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少有家庭中預備了全套的急求設備,而即使有,也存在很多在意外發生時卻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情況。 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顯示,大多數家用急救箱并不包括處理兒童傷口的全部工具,而且大部分人在使用急救箱前根本不仔細閱讀說明書。 專家強調,當孩子意外受傷,應盡量縮短等待接受治療的時間,防止傷口的情況惡化。因此,了解如何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家里應該準備哪些急救用品?如何正確使用?當手邊缺少必要的急救工具時,如何巧用日常生活用品處理孩子的傷口? 氣管嗆入異物 按照兒童誤吞異物進入的位置不同,一般分為三大類:氣管異物、食道異物和胃腸道異物。其中,氣管異物最危險。 氣管異物多發生在5歲以內兒童,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3歲之間的孩子多見,死亡率高。 寶寶喜歡將瓜子、花生米、果凍、紐扣、硬幣等
燙傷是常見的家庭意外之一。在燙傷之后,我們通常會馬上用牙膏、凡士林、肥皂、發油來涂抹,認為牙膏可以使燙傷部位降溫,可以緩解燙傷的程度。 有關專家認為,燙傷后涂抹牙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專家表示,由于傷口的熱氣受到牙膏等物質的遮蓋,熱氣只得往皮下組織深部擴散,結果造成更深一層的燙傷。雖然有些牙膏具有收斂作用,對較輕燙傷有一些作用,但牙膏并不能改變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護傷口。相反,牙膏很容易使滲出液積聚,滋生細菌,發生感染。 專家建議,處理燙傷最好的方法是將傷處用冷水沖洗,如直接放在水龍頭下,用自來水沖洗10分鐘,或將患處浸在冷水里,讓熱氣冷卻,減輕痛楚,降低傷害的程度。專家還提醒大家,如果燙傷的面積過大,必須立刻送醫,嚴重的燙傷或燒傷都會引起脫水、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處理方法一 錯誤處理法 一般孩子流鼻血,家長會讓寶寶仰著頭。這是極錯誤的一種處理方式。因為不僅不止血,還會讓血液倒流到氣管中。 正確處理法1 找一塊干凈毛巾用冷水浸泡后,再敷到寶寶的額頭處,再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寶寶的鼻翼兩側,壓迫幾分鐘就會止血。 正確處理法2 讓寶寶把頭往前傾,盡量把血弄出來,一方面是減少了血液進入到咽喉,再進入到氣管,二是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處理流鼻血。 處理方法二 錯誤處理法 一些家長會隨便找一些衛生紙,然后塞到孩子的鼻孔里,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不僅起不到止血,還會造成感染現象。 正確處理法1 正確的處理法是要用消毒的棉花塞進寶寶流鼻血的鼻孔,然后起到壓迫的作用,減少鼻血流量。
日常生活中,意外傷害很難避免,有時也難以預料,掌握一些急救常識是非常必要的。 1異物入眼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 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用清水沖洗眼睛。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絕對禁止】 不能揉眼睛,無論多么細小的異物都會劃傷眼角膜并導致感染。如果異物進入眼部較深的位置,那么務必立即就醫。 【亮警報】 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后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需要借助專業儀器來治療。 2扭傷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于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朋友們,由于寶寶的自我防護意識還不夠,所以,隨著他們活動范圍的日益擴大,發生意外傷害的幾率也在快速升高。