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CSISC)聯合新華網、中國質量新聞網在京發布2014年第一季度嬰幼兒奶粉品牌口碑報告(以下簡稱《報告》),30個市場表現比較活躍的嬰幼兒奶粉品牌接受了CSISC民意好口碑包括品牌知名度、消費者互動度、質量認可度、企業美譽度、產品好評度及品牌健康度等六個維度的公平監測和評價,隨著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等被國家禁止用于企業宣傳,百姓消費參考或將進入大數據下的民意口碑風向標時代。 受“新西蘭恒天然”事件的影響,以及進口奶粉或大量從海外代購產品致使許多假冒、不合格產品的涌入,導致消費者對進口奶粉信心出現波動,一季度媒體爆料的眾多國外品牌的奶粉存在大量造假行為,使消費者對洋奶粉的熱度有所減退,購買更加趨于理性,不過一季度國產品牌奶粉總體表現卻仍然欠佳,歐世蒙牛、伊利較之上一年度口碑表現下滑幅度較大,均超過10個位次,
3月1日香港實施奶粉限購,近日荷蘭一些商家步其后塵開始效仿。記者獲悉,在一片“限購”聲中,青島乳企應對呈現兩個極端:有的高調向洋品牌“宣戰”,邀請消費者參觀工廠;有的選擇低調做事,埋頭抓生產;有的保持沉默,不愿發表任何意見。記者同時從市質監局了解到,我市2011年、2012年共對3家企業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全項檢測167批,檢驗結果全部合格,檢測頻率遠高于洋品牌奶粉。 限購對青島乳企影響有限 目前,我市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企業主要有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青島索康食品有限公司3家。 限購風波對我市奶粉生產企業有何影響?三家企業負責人接受采訪時均表示 “影響很有限”。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一位陳姓負責人表示,“去香港購買奶粉的消費者有限,購買量也很小。&rdquo
乳品漲價風在臨近年尾的時候,開始刮到了鮮奶。繼一周前傳出廣州本地乳企香滿樓的部分鮮奶和酸奶漲價約一成后,昨日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風行牛奶在其門店貼出漲價通知,號稱由于飼料價格持續上升等因素,導致將在12月1日部分產品漲價。對此,有不愿透露身份的業內人士質疑,風行漲價的原因并非表面的成本因素,而有可能是“該企業急于IPO,因此有盈利壓力”。 12月1日開始漲價 昨日,在廣州越秀一家風行牛奶的門店,市民陳女士發現門口貼出了一張漲價通知。該通知顯示:“2012年飼料價格持續上漲造成我公司奶牛養殖成本相應增加,加上人工和其他相關材料成本的提高,導致我公司面對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保證所供應的牛奶質量不受影響,我公司擬從2012年12月1日起開始對部分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 陳女士告訴記者,946ml的屋型純鮮奶從13.8元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如今,中國人對外國品牌嬰幼兒奶粉的依賴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外國品牌奶粉價格較高不說,更重要的是,外國品牌奶粉尤其是嬰幼兒奶粉是依據本國人體質研制而成,對中國人并非完全適用。記者了解到,一項資助研發中國版配方奶粉的嬰幼兒健康成長項目將在年內啟動。 在近日舉行的嬰幼兒健康成長需求科技論壇上,專家透露,目前,在中國人母乳研究、嬰幼兒輔食添加標準、嬰幼兒配方奶成分檢測及評價等方面,我國還尚屬空白。由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一個專題科研項目將在年內啟動,資助資金為100萬元,有望研發適合國人體質的、價格合理的奶粉。
據國外媒體4月9日報道,2008年中國出現問題嬰幼兒配方奶粉后,中國市場對國外奶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于奶粉需求的快速增長,英國的零售商對奶粉實行定量配給。 愛他美和牛欄嬰兒奶粉的制造商達能集團透露,大多數超市正進行奶粉限售,規定一位顧客只能買兩罐奶粉。該集團稱,奶粉限購是為了防止一些人為非法出口而大量購買奶粉。 零售商也對雀巢的惠氏奶粉設置了銷售上限,盡管雀巢公司聲稱不存在庫存短缺的情況。 達能集團曾發表聲明說:“我們了解到,非法向中國出口奶粉是為了滿足中國父母對西方品牌奶粉的需求,這激起需求量的不斷上升。” 英國奶粉限購 達能在英國實行奶粉限購 中國人的熱望 “對于限購給家長們帶來的任何不便,我們表示很抱歉。我們知道大多數的父母一次只買一盒奶粉,所以我們希望這次限購對英國父母產生的影響
周四上午,光明乳業(600597.SH)在上證E互動上表示,公司嬰幼兒奶粉業務目前仍然處于培育期,規模相對較小。占比公司整體銷售收入不大。公司同時表示,公司目前嬰幼兒奶粉品牌僅有優幼和培兒貝瑞兩個品牌。 據了解,光明乳業在國內生產的奶粉品牌主要為“優幼”系列,但歷年公開年報顯示,“優幼”奶粉的主要生產商光明乳業子公司黑龍江光明松鶴乳品有限責任公司凈利潤近年來持續下滑。 而“培兒貝瑞”系列則是光明乳業于2011年投產高端嬰幼兒奶,產品“原裝原罐”進口,于同年12月在國內正式上市。培兒貝瑞上市之初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曾表示,希望用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該品牌20億元以上的銷售額。 從光明乳業2013年年來看,以液態奶為強項的光明乳業,其”短板“奶粉業務在去年年
