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解釋,小男孩有包皮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家長們不必過分擔心。特別是包皮手術,專家還提醒,7歲以前男孩不用割包皮,下面請看相關詳細。
7歲以前基本不用割包皮!
王常林告訴記者,小男孩從出生到上學之前有包皮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多慮。隨著青春發(fā)育期的到來,小男孩的陰莖海綿體會自然而然地生長。到那時,龜頭就露出來了。
王常林提醒,從出生到青春發(fā)育期之前,小男孩的陰莖只有出現下面三種情況時才能考慮到醫(yī)院治療:一是小便時尿液讓包皮“鼓包”,影響孩子正常排尿;二是包皮反復發(fā)炎,出現紅腫、結疤等現象;三是包皮下有白色的尿垢。除了這三種情況之外,家長們就基本不用在乎兒子有包皮的事。相反,如果父母過早地將包皮翻上去,那么則容易破壞包皮和龜頭之間的正常菌群,使得孩子容易感染、發(fā)炎。
專家提醒:7歲以前男孩不用割包皮
王常林建議,如果小男孩真的因為包皮而出現排尿困難,或存在尿垢的話,家長們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作這樣處理:用浸了熱水的手絹熱敷陰莖,然后慢慢地向上翻包皮,只要讓尿道口完全露出就可以了。家長們還可以在創(chuàng)面上抹上一點紅霉素軟膏之類的藥品。
小胖孩、小瘦孩別指望割包皮來長陰莖
對于進入青春發(fā)育期的男孩子來說,包皮能向上翻,翻開后能露出龜頭的二分之一就算正常。至于很多宣傳力所講的“包皮能帶來尿道炎、陰莖癌”的說法,王常林解釋,這種現象在當代社會已經十分少見了,人們不必過分擔心。
王常林還告訴記者,他經常能看到長得又瘦又小的孩子被領來看病。這類家長們希望用割包皮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長陰莖。對此王常林說,陰莖的發(fā)育程度關鍵取決于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割包皮關系不大。因此,解決好孩子整體的發(fā)育問題最關鍵。而對于陰莖短小的小胖孩兒來說,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手術也絕不是割包皮,而是另外一種治療辦法。所以,這類家長不要隨便輕信小診所、小醫(yī)院“割了包皮就能長陰莖”的建議,而是要到大型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