因此,對于寶寶的意外傷害,家長們要做好急救措施。本篇資訊重點要講的就是,寶寶3大意外傷害的急救措施。 1、燒燙傷 沖:以流動的冷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 脫:如果燒燙傷部位有衣物覆蓋,應以冷水沖洗并小心地除去覆蓋衣物,如果皮膚有嚴重灼傷和脫皮,請勿強行脫去覆蓋衣物,以免造成新的傷害。 泡:以冷水浸泡受傷部位至少30分鐘。 蓋:在傷口處輕輕覆蓋干凈的紗布,預防感染。 寶寶3大意外傷害的急救措施 送:趕緊送寶寶就醫。 2、墜落 不管寶寶年齡多大,一旦發生從高處墜落的事故,都要避免立刻抱起寶寶。 首先要觀察寶寶的意識是否清醒,然后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在救護人員到來之前,請不要移動寶寶的身體,以免造成不可挽
「媽媽,我的耳朵好痛喔!」當孩子說喉嚨痛、耳朵不舒服時,大部分家長會猜想孩子感冒了。但是除了生病之外,異物跑進鼻子、耳朵,吞到肚子里也可能有類似癥狀。遇到這種狀況時,該如何判斷和處置,才能避免造成更大傷害? 孩子在游樂場的決明子池子里玩耍,身體整個埋進池子里,怎么知道決明子一不小心就跑進了耳朵里,因為位置太深,最后送醫院被全身麻醉了,醫師才好不容易把決明子取出來。這種異物掉入孩子耳朵、鼻子,或是誤食各種物品的事件時有所聞。若只是一味的禁止孩子不能玩并不能完全杜絕危險,大人應該盡保護和安全教育之責。 游戲都有風險,安全教育和父母把關缺一不可 決明子池、沙坑或球池,你認為哪個對孩子來說最安全?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認為:「沒有絕對安全的材質,每個游具都有風險,家長應思考給孩子正確的安全教育,還有家長本身的警覺性都很重要。」
寶寶年齡小,自我保護力不夠,又活潑好動,所以在家中往往容易出現意外,燙傷是最常見的意外之一,寶寶被燙傷后,家長心疼孩子,往往手忙腳亂。實際上,您應當明確的有幾個要點。 莫忽視小面積燙傷 寶寶燙傷的程度深淺不僅僅是燙傷面積決定的。即使燙傷的面積很小,若燙傷的很深也屬很嚴重的燙傷。此外,寶寶的頭部、面部、頸部等嚴重的燙傷需立即送往醫院,否則隨時會引起寶寶休克。 輕微燙傷先冷處理 若寶寶是輕微燙傷可用冷水持續沖洗燙傷處,持續浸泡20分鐘以上。若是全身性的燙傷就不能用水沖洗。燙傷以后會形成水泡,應立即連著衣服泡到水中,嚴重者需及時送至醫院。寶寶燙傷后勿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患處,也不宜用干毛巾擦拭,燙傷處的衣褲應剪開取下,以免表皮剝脫使皮膚的燙傷變重。 別用有色藥涂擦 寶寶燙傷處不宜用有色藥涂擦(如:紅藥水、紫藥水),以免耽誤醫生對燙傷病情的判斷;燙傷后
寶寶的皮膚很嬌嫩稍有不慎就會被曬傷,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父母們不得不學幾招曬后緊急處理小妙招哦! 寶寶曬傷護理妙招一:西瓜皮敷肌膚 做法:把西瓜皮涂抹在曬傷的胳膊上反復擦拭,很快,西瓜皮的汁液就會被缺水的皮膚所吸。這樣反復多次,皮膚的曬傷癥狀會減輕不少。如果用刮刀把西瓜皮刮成薄片,敷在曬紅的皮膚上更有利于皮膚充分吸收瓜液。 原理:由于西瓜皮含有維生素C,敷在皮膚上具有消炎美白的功效,所以能治療曬傷的皮膚。 寶寶曬傷護理妙招二:茶水治曬傷 做法:用棉球蘸茶水輕輕拍被曬紅處,這樣可以安撫皮膚,減輕灼痛感。 原理:茶葉里的鞣酸具有很好的促進收斂作用,能減少組織腫脹,減少細胞滲出,對于輕微曬傷而沒有暴皮的皮膚非常管用。茶水最適合用來做緊急曬傷處理。 寶寶曬傷護理妙招三:暴露部位紅斑冰塊和冰水冷敷 對暴露部位的紅斑,可以外擦爐甘石洗劑,也可用鮮蘆薈
什么是臍帶血? 保存臍帶血有什么作用? 儲存臍帶血必須了解的5件事 在選擇臍帶血庫時要注意什么? 臍帶血還有其他的用處嗎? 什么是臍帶血?保存臍帶血有什么作用?儲存臍帶血必須了解的5件事是什么?在選擇臍帶血庫時要注意什么?臍帶血還有其他的用處嗎? 一、什么是臍帶血? 臍帶血是指新生兒臍帶在被結扎后胎盤內由臍帶流出的血。它的數量雖少,卻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致命疾病。 臍帶血庫全稱叫“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是專門提取和保存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并為患者提供查詢的特殊醫療機構,國際上也稱之為“臍血銀行”或“生命銀行”。它包括公共庫和自體庫兩種。 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可以代替骨髓干細胞進行移
