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公網消息,新西蘭恒天然肉毒桿菌風波尚未平息,其競爭對手新西蘭第二大乳制品合作社企業Westland Milk又曝出對華出口產品質量問題。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據了解,新西蘭當局接到報告指,有兩批乳鐵蛋白檢出“硝酸鹽”含量,超出新西蘭訂立的標準,并已全數出口至中國。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公布,涉及的乳鐵蛋白用作乳品生產原料,核查確認受影響產品并沒有流出市面。 食安中心指,新西蘭當局強調這次受影響的乳鐵蛋白,不會對消費者構成食品安全風險。因乳鐵蛋白在消費者產品中使用的份量非常小。至于食安中心的恒常食物監察計劃,并沒有檢測奶粉的硝酸鹽含量。港食安中心表示,會繼續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及采取適當行動。 據新西蘭媒體報道稱,Westland Milk兩個批次、共重390公斤的乳鐵蛋白中硝酸鹽含量超標。這兩批乳鐵蛋白均為對華出口產品。而就在上個月該公司才剛宣
自2014年4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到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最近這一系列奶粉新政將對進口商產生較大影響。 英文版洋奶粉緊急促銷 “大的正規的品牌,早就這么做了。新政影響的是那些小品牌或者是銷量很小的。”國內一家奶粉品牌的經銷商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部分小眾“洋奶粉”要么是為了節省成本,要么是不重視中國市場,認為沒必要為中國生產中文版,所以選擇直接進口外文版產品,然后在境內加貼白色中文標簽。“新政或許會淘汰掉這些小的‘洋奶粉’。” 不過,有原來只進外文版的進口商已改變策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羊城晚報記者獲悉,法國
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獻禮兒童節,特別發起的智慧成長引領未來“火箭模型搭建”活動。活動現場,多國中外兒童被分成四組,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國內外兒童在幾位達人的幫助下,用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包裝盒搭建出高達5米的“史上最大奶盒”火箭。 現場小朋友智慧比拼 現場試飲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給予足夠的空間,就能讓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一直立足“智慧成長,引領未來”的理念,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與游戲中學習知識,健康成長。對兒童成長的關懷讓未來星始終專注于兒童的智力成長需求。在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中,特別添加了世界領先的DHA藻油。DHA藻油始于美國NASA太空計劃,被列入美國FDA的GRAS名單,因為它的高科技,使得DHA藻油中D
每年,中國1-3歲的嬰幼兒有4800萬人,奶粉是許多孩子必須的主食。然而,許多中國媽媽卻選擇了洋奶粉,對國產奶粉不太放心。國產嬰幼兒奶粉面臨誠信危機,奶源、標準,問題的癥結出在哪里?2013年8月,在CCTV2中國政策論壇欄目中,蒙牛主管品質和工藝的副總裁王艷松應邀出席,分享了蒙牛的點滴努力。 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洋奶粉隱患比國產小還是大? 當前,國產奶粉遭遇信任危機,給了“洋奶粉”占領市場的絕佳機會,然而,從監管部門來看,“洋奶粉”卻不可以因為“洋”而免檢,在質量安全上,中外奶粉都存在著隱患。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監一司副司長馬純良以數據佐證,“2010年后,國家也加大了對乳制品,尤其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和監測。2011年和2012年,我們共監測了12000個樣品,問題的檢出
奶粉企業合生元跨界 進軍嬰兒紙尿褲領域 合生元宣布,與杭州可靠護理成立合營企業。合營企業主業為經營制造、銷售、進口及出口嬰兒紙尿褲業務。 1月13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道,繼進軍平價奶粉市場后,合生元將業務擴展至紙尿褲領域。合生元宣布,與杭州可靠護理成立合營企業,合生元將持有合營企業40%股權,余下權益則由可靠護理持有。合營企業主業為經營制造、銷售、進口及出口嬰兒紙尿褲業務。 公告指,合營公司注冊股本總額約1億元(人民幣.下同),合生元將出資約4,000萬元,余額將由可靠護理透過注資及注入資產支付。跟據協議,合營公司預期將會設立5條嬰兒紙尿褲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產量可達1.6億條;5條生產線中,預期3條可于今年9月30日或之前開始投產,余下2條生產線,則計劃在明年9月30日或之前開始投產。 合生元表示,未來公司將向該合資公司采購嬰兒紙尿褲產品,產品將以合生元旗下&ldqu
