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開2分鐘,女兒洗澡就溺水了。 4月18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泡澡時意外溺水的小若(化名)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3歲的小若在長60厘米,高大概40厘米的儲物箱洗澡,父母就離開2分鐘,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還好父母及時發現,送醫院搶救才挽回生命?;颊咚椭玲t院時,被診斷為溺水心肺復蘇術后綜合征、缺血缺氧性腦損傷、中樞性呼吸衰竭等癥狀,當時處于深度昏迷的狀態。其實掌握一些急救方式,并且保證家庭洗澡的方式和安全,能及時挽回生命! 溺水不一定是發生在河邊或者游泳池,其實家庭也有很多隱患。喜歡玩水也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很多家庭老人比較節約,會有蓄水的習慣,但這對于有小寶寶的家庭是十分危險的。家庭防止寶寶溺水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家庭防溺水 不蓄水:如不要在浴缸、洗臉盆或其他用開口的桶蓄水。 用完馬桶要蓋好。
您對8歲的小女孩是什么印象? 愛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小公主? 喜歡偷偷玩爸媽的手機? 總和弟弟爭搶玩具? 但這位8歲小姑娘的事跡肯定會顛覆你的想象!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4日報道,日前,家住英國赫爾市的年輕男子詹姆斯·墨菲不小心被一塊糖果卡住喉嚨,快要窒息時,她8歲的女兒冷靜且果斷地采取措施,及時挽救了她。 納尼?8歲小女孩能做出這么偉大的事情? 案例詳情 事發當天詹姆斯·墨菲在結束自行車訓練后,感到十分饑餓。當他氣喘吁吁地沖進家門后,抓了一把糖果就塞進嘴里,但立刻便后悔了。因為一顆糖果卡在了氣管里,讓他無法呼吸,他開始掙扎著咳嗽,并很快就感到窒息。這時,他的女兒跑過來,及時運用學校里學到的應急知識,果斷在他后背的兩塊肩胛骨之間
如果你的寶寶意外受傷出血,那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的做好急救措施,并且要做的正確,本文,我們就重點來講講寶寶受傷流血時的急救方法,希望家長們能用心的學習。 一、創傷出血的急救原則: 在受傷部位直接加壓止血。 抬高受傷部位。 寶寶受傷流血時的急救知識 檢查傷勢,密切注意生命跡象。 注意有無其他內出血可能。 盡快就醫,并給予氧氣,維持呼吸道暢通。 二、止血方法: 直接加壓止血法 以消毒紗布或清潔的布置于傷口上,然后用手掌或手指施壓,壓5-10分鐘,等出血停止后,再用繃帶或膠布包扎固定。 止血點止血法 將流經傷口處的主要動脈暫時壓住(向骨頭方向壓),以減少傷口的流血量;同時,在傷口處,仍以直接加壓法并用來止血。 三、各部位之止血點止血法 頭及頸:按頸動脈,在喉頭旁邊用第2、3、4指向頸椎方
1、寶貝的嗓子里總是“咕嚕、咕嚕”的,好像是有痰,是不是患了肺炎或支氣管炎? 當然,寶貝在患了呼吸道感染時,經常會使呼吸道出現很多炎癥分泌物,導致寶貝咳嗽、咳痰,不過,有些寶貝出現這種現象,卻并不一定是呼吸道有炎癥,而是由于唾液腺的逐漸發育,使唾液分泌越來越多,但因不會把增多的唾液及時吞咽下去而引起。當過多的唾液積存在咽喉部位時,就容易使嗓子里發出“咕嚕、咕嚕”聲音,聽起來就好像是嗓子里有痰,尤其是仰臥或變動體位時。 觀察處理法: 這種“異常”的現象,會隨著寶貝的吞咽功能逐漸發育完善,慢慢學會吞咽動作而逐漸消失。如果這種現象一直不見消失,可能是身體內存在著異常情況,及早帶到醫生那里就診。 2、寶貝平常的尿液都是清清亮亮的,淡黃色,可這幾天卻尿液發白、渾濁,是不是得了腎臟疾病? 正常情況
