向后仰,鼻孔朝上,這樣不但不
家里有2歲以內的寶寶要注意了,你有沒有聽過屏氣綜合征或者呼吸暫停征呢。2歲內的寶寶容易發作這種發作性神經官能癥。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怎樣采取急救措施呢? 因父母護理不當,健康的新生兒,有時也會突然臉色青紫,哭不出聲,甚至呼吸受阻而發生窒息。這種現象往往使父母手足無措,如果搶救不及時還會造成嚴重后果。那么應怎樣預防呢? 孩子哭鬧而突然發生屏氣,醫學上叫做“屏氣綜合征”或“呼吸暫停征”,俗稱“大憋氣”,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發作性神經官能癥,多在2歲以內發作,且頻率不一。 由于寶寶大腦興奮性較高,哭鬧時要及時安撫寶寶,不要讓他過度哭叫,嚴重時適度拍拍后背會有好轉。 孩子哭鬧而突然發生屏氣,醫學上叫做&ldq
寶寶被動物咬傷后,最害怕的是傷口感染,因此家長們應該在第一時間做好正確的急救措施,那么如何做呢?請看下文給出的詳細指導: 狗咬 可能會發生狂犬病,也可能引起破傷風,如果沒有接受預防注射,要及時告訴醫生。 貓咬 消毒傷口,扎上繃帶即可。 老鼠咬 老鼠的唾液中,含有螺旋菌,被咬傷時,容易發生鼠咬癥,約有3周潛伏期,傷口會腫燙, 也可能發生頭痛、眩暈、全身倦怠等癥狀。 約隔1周后,癥狀會陸續減輕,不過會反復發生。 被咬的傷口應充分消毒,然后接受醫生治療。 蛇咬 蛇又可分毒蛇、無毒蛇。 一旦被毒蛇咬傷,就必須盡快處置。 急救處理 擠出毒液: 系緊傷口距離心臟最近的地方,擠出毒液,不使其隨著血液流到心臟。 吸出毒液: 接著以干凈的剪刀或刀子將傷口部分切成2厘米長的十字型,然后擠出血液或用口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