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要逐漸添加輔食了。嬰兒米粉口味清淡還有營養,是眾多專家推薦的寶寶的“第一口輔食”。
很多媽媽會覺得“沖米粉太簡單了!”每天沖幾次,閉著眼睛都會沖。其實未必,完全做對的人寥寥無幾,不少寶媽對沖奶粉存在很多誤區。
同樣寶寶吃米粉的講究也很多,吃錯了不僅讓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還很容易危害寶寶健康。
前段時間,就有這樣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廣受熱議:
常州一名半歲女嬰在吃過添加了蔬菜汁的米糊之后,出現嘴唇發青和呼吸困難的情況,幸虧救治及時才沒有生命危險。
當天家里的保姆用菠菜煮了不少菜汁,將它攪拌在米糊中給孩子吃,但由于孩子飯量還小,一部分沒吃完的蔬菜汁就被保存了下來。
五六個小時之后,保姆再次將菜汁拿出來拌米糊,誰知孩子吃下去沒多久,四肢就開始變得青紫,隨后呼吸也變得急促。
通過進一步檢查,醫生發現導致孩子全身皮膚青紫的原因是亞硝酸鹽中毒,而亞硝酸鹽的來源就是那碗波菜汁。
醫生:蔬菜汁當時煮了馬上就吃是可以的,放置時間長了,就可能形成亞硝酸鹽引起中毒。
關于沖米粉,好多家長都是按自己的理解去做的。其實沖米粉有講究,家長不要步入以下誤區:
1、用開水沖米粉
很多人都覺得,米粉用開水沖才能更好的溶解,然后再放涼給寶寶吃。(很多人沖奶粉也是這樣)
然而,米粉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如乳清蛋白、維生素等,在遇到高溫的開水時,分子結構就會被破壞。這樣一來,米粉的營養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正確的做法是——燒開水以后涼一會,等到60~70度,再倒進米粉中攪拌均勻。
2、用菜湯或果汁沖米粉
經常看到很多嬰兒食譜,建議媽媽們把菜汁或果汁兌到米粉中給寶寶吃。很多媽媽也覺得用水沖米粉沒什么味道,加點果汁或者蔬菜汁既有味道又有營養。
其實果汁或菜汁并不適合給寶寶吃,因為果汁中的主要成分是糖,小寶寶最好不要攝入太多糖。而蔬菜煮汁也不是特別推薦,我們要的是蔬菜里的維生素,但這些營養素在加熱過程中就被破壞了很多,食用已無失大意義。如果想要讓寶寶在吃米粉的同時再吃點蔬菜水果,菜泥或果泥會更適合。
3、加點鹽 糖更有味道
嘗過米粉的媽媽都知道,米粉味道非常淡,既沒有甜味,也沒有咸味。沒味道的米粉寶寶不愛吃,于是有的家長就往里面加點糖,還有的家長往里面加點鹽,并覺得提前吃鹽才有力氣。
事實上,1歲以內的寶寶是不需要任何調味品的,尤其是鹽。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過量時甚至會導致器官受損,而攝入太多糖也會導致小孩子肥胖。
4、用奶瓶喂米粉
有的媽媽覺得剛開始給寶寶添加米粉,調的稀一點,可以用大孔奶嘴的奶瓶讓寶寶自己吃。
其實這是錯誤的!在給寶寶喂食米粉的時候,要使用小勺子慢慢喂食,放少量米粉在寶寶的舌頭后邊,讓寶寶感受食物的味道和放在嘴里的感覺。讓寶寶學習吃飯,學習用舌頭和口腔的運動咀嚼、吞咽食物。
輔食的意義是讓寶寶從喝奶逐漸過度到大人的進食方式。如果用奶瓶喂寶寶吃米粉,寶寶會直接把米粉吸入到嘴巴里,再直接咽下去。整個過程簡單直接,寶寶的喂養模式沒有得到任何的改變和進步。
5、把米粉當做主食
有的媽媽認為添加的米粉就和成人的米飯一樣,可以當主食了,于是就慢慢地減少母乳或配方奶的喂養,增加寶寶吃米粉的量和次數。
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米粉只是輔助食品。寶寶最需要的營養還是來源于母乳和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所以1歲以內,寶寶的口糧還是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食,米粉和其他輔食作為輔助。
沖米粉看起來很簡單,但很多媽媽并沒有做對。你以后給寶寶沖米粉時,記得避開這些誤區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