誤區一:游泳后隨意滴眼藥水 6歲的陽陽今年暑假里幾乎每天都隨媽媽去健身會所游泳。由于小區會所管理相對松散,出泳池后從沒有專人滴眼藥水。陽陽媽媽覺得不放心,就自行準備了一瓶氯霉素滴眼液,每天游泳結束后都不忘為兒子滴上兩滴。 研究表明,兒童若持續使用氯霉素眼藥水,可能會導致血中氯霉素濃度過高,嚴重時會損害心肌組織,引起循環衰竭, “灰嬰綜合征”。導致 氯霉素滴眼液的確可以治療一部分眼部細菌感染,如沙眼、結膜炎、角膜炎、眼瞼緣炎等。但因為兒童的眼部組織柔嫩,黏膜血管豐富,對藥物吸收非常快,眼藥水中的氯霉素能被寶寶迅速吸收。由于孩子的肝腎功能發育不健全,肝臟缺乏分解、破壞氯霉素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腎臟對藥物的排泄能力較弱,如果長期大劑量使用則會引起視神經炎或視神經乳頭炎。 所以夏季游泳以后,一定要使用專業的眼藥水沖洗眼睛。如果父母要自行準備,記得
碰傷頭部怎么辦? 誤區:孩子頭皮摔傷紅腫,用雞蛋、飯團燙,用紅花油、萬花油揉,或者冷敷。也有家長很緊張,前往醫院要求醫生照CT檢查。 孩子頭部摔傷紅腫,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不處理,除非已經破裂出血,那就看情況是否需要縫合。因為紅腫是局部皮下軟組織挫傷,過幾天就會慢慢吸收。但家長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如果正常哭鬧、嬉戲,那么問題不大。但如果不吭不吵,表情淡漠,精神萎靡,甚至嘔吐,那么家長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顱內出血,必須馬上送醫院讓醫生判斷。 有的家長來院后,就要求照CT檢查。朱頡醫生認為大部分的孩子都沒有這個必要,因為CT不但價格昂貴,而且是X光射線,無論如何都有輻射,只有在醫生認為必要時,才需要做。按照他的臨床經驗,由于摔傷前來醫院就醫的孩子大部分都無須做CT,做了CT的孩子里,大部分都沒有發現病變。但朱頡醫生提醒說,但這也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大意,在孩子摔傷后的幾天內,
許多藥品的色彩、形狀以及甜味的糖衣對不懂事的寶寶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誘惑,所以兒童藥物中毒或誤服藥品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比例是由于家長的粗心或意外行為所致。作為家長,一定要做足預防措施,防止寶寶因偷吃藥物而發生意外。 如何安全擺放家中的藥品? ●藥品不可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它容易拿取的容器內。 ●應保持藥品完整的外包裝,散裝藥品應裝于瓶內,貼上標簽,使用時需對照標簽。 ●藥品需放在寶寶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鎖的櫥柜或儲藏室內。如果你正在使用藥品時因有急事而必須離開,應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 ●平時喂寶寶吃藥時,不要騙他們說是糖果,而應該告訴他們正確的藥名與用途。否則,他們會真的相信是糖果,而隨時想吃。 ●寶寶模仿力強,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動作,應避免在寶寶面前吃藥。 ●要注意藥品使用的有效期限,必須定期清理藥
