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見到了跟自己朝夕相處了9個多月的小家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開心?幸福?興奮?感動?充滿了滿足感?
不不不,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媽的路上哪有這么平坦???
有些寶媽剛升為人母的愉快心情還沒有維持多久,就開始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了。而在這些問題中,菌菌見到的最多,也最讓人最苦惱的問題,就是母乳不足。
每天看著自己的寶寶餓的嗷嗷大哭,但是自己能給寶寶吃的就那么一點,你讓寶媽怎么想?
除了焦慮、自責、著急,什么辦法都沒有,只能任憑家人滿世界找偏方,配合著干了一碗又一碗的催奶湯、催奶茶、催奶飯,奶水量沒見漲,體重倒是蹭蹭的往上升。
十月菌怎么知道的?因為每天接觸的,有這樣煩惱的病人實在是太多了!
01、這件事不算菌菌職業生涯里的發生的,但菌菌也算見證人吧!那時的菌菌還是個剛畢業的青澀少年,跟著帶教老師一起看門診,這個病人是個產后半個月的寶媽。當時是秋天,不怎么熱的天,她的頭上有著細小的汗珠,整個人表情痛苦。
“你哪不舒服???”
“胸!”
說完就開始脫衣服,速度快到我們都來不及問一句:你要干什么?
她脫了外套,里面穿了件修身的針織衫,兩個胸部大的把衣服都撐起來了。
“大夫,我產后半個月了,一直沒奶,你瞧,我漲的不行了!”
在做了檢查和進行了簡單的詢問之后,才知道,這位寶媽的媽媽說產后喝濃湯大補,對身體恢復和催奶都有好處,所以就天天、頓頓的熬各種補湯給她喝。
這不,喝了半個月,奶量沒怎么加,還把人喝成這樣了。最后老師讓她去理療科進行疏通乳房的按摩,順便把跟寶媽一起來的媽媽教育了一通,老太太這才意識到是自己讓女兒受了這些苦。
雖然菌菌沒有跟著去理療,但是都能想象到理療室里那痛苦的叫聲??!
在這里十月菌要告誡大家,產后乳腺管還沒有通暢,喝濃湯很容易造成乳汁淤積、乳房脹痛,嚴重的還會引發炎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產后的前幾天應該喝些清淡的食物,在分娩結束的一周后,開始少量的吃一些幫助下奶的食物,比如:鯽魚、豬蹄、黃豆、絲瓜、黃花菜、核桃仁、芝麻等等。
02、都說醫生在治病的時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句話絕對沒錯。因為菌菌就在門診的時候學會了一個新詞“攢奶”。你們以為“攢奶”是把奶擠出來給寶寶攢著嗎?并不是!
“攢奶”是把還在寶媽乳房里的奶水攢著。菌菌也驚訝于乳房還有倉庫這個功能,這都要“歸功于”接診過的一個產后復查的病人。
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她使勁兒喊叫著說:別吃了,給下頓攢攢。然后暴力的推開寶寶的臉,寶寶沒吃飽,在反抗時咬著乳房不松口,她被疼的倒吸了一口冷氣,整個走廊都響徹著寶寶委屈的哭聲。
菌菌好奇,為什么她要和寶寶以這種行為相處,就問了她,她說“我怕奶水不夠,就延長了下喂奶的時間間隔,或者給寶寶少吃點,這樣平均下來,寶寶吃的就差不多了。醫生,我這樣是不是很聰明?。俊?
寶寶正確、有效地吸吮,是可以刺激母體分泌催乳素的,通俗點說就是奶水是越吃越多的。
不要覺得奶水可以攢著吃,應該以寶寶吃飽為主,否則就會讓乳汁越來越少的。如果寶寶吃完了還有多余的乳汁,還應該擠出來,防止乳汁淤積,造成乳腺管堵塞和乳腺炎。
03、菌嫂的表姐,產后才出院半個月就又回到醫院了。菌菌和菌嫂去看她的時候,她一直在哭,菌嫂問了半天才問清楚。
原來表姐產后每天都在吃大補的東西,婆婆覺得什么有營養就吃什么,大母雞、紅棗、桂圓,一天吃幾次,吃吐了也要吃。結果奶量越來越少,乳房都爛了,現在子宮恢復情況也不好,住到醫院了之后,婆婆還說她的身體不行,要給寶寶換配方奶。
這次表姐真的是委屈了……
本菌跟菌嫂給表姐夫科普了半天,什么老母雞體內的雌激素會抑制寶媽泌乳素分泌啊、紅棗桂圓湯不利于子宮復原啊、有母乳的時候不要只喝配方奶啊、乳頭爛了可以用吸奶器幫助排空乳房啊,該說的都說了,這個老實巴交的男人才反應過來,是在照顧老婆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雖然表姐和表姐夫的問題解決了,但表姐還要住院觀察恢復情況,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在臨床這么久,菌菌見過很多寶媽的媽媽、婆婆或者其他長輩,仗著“過來人”的身份和對寶寶的關愛,理直氣壯的用所謂的“經驗”和“偏方”來照顧寶媽和寶寶。他們寧愿相信道聽途說和街坊四鄰的只言片語,也不愿意相信正規書籍或者專業人士的科學育兒的知識。
菌菌想說,不論寶媽有沒有奶水,都不要想著用不科學的手段去改變什么。沒有母乳或者母乳少又怎么樣,相比不擇手段的催奶讓寶媽發高燒、讓寶寶沒奶喝,不如適當添加配方奶,讓寶媽和寶寶健健康康的,不是更好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