寶寶漸漸長到了要長牙的月齡,是件非常開心的事,可是又有許多問題會出現,比如牙齦出血,甚至出現寶寶長牙發燒的問題。那么,寶寶長牙的時候發燒該怎么辦呢? 其實,只要寶寶發熱的時候精神狀態不是太差,溫度沒超過39.4攝氏度,爸爸媽媽們完全可以自己處理。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倘若發燒時面色蒼白,手腳冰冷,就說明寶寶的體溫還會上升;倘若寶寶的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地上升。 寶寶長牙發熱時長牙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護理方法。 (一) 可以選擇給寶寶打預防針,我們有一次也是打針后發燒的,吃尼美舒利(不含撲爾敏)和消炎藥好了。不過原因會很多的,醫生都給你說不清楚,預防針應該是一過性的發燒,倘若持續的話就可能是感染。預防寶寶感冒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多喝白開水,我家寶寶現在每天喝600-800ml,雷打不動,寶寶走到哪我喂到哪,不干不上火一直很好。寶寶小,還是建議去專業的兒童醫院或看中醫。
小編特意整理了孩子夏季常見傷害的急救術,爸媽們一定要仔細看看了! 1、高熱驚厥 孩子發生高熱驚厥后,爸媽們在家可以這樣處理: ? 讓孩子平躺,以免在抽搐的過程中被碰傷。 將孩子的頭側向一邊,這樣做利于孩子口中的嘔吐物及口水的流出,避免造成窒息、肺炎、支氣管異物等情況的出現。 ? 父母不要強行掰開孩子緊閉的牙關,不要嘗試放任何東西到孩子的嘴里,基本上孩子不會將自己的舌頭咬傷。 ? 父母不要去掰孩子僵硬的四肢,以避免造成骨折或是外傷。 ? 不建議去掐孩子的人中,因為父母無法準確地把握力度,會造成穴位的劃傷。 ? 在簡單的處理后,應盡快送孩子到醫院治療,以避免孩子的大腦出現不可逆的傷害。 2、中暑 ? 用濕毛巾冷敷孩子的頭部、腋下以
對于貪玩調皮的寶寶,在家最容易出現的意外就是燙傷和電傷,因此,家長朋友要盡早掌握一些急救措施的知識,以備無患,本篇資訊,我們重點要講的就是寶寶燙傷和電傷的急救措施。 傷害類型1:玩電源插座觸電 驚險畫面:“這個上面有小孔的東西是什么?我來檢查一下,里面一定有好玩的寶貝……” 寶寶在對周圍的世界有潛顯意識的時候,好奇心很強,喜歡擺弄家里的各種物品和設備,什么東西都喜歡用手觸摸,特別是一些形狀特殊的東西,對他充滿了吸引力。 寶寶燙傷和電傷的急救措施 媽媽對策: 此時,媽媽應該迅速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并移開電線和插座。一般情況下,建議媽媽們購買有安全防范設備的電源插座,這樣的插座考慮到了有孩子的家庭,在插座的孔洞上有防止孩子將手指插入的配件,孩子不會接觸到漏電的插座內部,避免發生危險。如果發生了觸電事故,家
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的,無論你怎么保護都會有些小意外發生。那么,當家長遇到突發事件時該如何處理呢? 凡是貓、狗咬傷,千萬不要急著去醫院,首先應立即、就地徹底地沖洗傷口,而且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對著自來水龍頭急水沖洗,傷口不可包扎,經過反復沖洗后再送醫院進一步做傷口處理,并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 創傷的急救處理:對大量出血的患兒,應首先止血;對切割傷及刺傷等小傷口,可擠出少量血液,以沖洗掉傷口上的細菌和塵垢;對傷口宜用清潔的水清洗;對無法徹底清潔的傷口,須用雙氧水或碘酒消毒;對于較大的傷口,止血后應用清潔的布覆蓋并立即送醫院處理;凡是貓、狗咬傷,千萬不要急著去醫院,首先應立即、就地徹底地沖洗傷口,而且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對著自來水龍頭急水沖洗,傷口不可包扎,經過反復沖洗后再送醫院進一步做傷口處理,并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 嚴重創傷的急救處理: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臨床上統計顯示,以下這4種寶寶的意外傷害,發生的頻率比較高,因此,小編在此提醒家長們要做好有效的預防與急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以下寶寶4種意外傷害的預防與急救。 1、蜂蟄狗咬 先拔刺,再沖水 帶孩子到郊外游玩時,容易出現被蜜蜂等昆蟲蟄傷的情況。