鮮奶,保質期超過半年?國產奶粉,行嗎?在茫然與無奈中,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盡管也存在這樣那樣問題的“洋品牌”,新西蘭、荷蘭、澳大利亞成為“品質”與“放心”的代名詞。 三聚氰胺、黃曲霉毒素M1的陰影,再加上奶牛養殖成本的持續上升、比較效益下降、優質飼草缺乏……國產乳業如何走出困局?在6月份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奶業大會上,“加快奶源基地建設”成為今年的主題。處于不進則退的爬坡階段,奶業一定要先邁奶源這只腳。在我國的四大奶源帶上,山西處于華北奶源帶,產量占到全國的3%左右,奶業生產發展平穩。 一項從奶源開始的乳業自救行動正在開啟…… A 乳品消費信心不足奶源質量是根本 6月30日,來自山西忻州的王偉拖著偌大的旅行箱走出北京機
天津檢驗檢疫局堅持對進口乳制品從嚴檢驗、從嚴監管,通過嚴格審核附帶衛生證書相關信息,嚴格監控卸貨、查驗、施封、存放及銷毀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立項表單實施檢驗項目檢測,嚴格監督不合格乳制品的后續處理等,強化對進口乳制品的質量安全監管,確保進口乳制品質量安全。 今年截至8月20日,經該局檢驗共進口乳制品2284批、21.44萬噸,價值65832.16萬美元,檢出不合格乳制品18批,51.32噸,價值11.17萬美元。
在被工信部納入鼓勵發展嬰幼兒乳粉“國家隊”名單后,三元液態奶業務存續成為疑問。在昨日發布的2013年業績報告中,三元首次明確給出了答案:液態奶及奶粉業務板塊將共同發展。考慮到受奶源緊缺和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其去年凈利虧損高達2.26億元,在原本就受困于奶源供應的情況下,如何兼顧乳粉和液態奶業務將成為三元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元發布的財報顯示,2013年營收為37.9億元,同比增長6.61%;凈利為2.26億元,同比下降790.64%;現金流為2720萬元,同比下降113.68%。營收只完成年初42億元計劃的90.19%,凈利虧損程度也超出了此前預期的1.85億-2.15億元。三元方面將上述巨虧的原因歸結為奶源緊缺、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乳品行業增幅放緩所致,承認過去一年是“公司較為困難的一年”。 除了業績,昨日三元
昨日,央視在一則“洋奶粉亂象”的新聞中再度把矛頭指向了所謂“假洋品牌”。央視稱,來自新西蘭的鈕貝貝奶粉實際上是一家代理加工商生產的奶粉,不可能達到其聲稱的為中國嬰幼兒量身定做。昨日,業內人士對本報表示,華人投資者在新西蘭代工奶粉的現象非常普遍,幾家當地大型乳企在為多個新西蘭奶粉品牌代工。有見及此,我國已在本月起推出嚴格的奶粉進口“新政”,或將導致不少年進口量少于30噸的小企退市。 四五家大乳企做“代工” 在節目中,央視記者在新西蘭的各大超市沒有找到NEWBAYBAY(鈕貝貝)奶粉品牌,新西蘭市民接受訪問時也稱沒有聽過該品牌。查詢該公司總代理公司的新西蘭地址時,發現標注地址竟然是一家修理廠。 修理廠的工作人員向央視記者表示,周圍沒有和奶粉相關的生產和銷售的地點。在新西蘭公司注
“今年3月15日發布的國標《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中禁止添加豬骨粉,是擔心豬骨粉內含有細菌等不安全因素。而貝因美公司添加的豬骨粉都已經過嚴格檢測,不會存在質量問題,如果消費者仍不放心,可以暫停食用,等待公司的相關信息。”昨日,針對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貝因美米粉違規添加豬骨粉”一事,貝因美公司相關人士做出回應稱,由于該產品存在很大爭議,目前公司已停產該產品。對于市場上仍在銷售的將不會召回,仍未銷售的產品將繼續銷售。 消費者起訴違規添加 事件起源于今年4月19日,廣州一位女士購買了貝因美“紫菜骨粉高鈣營養米粉”后發現,在包裝中標示的“新鮮豬骨粉”屬于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于是該女士將貝因美告上法庭。 6月19日,廣州市越秀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官在調查取證后認為,根據國家衛生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新版細則可謂亮點頗多。在源頭上,細化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自建自控奶源的要求;在過程上,乳粉生產的質量安全控制被要求參考藥品的生產規范;在市場端,要建立從原料采購到產品銷售所有環節的追溯和召回制。按照這個鏈條監管乳粉,堪稱史上最嚴。 但是,借此能否重樹消費者對國產嬰幼兒乳粉的信心,改變外資企業占六成份額的市場格局,仍有待觀察。近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我國乳粉安全的最大問題是生產過程不可控,而事后監管又不到位,懲罰和淘汰機制弱化。解決之道,必須向“產”和“管”要安全。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新版細則出臺,迫于全面整改和設備采購資金的壓力,以及自建自控奶源的轉型,