孩子好動,總是不能很安分的呆在一個地方,因此兒童乘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想要減少兒童乘車帶來的安全隱患,家長一定要為寶寶系上“安全帶”。 隨著家庭轎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多,兒童乘車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據有關部門統計,去年我國有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歐美國家的2.6倍。這一現象引起了我國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出臺了《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其中明確規定生產企業所有在產車型必須安裝安全座椅接口及安全鎖,兒童安全座椅經檢驗合格后才能上市。然而,記者走訪調查時發現,兒童安全座椅的銷售商和使用者仍寥寥無幾。 兒童安全座椅是一種系于汽車座位上供兒童乘坐的束縛設備,能在發生車禍時保障兒童安全。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汽車裝潢店和嬰幼兒用品店,發現只有一家出售兒童安全座椅。這位店主告訴記者,他們家銷售的兒童安全座椅價
燒傷燙傷是我們最常見的急性事件之一,燒傷燙傷在送醫院前一定要做好急救措施,將傷害減到最小,那么,燒傷燙傷該如何急救呢? 許多燒燙傷患者由于在就醫前處置不當會導致創面加深,甚至需要手術植皮才可恢復的地步。其實,在剛剛發生燒燙傷后的短短幾分鐘內,如果措施得當,可以顯著減輕傷情,甚至可以避免一次手術之痛。 生活中,以火焰燒傷和熱水、熱油等熱液燙傷最為多見。許多患者在受傷之后直接在創面上涂抹香油、醬油、黃醬、牙膏等物品后便急急忙忙到醫院就醫,但這些日用品并無任何治療燒燙傷的作用,且只能增加醫生治療的困難。若涂抹紫藥水,因其著色重、不易洗凈而影響醫生判斷傷情。 發生燒燙傷后的最佳治療方案是局部降溫,涼水沖洗是最切實、最可行的方法。沖洗的時間越早越好,即使燒燙傷當時即已造成表皮脫落,也同樣應以涼水沖洗,不要懼怕感染而不敢沖洗。沖洗時間可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脫離冷源后疼痛已顯著減輕為
首先,不管是什么發生燙傷,最要緊的事情是:馬上冷卻!燙傷的皮膚顏色變成白色時,燙傷面積達體表10%以上時,或陰部、呼吸道等部位被燙傷時請在操作以下急救步驟前撥打急救電話120。 1、頭、臉、耳、鼻等部位燙傷 (1) 如果燙傷部位難以直接用水清洗或浸泡,可以用裝有冰塊的塑料袋或包著冰的紗布或毛巾進行冷卻。 (2) 如果是開水澆到臉上或頭上,務必確認有沒有淋到衣服里面或背上。 2、赤裸手臂的燙傷 (1) 在水龍頭或蓮蓬頭下不停地用水沖洗20-30分鐘,或者把冰放到裝滿水的臉盆,將燙傷部位浸泡在里面20-30分鐘。 (2) 如果接觸到皮膚有刺痛感,可以拿一塊毛巾覆蓋在創傷處,隔著毛巾沖洗。 3、口中的的燙傷 (1)喝冷開水或其他冷的飲料。如果疼到什么都喝不了的話,就需
鞭炮炸傷 少年兒童由于燃放方法不當,自我保護意識差,是受傷害的重點人群。一旦被炸傷,應采取如下應急處理措施:1.皮膚燒傷。用清水清洗傷口,用冷水沖洗傷口,可防止燒傷面積擴大;對傷口的處理,千萬不要在傷口上亂涂藥膏,以免造成感染,最好由醫生處理。2.眼部炸傷。千萬不要用手揉擦和亂沖洗,最多只能滴入適量眼藥水,并將患者平躺,急送有條件醫治的醫院處理。3.手足部炸傷。對于手足部炸傷流血,則應迅速用雙手為其卡住出血部位上方,敷些云南白藥以止血;如出血較為嚴重,可在出血部位上端用布條扎緊止血,并急送醫院治療。 觸電 一旦孩子觸電,家長要盡快讓孩子脫離電源,解開衣扣、褲帶,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如孩子心跳、呼吸停止,要對其堅持長時間的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有條件時用凡士林紗布或鹽水紗布包扎觸電部位,同時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昨天,一段寶寶游泳溺水的監控錄像,讓丁媽揪心得很,一整晚都沒睡好覺。 在這段視頻里面,一位寶寶在嬰兒游泳館里面溺水,腦袋朝下,足足在水里掙扎了 1 分多鐘才被人發現。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丁媽最怕聽到孩子出事的新聞。 