蜂蟄傷有時會引發過敏反應,嚴重時孩子會出現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蟄,如果有刺殘留在孩子皮膚內,先用鑷子把刺拔出來,再用手擠出被蟄傷處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傷口。與此同時,應盡快送往醫院。此外,現在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孩子與其玩耍時也容易被抓傷或咬傷。6歲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貓狗咬傷,多為臉部和頸部,要盡快送往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醫院前,小傷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徹底沖洗,沖洗時間不能少于20分鐘;如果傷口過大,則不宜過度沖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2、跌落摔傷 分
寶寶在玩耍時,很容易不小心因為摔交或碰撞擦傷皮膚,隨著受傷往往會有哭泣和尖叫發生。此時,作為媽媽的你也許會非常心疼,但多數情況下,寶寶的擦傷都是輕微傷害,很少需要治療,媽媽只要幫他清潔傷口并提供充分的安慰就可以了。 保持冷靜一般來說,寶寶擦傷多是皮膚外層被擦破。如果擦傷的面積比較大,媽媽看見一片血淋淋,可能會覺得情況很嚴重。但實際上,出血量非常少,媽媽要做的僅僅是清潔傷口。 清潔傷口因為傷口上的臟物可能引起感染,媽媽應用干凈的水沖洗損傷部位,去除所有的垢物。媽媽要注意,清潔傷口時,盡量用冷卻的開水或礦泉水。應盡可能徹底清潔,避免使用碘酒,碘酒非但很少起到保護作用,還會增加寶寶的痛苦。 親吻一下大部分擦傷不需要治療就會迅速地結痂,這是最好的自然愈合方式。媽媽完全可以在清潔傷口之后,輕輕地親吻一下擦傷的旁邊,然后告訴寶寶:“好了,媽媽親一下,它一會兒就好了!&
氣管異物是嬰幼兒時期較常見的危急重癥,發生這種意外狀況對孩子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做好緊急救護措施。 椐調查,氣管異物發生在5歲以下的寶寶占83.6%,而3歲以下的寶寶占到了65.3%。氣管異物如果來不及清除,就會危及生命。 案例 11個月的芊芊被抱到醫院急診室時,面色蒼白,呼吸非常困難,喉嚨里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除此之外,芊芊毫無知覺,甚至連斷斷續續的哭聲也沒有了??吹竭@種情況,急診醫生迅速為芊芊做了相應檢查,得出了氣管異物的結論。經過緊張的搶救,醫生從芊芊氣管取出了一?;ㄉ?。 專家分析 當意外發生時,及時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關重要的,患者能夠得救也許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救助措施: 1 讓寶寶向左(右)側位躺下,頭向后仰。 孩子氣管有異物的緊急救護措施 2 如果異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
寶寶燙傷對寶寶來說是時常發生的意外,對于輕微的燙傷一般不用上醫院,家長做好急救措施就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寶寶燙傷后的急救措施。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日常生活中開水、熱油、湯羹、蒸汽等引起的輕度燙傷并不鮮見。輕微燙傷一般不用上醫院,在家里用一些常備藥就能處理,西瓜霜就是其中之一。 發生燙傷后,不要急于脫掉貼身單薄的諸如汗衫、絲襪之類的衣物,應立即用冷水沖洗。 寶寶燙傷后的急救措施 這樣可以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從而避免或減少水泡形成。約沖半小時,等不疼后再小心地將貼身衣服脫去,以免撕破燙傷后形成的水泡。如果燙傷在手指,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沖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把創面拭干后,如果再輔以西瓜霜治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西瓜霜原是“喉科圣藥”,但因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黏膜再生的功效,因此也常常被用來應對輕度燒傷、燙傷