日前,三元乳業生產的媽媽愛我兒童成長牛奶被指在保質期內發生酸敗,由于消費者高女士開啟的時間是保質期的最后一天,因此三元方面回應食品已過保質期。 購買三元媽媽愛我兒童成長牛奶的高女士表示,自己在超市買回后就迅速冷藏在冰箱,放置第7天的時候給女兒飲用,由于家中老人嘗了才發現酸敗,不料下午女兒就出現拉肚子癥狀。而查看包裝袋上標注日期顯示,開袋當天正是在保質期的最后一天,高女士認為在保質期內出現酸敗,是三元產品的質量問題。 此外,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均表示自己在保質期內食用三元產品,也出現酸敗現象。然而,探視整個乳業,近年來問題不斷顯現,食品安全問題屢次刺激消費者神經。對此類問題來說,三元不是個案,而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凸顯。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還不成熟,計劃經濟的滲入也就顯得十分必要,在此事件上,不難窺探到,我國在在食品生產日期方面未有相關的標準,致使生產商在生產和保質日期的
北京時間2月20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場“毒奶”風波最近震動了巴爾干半島,因為有報道稱這一地區的部分乳制品受到黃曲霉毒素——一種天然存在的致癌物——的污染,而政府官員被指責向消費者隱瞞問題的嚴重程度。 在塞爾維亞,大部分衛生官員聲稱牛奶是安全的,少量的黃曲霉毒素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塞爾維亞當局周二拒絕讓牛奶下架,并呼吁消費者在官方測試結果公布之前保持冷靜。 但該國一位高級農業官員在個人網站上發出的警告引發了人們對于官方說法的懷疑,而這一地區廣泛存在的貪腐與官商勾結現象更加劇了懷疑情緒。 大約10天前,當地媒體首次報道了部分乳制品當中發現黃曲霉毒素的消息。去年夏天異常干旱的天氣為這種有毒霉菌的生產提供了條件,主要是在用作動物飼料的玉米(2448,3.00,0.12%)之中。 黃曲霉毒素
與恒天然“鬧掰” 部分洋奶粉放棄“新西蘭制造”轉用歐洲奶源 恒天然烏龍事件的影響依然沒有結束。昨日記者從達能多美滋獲悉,其將更換奶源,將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新生產線轉移至愛爾蘭。 而記者發現,雅培一季報也在繼續“吐槽”恒天然事件對其的影響。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恒天然去年事件“拖累”,部分外資品牌或考慮放棄“新西蘭制造”,轉戰歐洲等地尋找奶源。 昨日記者從達能多美滋獲悉,其將更換奶源,將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新生產線轉移至愛爾蘭。 據了解,2013年發生的恒天然烏龍事件是促使達能更換奶源的重要因素,其旗下公司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由于使用了恒天然集團提供的乳清蛋白,召回了數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對此,達能至今“意難平&rdquo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針對奶粉生產連發了兩條規定,主要是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明確以生牛乳為原料的企業應當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基地。然而在業內看來,與此前頒布的對于奶粉生產規定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在分裝上的規定明顯放松,美贊臣、多美滋和惠氏等大企業因此而受益。 除奶源認證外,可能還會規定海外工廠代工品牌數量。CFP供圖 此外,針對海外貼牌的奶粉,新規并不能起到明顯的約束作用,然而,南都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明年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商務部等部門針對海外貼牌生產的奶粉或有相關的動作,“原產地認證”的管理模式被引入考察范圍中。 大企業得以解脫 有南方某乳企的生產主管對南都記者透露,相較于此前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