8月7日消息,甘肅省質監局抽檢結果稱,酒泉市好牛乳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自然情草莓味優優乳(乳味飲料)不合格。 據了解,甘肅省質監局委托甘肅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中心及12個市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對全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37個品種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顯示,由酒泉市好牛乳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規格型號為195mL/袋,批號為41055的自然情草莓味優優乳(乳味飲料)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是標簽【GB 10789(該標準為《飲料通則》,不能進行質量判定,企業未能提供乳味飲料企業標準)/應標示產品所執行的標準代號和順序號】。 據悉,食品標簽是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它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產品信息,保證消費者對食品的知情權。
◎宋亮(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研究員) 針對嬰幼兒奶粉問題的爭論,引起中央高度重視,各部門為此也加快相關整治工作。繼5月1日,國家質監局出臺進口奶粉管理辦法之后,5月31日,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在此基礎上,6月4日,工信部制定《提高乳粉質量水平 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旨在通過嚴格行業準入和加快產業調整,全面推動行業結構轉型和升級。 從政策實施效果及后期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首先,行業準入門檻及產業集中度提高影響更深,這將迫使國內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據筆者估算,目前國內嬰幼兒奶粉的品牌企業大約在120~150個,其中,傳統的、具有規模的企業約30家左右,剩下的品牌企業分三類:第一類是小眾水牛、牦牛、羊奶的奶粉企業,以羊奶粉為例,三聚氰胺事件后的這些年如雨后春筍,僅陜西就多達30多個品牌;第二類是代工品牌,僅
目前,隨著國內對于國外進口乳制品尤其是奶粉的需求持續猛增,在海外進行相關方面的投資已然是一筆劃算的買賣。雅士利近日宣稱在新西蘭建廠,另外,有金融也來湊熱鬧,近日有消息稱,中投集團試圖并購澳洲最大的乳制品生產廠商范迪門斯(VanDiemen’s Land Co.)一事有新的進展,目前已進入盡職調查階段。 雅士利耗資11億新西蘭建廠 根據雅士利國際(001230,HK)日前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將投資11億元人民幣在新西蘭建廠,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據悉,雅士利國際集團現已開展相關的政府審批工作,包括已向新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提交了重要商業資產投資許可申請。 雅士利新西蘭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英祥對南都記者透露,該項目所投資的11億元人民幣中,9.5億元用于項目基建和購買生產設備等硬件設施,1.5億元將作為雅士利新西蘭乳業有限公司的營運資金。雅士利新西蘭工廠
中國政府網消息顯示,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下稱《安排》),要求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領域試點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授權”制度。《安排》稱,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和抽檢,公布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進口商及產品名錄。 《安排》指出,將深入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整治。規范生鮮乳收購與奶站經營管理,嚴格生鮮乳檢驗檢測和運輸監管,督促企業加強自建自控奶源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國家監督抽檢。《安排》還強調,嚴禁以委托、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嚴禁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乳粉和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加強對企業持續保持許可條件、生產過程記錄、產品檢驗情況的檢查。加強乳制品流通監管,進一步規范網絡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行為。 此外,《安排》稱,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和抽檢
