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搶不到該怎么辦?
隨著宮頸癌和HPV防治知識的普及,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明白了接種HPV疫苗的重要性。但目前“一苗難求”的情況,也讓很多姐妹犯了難:
■“疫苗再好,我這里約不到啊怎么辦?”
■“沒有打疫苗,我該怎么預防宮頸癌呢?”
接種疫苗只是預防手段之一
做好宮頸癌篩查更重要
宮頸的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就像是宮頸得了一場感冒,通過及時、規律、規范的篩查,可以很大程度上遏止這場感冒發展為癌癥。
因為年齡限制和疫苗價格等問題,不同人群對疫苗選擇的傾向不同。然而當前熱門的九價和四價疫苗都難以預約,如果不想接種二價疫苗,只能耐心等待,持續關注疫苗預約信息。
并且,接種HPV疫苗只是降低宮頸癌風險的其中一步。給宮頸穿上「保護衣」后,是否就一勞永逸地杜絕宮頸癌風險了呢?不是的,因為疫苗防護率不能達到100%,仍然需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才能真的規避風險。
那么,宮頸癌篩查應該從何時開始?
宮頸癌篩查又是如何進行的?
篩查結果如果異常應該怎么辦?
應在癌癥未發生時
就做好HPV+TCT聯合篩查
HPV主要經性接觸感染,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病毒。大部分女性均會在人生某個階段感染該病毒,有的還會反復感染。
雖然大部分HPV感染會自行消退,但所有女性也都面臨HPV感染轉為慢性和癌前病變并發展為浸潤性宮頸癌的風險。因此建議:
●有性生活女性,常規進行篩查▼▼▼
●25-29歲的女性,每1年行宮頸癌檢查;
●30-64歲的女性,如過去檢測結果無異常,可每3年行宮頸癌檢查;
●≥65歲的女性,若過去10年篩查結果陰性(連續3次細胞學檢測陰性或2次HPV陰性),可不再進行篩查;
●對于子宮切除術后女性(因良性病變切除),不常規篩查。
單獨做HPV或TCT篩查可能存在10-20%左右的漏診率。如果兩者一起做,漏診率就會明顯降低,大概只剩下5%左右。所以,兩者一起篩查更專業。
宮頸癌篩查異常我們應該怎么辦
TCT細胞學異常
TCT也就是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異常結果(陽性)包括:
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意思是可能有癌前病變,但是異常細胞程度不夠確切診斷。醫生通常建議馬上做陰道鏡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病情。
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
意思是宮頸細胞發生稍微的變化,但是不足以達到低度病變(LSIL)的程度。
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意思是發現一些可疑癌前病變細胞,但不是癌細胞。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
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意思是有可疑癌前病變細胞,如不進一步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進展為癌的可能性較大。
非典型腺細胞
意思是宮頸管細胞發生了一些變化,提醒極有可能是癌前病變。醫生常要建議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取出宮頸管的組織以明確診斷
HPV人乳頭病毒異常
低危型HPV:
低危型HPV有6、11、40、42、43、44、53、54、61、72、73 和 81。其中,HPV 6和11是最常見的低危型HPV,90%的生殖道尖銳濕疣與之相關。低危型主要引起肛門、外生殖器、尿道口、陰道下段等部位尖銳濕疣,以及低度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
高危型HPV:
高危型HPV除可引起生殖器疣病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子宮頸癌和高度宮頸上皮內瘤變能引起宮頸細胞發生異常改變。對于發生異常改變的細胞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可能發展成宮頸癌。
13種最常見的高危型HPV是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 68。尤其是HPV16、 18,約70%的宮頸癌與他們相關。
記住:打HPV疫苗并不是一勞永逸更重要的是定期接受常規的宮頸癌篩查
現代和美·中西結合宮頸門診
不但能規范進行HPV與宮頸癌前病變篩查,
同時對篩查有問題者進行專業治療
您也可點擊閱讀原文,咨詢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END-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