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們,千萬不要以為給孩子喂奶簡簡單單,直接喂到寶寶嘴里就行了,這里面學問大著呢!下面幾個誤區最常犯,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
誤區一:猛吃猛補?
不少媽媽為了寶寶的母乳,猛吃雞鴨魚肉,多補充些營養,然而這樣沒有依據的猛吃猛補容易引起寶寶的消化不良,表現之一就是大便呈油性或有奶瓣。
誤區二:按時哺乳?
寶寶的吮吸會促進奶汁的生成,隨著奶量的增加,喂補的間隔時間便會逐漸增長。一般來說,寶寶剛剛生下來的幾天新媽媽乳汁較少,如果按時哺乳就會餓著寶寶,既然少量,就應該多餐,應該按需喂補。
寶寶長牙后,愛咬媽媽的乳頭,其實,寶寶咬奶頭是常見現象,若母乳充足,最好堅持到寶寶一歲后再斷奶。愛咬奶頭怎么辦呢?幼兒是有記憶的,可通過堵鼻子、捏下頜等方法制裁淘氣寶寶,不讓他邊吃邊玩。
參見
《喂奶疼疼疼!乳頭快被寶寶咬爛了,怎么辦?》
《寶寶長牙了,如何才能避免喂奶時被咬?》
誤區四:沒奶先吃奶粉?
寶寶的 吸吮會促進乳汁分泌,即使沒有乳汁也應哺乳。“第一口奶”是母乳非常重要,母乳會作用于寶寶的消化道,讓寶寶更容易適應后面的喂養。
嬰兒出生半小時即可進行哺乳,每次可持續半小時。如果暫時沒有奶,可以等等看看。
誤區五:平躺喂奶?
躺著喂奶,看似母子輕松,實際上弊處很多。試想,大人躺著喝水都容易嗆著,更何況是新生的嬰幼兒?因此,不建議讓寶寶平躺著喂奶。
正確的喂奶方式是:取斜坡位,抬高寶寶上半身,如果是奶瓶喂養,喂養的奶瓶要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氣,從而避免吐奶等現象。
注意喂奶時盡量不要睡著。參見《喂奶睡著了,醒來發現孩子沒了!帶娃再辛苦也要注意這些》
誤區六:發黃的乳汁不能喝?
初乳顏色淡黃、黏稠,看上去很臟,但是初乳營養豐富,能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能保護嬰兒健康成長。初乳還能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胎糞、清潔腸道。所以千萬不要將初乳擠掉哦。
至于當下火熱的排殘乳,更是無良商家忽悠人的服務。參見《4個小時不哺乳奶會變餿?斷奶后不排殘奶會致癌?真相竟然是……》
誤區七:感冒、乳腺炎不能喂奶?
其實,感冒的時候,乳汁中有更多抗體,反而讓寶寶抵抗力更加強大哦。注意喂奶的時候戴好口罩,以防飛沫傳染。
而乳腺炎也是類似的道理,寶寶的吸吮反而有利于乳腺通暢。平時可以冷敷乳腺,消除腫痛。參見《有多少乳腺炎,是堵奶時被活活揉出來的》
所以,新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注意要規避以上幾大誤區!讓寶寶吃飽喝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