近日,光明乳業在武漢地區的多款鮮奶和酸奶制品提價,價格上漲幅度為10%左右。光明乳業目前尚未透露其他地區是否有提價計劃,而業內人士稱,由于原料奶漲價,乳制品的提價無法避免,而且這種漲勢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國內原料奶價格一直漲 近日,有武漢媒體報道,多款光明乳業生產的鮮奶和酸奶產品紛紛提價,其中460m l的優倍牛奶從6.6元一下子漲到7.8元,460m l的光明鮮奶屋牛奶從5.8元漲到了6 .6元。光明乳業稱,武漢地區原料奶價格上漲了10%,當地的鮮奶和酸奶確實提價了,其他地區的原料奶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沒有透露這些地區是否提價。 原料奶價格其實一直“漲勢喜人”,根據相關數據,10月份第三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廠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31元每千克,同比上漲2 .8%,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國際牧場聯盟公布全球奶價,今年九月原料奶價格
近日國內奶粉漲價預期強烈。日前有外媒報道稱,新西蘭遭遇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干旱,多地牛奶產量受到影響。新西蘭是全球乳制品生產大國,我國進口乳制品中70%-80%來自新西蘭。業內專家預計,新西蘭大旱或推高包括奶粉在內的全球奶制品價格。 記者從新西蘭最大奶業巨頭恒天然集團主導的“恒天然全球乳品貿易”網站最新數據看到,2013年5月交付的奶粉價格上漲幅度達到19.3%,是自2010年9月1日以來的最大漲幅。6月交付的奶粉價格也上漲了17.3%。據業內人士稱,不僅新西蘭,今年包括美國、歐盟等地區的奶源均會因供應減少而持續上漲。 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目前國內各大品牌嬰幼兒奶粉的價格仍穩定,暫未進行調漲。不過,有品牌乳企表示,今年國內乳制品提漲可能性很大,除了奶源供應減少外,通脹、經營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將導致產品提漲。 新西蘭干旱可能導致奶粉減產
近年來,隨著國內頻發的乳業事件,消費者對國內乳制品安全信任度大幅降低。如何保證乳制品安全,也成為了公眾關心的焦點。乳制品安全首要就是保證奶源的充足和安全,面對國內奶源緊缺、成本過高等問題,一些國內乳品企業紛紛選擇到海外尋求優質奶源。 近日,有消息稱,雅士利國際在新西蘭懷卡托地區建設嬰幼兒奶粉工廠已經獲批。同時,9月5日,光明集團又證實了有意收購以色列最大的食品生產商Tunva。此前伊利集團也宣布,與美國最大牛奶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國產乳業飽受詬病,監管從嚴,行業面臨重整的大背景下,企業加強奶源建設不遺余力,至此,國內前三甲的伊利、蒙牛、光明在奶源方面全部有了海外動作。 蒙牛旗下雅士利新西蘭尋奶源 奶源的重要性對乳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全球優質的奶源成為目前乳品企業競相爭奪的焦點。面對國內消費者倒向消費“洋奶粉”,國內多家
繼雙氰胺事件之后,進出口乳制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再次引起高度關注。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總局令第152號),明確出臺三項措施,嚴控進出口乳制品質量安全。 記者獲悉,上述新令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質檢總局將采取以下三項具體措施來進行風險預警監測:一是有條件地限制進出口,包括嚴密監控、加嚴檢驗、責令召回等;二是禁止進出口,就地銷毀或者作退運處理;三是啟動進出口乳品安全應急處置預案。當進出口乳品安全風險已不存在或者已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時,應當及時解除風險預警通報和風險預警通告及控制措施。 在風險預警監測的基礎上,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相關廠商應主動召回問題產品。記者獲悉,2013年,針對進口乳品存在的安全問題,已經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進口乳品進口商應當主動召回并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報告。 記者還從國家質檢總局了解到,該局將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