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14個常見表情揭秘。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表明,出生后幾個月里很少見到笑容的嬰兒長大后性格很可能孤僻羞怯。
嬰兒的笑聲帶有純下意識的性質,但很快他們就開始有理性地作出反應,一些寶寶會用笑聲回應媽媽的微笑,但有些卻對媽媽的笑熟視無睹,甚至是皺起眉頭來,而這些不同的反應卻是寶寶們的個性表現。
對于那些皺眉和“冷漠”的寶寶,科學家表示,可能寶寶長大后還是這個樣子,因此,父母應該注意孩子的這種情況,并進行適當糾正。
科學家們分析了1-6個月嬰兒的面部表情語言,大致有以下14種:
表情:咧嘴笑
表示:興奮愉快
嬰兒笑的形態是突然發出,短暫而快速的,嘴角牽動,笑容驟現,伴著的表現是滿目發光、兩手晃動,舒展著魅力。這時父母應報以笑臉給予鼓勵。
表情:癟嘴
表示:要求
嬰兒癟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似的,這是啼哭的先兆,實際上是對成人有所要求。這時父母要細心觀察嬰兒的要求,適時地去滿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開心。
表情:撅嘴、咧嘴
表示:要小便
男嬰通常以撅嘴來表示要小便,女嬰則多以咧嘴或上唇緊含下唇來表示要小便。
表情:紅臉橫眉
表示:要大便
嬰兒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臉部發紅,目光發呆,有明顯的“內急”反應。這是要大便的信號。
表情:懶洋洋
表示:我吃飽了
媽媽最怕寶寶餓著,但過量喂食顯然也不是好事。怎么才能判斷寶寶已經吃飽了呢?其實也很簡單。當寶寶把奶頭或奶瓶推開,將頭轉一邊,并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樣,多半就已經吃飽了,媽媽就不要再勉強人家吃東西了。
表情:吮吸
表示:我餓了
喂食一段時間以后,寶寶的小臉再次轉向媽媽,小手抓住媽媽不放。當你用手指一碰他的面頰或嘴角,他便馬上把頭轉向你,張開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尋找食物的樣子,嘴里還做著吸吮的動作,這就說明孩子又餓了。趕急給寶寶喂吃的吧!
動作:喊叫
表示:煩惱
不到1歲大的寶寶,在嘈雜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擾,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尖叫、大哭大鬧表達自己的煩惱。大人可以帶孩子去安靜的地方散步,或是給點好吃好玩的東西讓孩子安靜下來。同時,大人也要做個好榜樣,再怎么煩惱和生氣也不要在家里大生說話或是喧嘩吵鬧,寶寶的學習能力可是驚人的哦!
表情:愛理不理
表示:我想睡覺了
玩著玩著,寶寶的眼光變得發散,不像剛才開始那么目光靈活而有神了,對于外界的的反應也不再專注,還時不時的打哈欠,頭轉到一邊不太理媽媽,這就表示他困了。這時,就不要再逗孩子玩耍了。只要給他創造一個安靜而舒適的睡眠環境就好。
表情:小臉通紅
表示:大便前兆
判斷出孩子便便的時機,對父母減少工作量可謂至關重要。如果看到孩子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臉部發紅,而且目光發呆,這是明顯的內急反應,爸媽們做好準備吧!
如果是滿月到幾個月的寶寶,經常亂抻亂扭,仿佛萬年便秘一樣亂使勁,很可能是脹氣。
表情:哭得來勁(但是沒其他異常)
表示:鍛煉身體
寶寶一哭,媽媽就著慌了:是餓了、冷了、病了、還是尿布濕了?如果排除了這些常規因素,也許你就可以樂觀的看待這個問題了,哭泣可能對他的身體有好處呢。尤其當寶寶的哭聲抑揚頓錯,響亮且有節奏感時,你更是不必擔憂。
因為適當的哭泣是寶寶鍛煉肺活量、聲帶和肌肉關節以及發展智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如果孩子哭鬧的時候沒有伴隨別的不良狀況,你也就不必多慮,那只是寶寶在告訴你:“我的身體很健康!”
不過,如果是長時間的哭鬧,表情痛苦,那么可能是有需求或者生病了。
表情:吮手指、吐氣泡
表示:別理我
大多數寶寶在吃飽穿暖尿布干凈而且還沒有睡意的時候,會自得其樂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頭,比方說吮手指、吐氣泡什么的。這時的孩子更愿意獨自玩耍,不愿意別人打擾。所以,媽媽就不要去打擾人家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長時間持續吐小氣泡,可能是呼吸道疾病的跡象。
動作:亂塞東西
表示:長牙痛苦
當寶寶處于長牙期時,跟以往不一樣的動作就是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塞進嘴巴,亂咬亂啃,不給就大鬧,直到牙長齊之后才會停止。的確,長牙那種又癢又痛的感覺真的很難忍受。寶寶抓什么咬什么,可說是逃避痛苦的一種方式。千萬不將玻璃制品之類或鋒利的東西放在寶寶的身邊,避免他傷害自己??梢越o寶寶吃一些磨牙餅,這些食品可以幫助孩子長牙,而且也很安全。
表情:嚴肅
表示:缺鐵
寶寶的笑臉是了解其營養均蘅狀態的“晴雨表”。從寶寶的發育進程看,一般他在出生后2-3個月便可以在父母的逗引下露出微笑。但有些寶寶笑的很少,小臉嚴肅,表情呆板,這時候你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有可能是體內缺鐵所造成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最好連續一個星期給寶寶補鐵,很快,他嚴肅的表情會逐步消失代之以燦爛的笑容。
表情:眼神無光
表示:生病了
健康的寶寶眼神總是明亮有神、轉動自如的。若發現你的孩子最近總是眼神黯然呆滯、無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體不適的征兆,也許他已經患上了疾病。這時最好帶孩子去看大夫,千萬不要遲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