據《澳洲日報》報道,雄心勃勃的中國光明食品集團收購了澳大型波爾多酒商DIVA的多數股份,進一步擴展了中國公司在全球軟飲料市場的經營,把澳大片的生產基地收入囊中。 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上海糖煙酒公司上周末完成了對DIVA波爾多的收購。這筆交易表明,中國不僅希望擁有葡萄種植園和釀酒莊,而且十分渴望在澳洲和國際整條葡萄酒供應鏈立足,逐步攀上供應鏈的上端。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海糖煙酒公司將會擁有DIVA波爾多70%的股份,DIVA創始人兼主席PierreBeuchet和執行董事Jean-Pierre Rousseau繼續持有公司剩下的30%股份。 據信,中國的商人和投資者在過去18個月收購了澳洲大量小型釀酒廠,每次投資300萬至1000萬,目的是獲得澳洲高質量葡萄的供應。
越來越多跡象顯示,新西蘭的旱災和中國香港“限奶粉”新政,已經成為國產乳企的“紅利”。昨日,有券商發表公告,公然指全球奶粉限購和新西蘭奶粉大漲,某國產奶粉漲價契機已經成熟,“提價10%基本不會影響銷量”。不過,有乳業專家反駁指出,最終決定奶粉成品的并非原材料一時的漲跌,有關說法只是“借口”。 昨日,招商證券在一份名為《奶粉漲價契機已然成熟》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全球奶粉限購及新西蘭乳品價格上漲,令伊利奶粉漲價契機已然成熟。昨日,伊利股份(600887)逆市上漲4.73%,報30.97元;光明乳業漲3.80%,報13.40元。唯有蒙牛乳業(02319.HK)下跌0.231%。 “我們預計2013年內地奶粉漲價已成定局。”上述報告說,多地商家都已經出臺限購奶粉數量的
7月23日消息,廣州市工商局抽檢結果稱,惠州市多牧多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皇氏乳業風味發酵乳(原味)不合格。 據親貝網了解,廣州市工商局日前通報了本市流通環節銷售的乳制品及含乳食品質量抽查結果。結果顯示,由惠州市多牧多乳業有限公司2012年4月24日生產的一款規格型號為195克/瓶的皇氏乳業風味發酵乳(原味)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主要不合格項目為酵母。生產單位地址是惠州市博羅縣龍溪鎮慧明大道。 據悉,酵母超標會引起食物變質,食用酵母超標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腹瀉,危害人體健康。
澳洲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各種類型的乳粉產品。生產過程中應用諸多新技術,以不同規格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 產量增長最為明顯的是全脂乳粉,其所占澳洲全部乳粉產量的比重由上世紀80年代早中期的不到25%,增長到2001/02年度的50%。在這之后,形勢發生變化,脫脂乳粉的產量大幅增長,并在最近的幾個生產年度達到產量的60%。 2010/11年度國際市場價格強勁,脫脂乳粉和全脂乳粉的產量分別增長17%和20%。 澳大利亞乳粉產量表 (單位:噸) 脫脂乳粉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5,495 191,475 164,315 212,030 190,233 222,484 全脂乳粉* 158,250 135,364 141,974 147,544 126,024 1
近日,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被證實是虛驚一場,恒天然產品將繼續在國際市場上橫行。 據統計,全球三分之一的乳制品貿易來自新西蘭,而新西蘭的乳制品大部分主要來自恒天然。新西蘭的乳制品主要用于出口,雖然印度、中國和美國等許多國家均大量出產牛奶,但中國單是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到2017年就將倍增至250億美元,可能仍將依賴于恒天然。不只是乳制品、奶粉企業,很多全球大型食品和飲料公司也依賴于恒天然。 雖然中國企業尋求擴大海外供應來源,譬如在法國、荷蘭和新西蘭建立加工廠,但中國乳制品行業對恒天然產品過于依賴是事實,導致恒天然在全球主導乳制品市場的地位基本上不會動搖。
6月11日,據財經國家周刊消息,從官方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此前工信部編制的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重組方案(報批稿)已經落地,該消息將會很快對外正式公布。 在這份《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報批稿)中規劃:第一階段為摸底調查;第二階段培育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企業,前10家國內品牌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階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最終配方奶粉企業整合到50家左右。 此外,工信部在方案中推出稅收優惠、財政扶持、金融綜合授信、發行股票和債券和被兼并企業土地開發收益5項政策措施和保障。此前消息稱,國家有關方面將會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和貸款等方面給予300億元的資金支持。