孩子的坐立行走的姿勢是否正確時從小就要開始養成的習慣。有些孩子走路外八字,有些孩子坐得東倒西歪,有些孩子歪肩躬背。怎樣才能保持孩子的健美體形呢? 許多父母缺乏育兒知識,不注意孩子學步、學坐時的姿態,等孩子因從小養成的習慣導致走相難看、坐相不正時,則后悔不已。優美體形從幼兒期開始培養 其實幼兒期正是迅速生長發育的階段。寶寶在這個時期骨頭里鈣、磷等無機鹽含量少,有機物含量多,所以骨骼硬度小、彈性強、柔軟、不容易骨折、斷裂,但很容易變形。另一個特點是各個器官功能均不定型,容易發生變化。因此在這個時期注意保持寶寶健美的體形極為重要。 保持寶寶健美體形最重要的兩條是: 一、是合理營養。 讓兒童身體各個部分正常發育。如在日常生活中供給足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以及各種微量元素。 二、是保持正確的姿勢。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正確姿勢,而且坐、立、走要有合理的
異物嗆入寶寶氣管怎么辦 1 如果出血先止血 先用清水沖洗并且對傷口進行消毒,然后用紗布輕按住傷口,2~3分鐘來止血。 2 安撫情緒 想辦法讓寶寶安靜下來,并送往醫院。這個過程中不能移動患部,如果醫院較遠,可以先幫助他綁上夾板,或者直接撥打120。 需送醫院處理的情況 1.移動特定部位就覺得痛 只要一動特定的部位寶寶就很痛,可能發生了骨折,要前往醫院就診。 2.出現變形 出現了明顯的變形,或是時常發生不自然的彎曲,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3.痛得動不了 外表看起來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寶寶痛得無法站立時,或者動不了,就可能是發生了骨折,要前往醫院就診。 4.如果傷處骨頭外露 形成開放性骨折,要立即叫救護車。 5.皮膚變腫 當小孩跌倒站不起來,一直喊疼,受傷部位由肉眼就能辨認出發生變形,或者移動某個部位時,寶
“北風那個吹欸欸~~~雪花那個飄嗷嗷~~~”最近的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又到了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氣,取暖靠一身正氣的時候。身在包郵區的糕媽裹上了厚厚的大衣,新買的羽絨服也已經很happy的亮過幾次相了。 賢惠的麻麻們都把家里的取暖神器拿出來了吧。抱著熱水袋、電暖寶,坐在暖風機前,立馬感覺穿越到了春天,從頭暖到腳底板。 暖是暖了,燙傷事故卻也隨之而來。在網頁上一搜,孩子被熱水袋、暖風機燙傷的事故數也數不清。不僅是取暖設備,因大人看管不當,造成孩子燙傷的事故也在頻繁發生。例如有的家長給小孩洗澡時,蓮蓬頭沖出的熱水把孩子燙傷;家長把剛泡好的茶水放在桌上,孩子好奇用手去扒,結果茶杯翻下而導致燙傷;甚至有孩子摔進奶奶剛燉好放在地上的羊肉湯鍋,造成嚴重燙傷。 看著孩子小小年紀就要遭受燙傷的痛苦,甚至留下一輩子都難以消除的疤痕和心理陰影,這對父母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
誤飲、誤食 多數寶寶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索周圍的世界,特別是用嘴巴去“嘗試”各種東西,大人一個不注意,誤食藥物與有害物品的意外就會發生,廚房、浴室里的各式清潔用品或是制作某些食物用的物品,如堿粽水,都該避免讓寶寶接觸到。 處理 ★一旦發現寶寶有誤飲、誤食的情況,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確認寶寶剛剛吃了什么,量是多少,觀察寶寶的呼吸、脈搏及臉色的狀態,是否有嘔吐、頭暈的現象。 ★不要馬上催吐,應先判斷寶寶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什么時候吃的,然后帶上能找到裝了寶寶誤食物的容器就醫。 ★當寶寶的身體接觸到化學用品后,馬上用清水沖洗15分鐘左右。 ★不要讓寶寶再吃任何東西,包括水與牛奶,舉例來說,若喝下鹽酸,喝水稀釋會使寶寶嘔吐,也可能會嗆到。 預防 ●可吃的食物與藥物要分開擺放,且藥物應放在高處,讓寶寶無法碰觸。若