雖然有后續報道說,寶寶已經脫離了危險,但只要寶爸寶媽少犯些錯、多多留心,這個寶寶完全可以不受這個罪。 今天,丁媽請來了急診科醫生,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事件中爸媽都犯了哪些錯,寶寶溺水應該怎么辦。 錯誤一:讓嬰兒游泳 不少爸媽輕信嬰兒游泳館的宣傳,嬰兒游泳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模擬「羊水環境」,有助于「激發潛能」。 實際上,太小的孩子根本無法掌握游泳這個技能,而安全也是個大問題。 從這個視頻里就能看出,只要家長和工作人員稍不注意,嬰幼兒溺水會在瞬間發生。 更重要的是,對
剛出生20天的小豆豆,高燒不退,生命垂危。讓家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導致小豆豆患上真菌性肺炎的,或可能是寶寶枕的蠶沙枕。 據小豆豆的爸爸黃先生介紹說,小豆豆入院時高燒39度,已經持續高燒6天了,在很多醫院治療都沒有退燒跡象,毫無效果。這才迅速將孩子送到鄭州市兒童醫院就診,經查被確診為真菌性肺炎。 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熊虹根據其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得出,一般細菌感染通常不會高燒不退,需要盡快找病原體。于是迅速聯合醫院血液科、胸科有經驗的醫師進行了會診,確診為曲霉菌感染。 兒童醫院又對孩子日常用品、衣物進行化驗檢查,最終在小豆豆的蠶沙枕中發現有曲霉菌。 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一區副主任醫師張璋介紹說:“曲霉菌是腐生真菌,主要以枯死的植物、動物的排泄物及動物尸體為營養源。蠶沙枕里面裝的是蠶的便便,一旦遭受潮熱,極易導致霉變滋生病菌,危害健
食物中毒,是指食入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或含有有毒性化學物質的食物,或由食物本身的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中毒癥狀,往往在送到醫院的時候,癥狀已經非常嚴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發現和處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孩子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小孩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其癥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 食物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催吐、導瀉、解毒。有毒物質進入人體,會引起人體相應的病理生理改變,嚴重者可致死亡。 食物中毒的急救機理是:迅速將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減少毒物引起的
外傷后怎么辦? 小寶寶從爬到走,對所有事物都很感興趣,還不能很好掌握平衡就想奔跑了,有木有,這時的寶寶沒有危險意識,小磕小碰是難免的,在玩耍時摔傷、磕傷等情況時有發生,且常常是頭面部等關鍵部位受傷,發生外傷后,媽媽們常常是不知該如何處理什么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去醫院前應該做些什么? 兒科醫生在這里就和大家叨叨一下小兒外傷該怎么辦。 小寶寶由于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皮膚張力很高,在戶外時常常會因磕到臺階等硬物,造成皮膚裂傷,全層皮膚裂開,有的還可肌肉裂開,這種情況是需要縫合的。要就醫處理。 1 發生外傷怎么辦? 寶寶發生外傷家長一定不要慌,特別是看到寶寶一臉血的時候,可以先用毛巾、紙巾等壓迫傷口止血,檢查一下傷的部位,在就診時向醫生說明,可以爭取時間。 2 去醫院該掛什么科? 由于傷口常常是位于頭面部,其中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