近日,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當地爆出乳企負面,由于大型乳品企業壟斷區域鮮奶收購,這一地區生鮮奶收購價持續在低位徘徊,導致很多奶戶入不敷出,被迫“砍牛”(殺牛或賣牛)。據了解,雙鴨山市尖山區安邦鄉窯地村一直是雙鴨山市養奶牛的先進村,多年前當地成立了奶牛專業養殖合作社。然而《中國青年報》的記者在窯地卻村看到,昔日為發展奶牛養殖而用紅磚墻圈起來的大型榨奶站已廢棄。據當地負責人稱,這里的奶牛數量已從高峰時的1000頭減少到現在的100多頭,奶戶也從當年的60多戶降到了15戶。這一亂象反映的實質是存在于奶農、乳企以及當地政府之間的復雜博弈,其中的孰是孰非恐怕不是一時能厘清的。但其中的一個關鍵詞“奶牛合作社”,卻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奶牛合作社,是國際奶業產業化中采取的一種比較普遍的方式,在我國山東、河北、黑龍江等地產生了良好的運作效果。據了解,奶牛合作社可
2010年以前,由于國家還沒有強制性標準全項檢驗要求,因此乳企都沒有在全項檢驗上有何突破。2004年,飛鶴乳業開始引入全項檢驗理念,并于次年陸續從日本引進高科技檢驗設備,一臺設備在投入上由幾千元暴增至上百萬元。飛鶴乳業認為,嚴格的質檢對企業把控奶源和成品有決定性作用。2005年,飛鶴乳業引進乳成分分析儀,有效的杜絕了奶源摻假,飛鶴乳業對原奶質量嚴格把關。此后,飛鶴乳業質檢中心陸續配備美國沃特斯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國際領先的頂級檢測設備,利用它們對鮮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24小時全程跟蹤檢驗,從奶源源頭、原料控制、生產過程、流通銷售等方面嚴格監控,使產品質量指標完全符合并超過國家標準的要求。 作為連續六次通過“月月檢”的優秀乳企代表,飛鶴乳業認為嚴格的質檢對企業把控奶源和成品有重要作用,因而堅持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飛鶴乳業每年品控費用占全年生產成本的2%
此前,政府相關部門明確將對國內奶粉企業進行整頓,但對于整頓的細則一直沒有具體的說法。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于8月6日公布《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3版)》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審查細則”),同時還公布了128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名單及相關信息。業內人士認為,相關的細則出臺令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準入門檻被進一步提高,整個行業將迎來一場大清洗。 奶粉整頓細則出爐 奶源安全問題是關鍵 從奶源地建設篩選企業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上公布的文件,審查細則主要有5個要求:一是要求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和GMP管理體系;二是要求以生乳為原料的生產企業,應有自建養殖場,以全脂、脫脂乳粉為原料的生產企業,應自控奶源;三是要求企業有研發能力;四是全面提高了管理要求,特別是原輔材料的采購要求;五是全面提
據《新聞晨報》報道,“美素麗兒”事件的發生,使進口奶粉不同版本如何識別再次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為此,晨報記者邀請奶業專家王丁棉一起,根據市場上常見的幾種進口奶粉的外包裝信息,一一進行識別。專家告訴記者,QS標志、商品條形碼、中文標識等都可以作為辨別進口奶粉不同版本的參考信息,但有時仍無法通過這些完全確定它是否100%原裝進口。專家建議,消費者若對進口奶粉有疑議,可向銷售商索取入關和檢驗檢疫憑證,以此來判定該款進口奶粉的真實身份。 業內人士: 是否原裝尚無絕對依據 本次供鑒別的6款奶粉均是滬上超市、大賣場等主流渠道銷售的進口奶粉,包括雅培、美贊臣、惠氏、明治、雀巢等,由國內資深奶業專家王丁棉根據外包裝及標識來判斷這些進口奶粉究竟是原裝進口還是國內分裝。 王丁棉首先告訴了記者一些判斷時可以參考的信息。第一是看QS生產許可標識,如果外包裝上有這個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微博日前爆料稱,國內許多高齡奶牛,靠激素才能產奶。養殖戶為治愈奶牛因超標擠奶引發的乳房發炎,而讓奶牛注射大劑量抗生素……因此只有少數品牌的鮮奶能喝。 受此消息影響,周四蒙牛乳業逆市走低。截至發稿,股價跌幅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