孩子被開水、稀飯等燙傷的事時有發生。這時首先要脫離熱源,然后采用冷療法,如冷水浸泡或濕敷,用冷水長時間沖洗,可降低皮膚溫度,止痛十分有效;若大面積嚴重燒傷,應立即就近入院治療 家長隨時不忘對孩子的監護,切記讓孩子遠離火種。廚房是兒童燒燙傷發生的主要場所,要加強對廚房用品和電熱用品的管理,在燒飯、燒水時,留心身邊的兒童;火爐旁加裝防護罩;熱水瓶放在兒童不易拿到的地方,尤其不能放在兒童的手可夠著的桌子上;剛使用過的電熨斗應遠離兒童的視線,防止電熨斗底面光亮吸引兒童用手觸摸;煤氣用后立即關掉總閥,火柴、打火機也應保管好。 孩子被開水、稀飯等燙傷的事時有發生。這時首先要脫離熱源,然后采用冷療法,如冷水浸泡或濕敷,用冷水長時間沖洗,可降低皮膚溫度,止痛十分有效;若大面積嚴重燒傷,應立即就近入院治療;切忌亂用外涂藥物,創面要保持清潔干燥。早期處理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入院后的治療效果
小寶寶總會有個頭痛發熱的時候,特別是1-2歲的寶寶,已經開始走路了,難免會磕磕碰碰的。這時,備用一個寶寶的家庭常備藥箱就必須了。如此一來,在寶寶剛開始有流鼻涕、發燒的癥狀時,媽媽就可以很快地為他做些簡單和迅速的處理。那么,讓我們一起看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醫生給1-2歲寶寶的常備藥單吧。 曬曬兒科醫生給1-2歲寶寶的家庭常備藥 名稱 說明 美林(布洛芬混懸液) 退熱藥 體溫超過38.5度時服用A22 艾暢(偽麻美沙芬滴劑) 感冒藥 流鼻涕、咳嗽時用 鼻朗(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 鼻腔局部護理 鼻塞、流鼻涕時噴鼻子用 思密達(蒙脫石
寶寶異物入耳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是許多家長都面臨過的問題,如果寶寶進入耳內的異物難以取出,則會引發其它的疾病,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講講,寶寶異物入耳的急救措施: 1、當小兒驚慌、哭鬧不止時,應考慮外耳道是否有異物。 2、不要急于用火柴梗、發卡等伸進小兒耳道內亂掏亂挖。 寶寶異物入耳應該如何處理 3.用手電筒或電燈照患側外耳道,同時將對側耳朵堵塞住,囑傷兒閉上嘴,這樣可誘使小昆蟲爬出來。 4、吸一口香煙,吹入患兒的外耳道內,有逼使小蟲爬出來的可能。 5、可往耳朵里滴幾滴香油,豆油或花生油,蟲子就會被悶死,然后將耳傾斜一邊,讓殺死的小蟲掉出來。 6、豆粒、花生仁異物,可用95%的酒精或60度高粱白酒滴耳,使異物脫水縮小,再用鉤子鉤出。鉤子應用耵聹鉤或用別針拉直,尖磨鈍,折成直角形。 7、如果是玩具、小紐扣等異物,囑患兒患側單腳跳幾次,塞入的物件
5日,吉林長春市嬰兒隨車被盜終被殺害的消息傳出,震驚全國。人們在痛悼小浩博之余,也激起各角度、多方位的反思。監護人該怎樣照顧好孩子,盡可能地避免麻痹和疏忽,也是人們談論較多的一個話題。6日,記者對此作了深入探訪—— 現場 很少有人將孩子獨鎖車中 6日記者走訪了包括社會露天停車場、商場地下停車場、住宅小區停車場在內的8個停車場所。這些停車場的管理員均表示,從未見過有人將孩子獨自留在車中自己下車辦事的。佳福大廈停車場管理員告訴記者,他在這里看管車輛十幾年了,還沒見過有人把孩子獨自留在車中的。“現在孩子都那么寶貝,誰敢把孩子獨自留在車里呢?”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區地下停車場的管理員表示,自己在這兒干了七八年了,從未見過有人把孩子獨自鎖在車里的。大東方百貨停車場的倒車員龔師傅告訴記者,他在引導車輛倒車停車過程中,也從未見過有人將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