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祭掃服務。
廣東掃墓最新通知
2020年3月13日,廣東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切實做好清明節祭掃期間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前動員部署,科學防治,進一步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防止輸入性疫情和聚集性感染,持續加強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疫情防控風險較高的,暫停祭掃服務;具備條件且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可提供限制性祭掃服務。并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發展變化,及時對相關方案進行動態調整。
《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工作要求,對清明節祭掃期間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形勢進行科學研判,精準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疫情期間,殯葬服務機構在保障遺體接運、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以外,原則上暫停跨市接運遺體和開展守靈、告別,暫停舉辦集體公祭、骨灰海葬、骨灰樹葬等人群聚集活動。各地級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盡快研究決定清明節期間本地區殯葬服務機構暫停或者限制祭掃服務,并對外公告。疫情防控風險較高的,暫停祭掃服務;具備條件且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可提供限制性祭掃服務。并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發展變化,及時對相關方案進行動態調整。
《通知》提出,暫停祭掃服務的地區,要對相關殯葬服務機構或者祭掃場所(區域)進行封閉式管理,盡可能提供網絡祭掃、代祭服務、敬獻鮮花、掛黃絲帶和寄心語卡等簡約文明的替代性服務。提供限制性祭掃服務的地區,要統一調度防護物資和公安、交通、城市管理、消防救援、疾病預防控制等專業力量,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采取實名制預約、控制人數、分時分批等舉措,減少殯葬服務機構人流密度,并嚴格落實健康監測和通風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
什么是網上掃墓
網上掃墓是通過在網上設立一個網上陵墓,然后在該網上陵墓進行上香獻花等方式祭拜的掃墓形式。網上掃墓是民政部發文明確提倡的綠色掃墓方式。
如何在網上祭奠親人
網上祭奠的方法很簡單,用戶只需要在紀念網站上注冊一個賬號,成為網站用戶后,就可以為故去的親友或名人建立虛擬的紀念空間,祭奠的方式與現實中沒有太大的差異,同樣可以獻花、點燭、上香、擺供、祭酒、燒紙、鳴炮、行禮等等。此外,用戶還可以在故人空間里發布照片,聲像資料,紀念文章等等。
為避免清明節期間因祭掃活動引發聚集性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廣東省、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全區各骨灰樓、骨灰安放地從即日起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加強散葬墳墓祭掃管理,嚴控祠堂、墓地祭掃(祭拜)活動參與人數,嚴防人群聚集,廣大市民群眾要自覺服從村社疫情防控及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管控安排。
二、全區各骨灰樓、骨灰安放地 除繼續保障骨灰寄存服務外,其余業務一律暫停。清明期間,除骨灰樓、骨灰安放地工作人員和辦理骨灰寄存服務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嚴禁私自入館祭拜。除骨灰樓、骨灰安放地工作人員集中祭掃以外,嚴禁其他任何形式的代客拜祭服務。
三、清明期間,請廣大市民群眾積極響應“不扎推”的要求,不舉辦、不參與任何聚集性祭拜活動,提倡通過延后祭拜、網上祭拜、居家追思、信郵哀思、骨灰樓及骨灰安放地工作人員集中祭掃(敬獻鮮花)等方式緬懷先人。
四、抗疫仍在進行,廣大市民群眾要不松勁、不麻痹、不厭戰、不大意,轉變傳統祭掃習俗,深入挖掘清明節慎終追遠、家風傳承、孝親感恩、生命教育等文化內涵。堅持少出門、不聚集、不返鄉,戴口罩、勤洗手,積極勸告外地親友暫不返鄉祭掃。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面對疫情,保護好自身健康就是對家庭、對社會的最大負責,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最深的緬懷!請廣大市民群眾自覺遵守有關規定,樹立文明祭掃觀念,同心抗疫,共度一個安全、文明的清明節。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失效日期另行通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