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破裂是指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發生裂傷,為產科嚴重并發癥,威脅母兒生命。
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隨著產科質量的提高,城鄉婦幼衛生保健網的建立和逐步健全發生率顯著下降。城市醫院已很少見到,而農村偏遠地區時有發生。子宮破裂絕大多數發生于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見,目前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產婦病死率為5%,嬰兒病死率高達50%~75%甚至更高。
1.出血子宮破裂通常表現為大出血,出血分為內出血、外出血或混合出血。內出血指出血積聚于闊韌帶內或腹腔內,導致闊韌帶血腫或腹腔積血;外出血指出血自陰道排出。
2.感染子宮破裂后容易出現感染的部位主要有盆腔、腹腔、盆腔腹膜后和軟產道。
3.導致產道及其他腹腔和盆腔器官組織損傷子宮破裂的損傷包括手術干預前和手術干預后的損傷。
4.對胎兒的影響子宮破裂后對胎兒的影響主要是不同時間和不同程度的出血造成的損傷,多數胎兒死亡。存活胎兒的圍生兒發病率和病死率明顯增高,遠期并發癥也明顯增高。
子宮破裂多發生于難產、高齡多產和子宮曾經手術或有過損傷的產婦。根據破裂的原因,可分為無瘢痕子宮破裂和瘢痕子宮破裂。
1.梗阻性難產
明顯的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軟產道畸形盆腔腫瘤和異常胎位等因素阻礙胎先露下降,子宮為克服阻力加強收縮子宮下段被迫拉長變薄最終發生子宮破裂。此種子宮破裂為子宮破裂中最常見類型,破裂處多發生于子宮下段。
2.子宮瘢痕破裂
造成子宮瘢痕的原因主要有剖宮產術,子宮肌瘤剝除術,子宮破裂或穿孔修補術,子宮畸形矯形術等;造成破裂的原因是妊娠子宮的機械性牽拉導致瘢痕處破裂或者子宮瘢痕處內膜受損,胎盤植入,穿透性胎盤導致子宮自發破裂。近些年剖宮產術迅速增加子宮體部縱切口剖宮產再次妊娠容易并發子宮破裂,分析原因除宮體部縱切口和下段橫切口解剖性質不同外,還要考慮感染因素的作用,因為目前采用子宮體部縱切口剖宮產的患者通常經過了漫長的產程,多次陰道檢查,感染幾率增加。
3.濫用宮縮劑
此處的宮縮劑應該包括各種刺激子宮收縮的物質包括最常用的縮宮素(催產素)和近些年才應用的米索前列醇,報道的米索前列醇導致子宮破裂的病例越來越多。原因主要包括藥物劑量過大或給藥速度過快子宮頸不成熟,胎位不正梗阻性難產,用藥期間對產程觀察不仔細等。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