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是父母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其中包括生殖系統的健康,那么,男寶寶的生殖器官要如何護理?
兒科常見男寶寶問題:
NO.1 睪丸鞘膜積液(俗稱水蛋)
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都屬于新生兒常見生殖器官問題。積液位于睪丸鞘膜的稱為睪丸鞘膜積液;位于精索段的稱為精索鞘膜積液,兩者都主要表現為陰囊腫物(睪丸除外),可發生在單側也可以是雙側的。當你輕觸寶寶陰囊處,摸到光滑而富有彈性的圓形或梨形腫塊時,可將室內燈光調暗,用手電筒照射腫脹的部位,鞘膜積液或精索鞘膜積液由于里面是液體,因此在燈光下好像新鮮雞蛋一樣透亮。如果寶寶平臥位時,輕輕揉壓腫物會變小者,則提示為交通性鞘膜積液。
護理要點: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一般都無觸痛和自覺痛感,有些寶寶一出生就有,但大多都會在6~12個月大時恢復正常。如到寶寶2歲之前都不消失,可再行手術治療。此外,如果寶寶陰囊皮膚脹到發亮,手感較硬,或是感覺“多出了一個睪丸”,則說明陰囊積液張力變大,需要及時就醫。
NO.2 疝氣(俗稱氣蛋)
疝氣也是周歲以內男寶寶常見的生殖器官問題,主要表現為陰囊腹股溝(大腿根)腫脹,多數腫物可還納,可發生在單側也可以是雙側的。腫物隨寶寶哭鬧而增大,并有疼痛感。當用手電筒照射腫脹部位檢查時,“疝氣”的腫物是不透光的。
護理要點:疝氣需要手術治療,一般寶寶6個月大時為手術的較好時機。平時父母應盡量減少寶寶的哭鬧次數,如果遇到寶寶腫物出來不能還納,并伴有嘔吐、腹脹等腸梗阻癥狀時,則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NO.3 包莖
龜頭部包裹著包皮的狀態就叫做“包莖”,新生的男寶寶看上去都有包皮過長的現象,但這其實是對于“敏感部位”的一種保護方式,有些長的包皮能起到保護生殖器的作用。在易發尿布疹等皮膚感染的周歲內,包皮還能保護寶寶嬌嫩的龜頭不直接受到傷害。
護理要點:新生兒包莖多為假性包莖。如果寶寶沒有發生感染(包皮紅腫,有分泌物),或是排尿困難(尿線細或排尿前鼓起小包)的情況,就不需要治療。
NO.4 包皮垢
由于包皮內有許多分泌腺,寶寶出生后不久,包皮下方的龜頭黏膜上皮細胞脫落以及冠狀溝附近腺體分泌物混雜在一起,常常會在包皮上方形成一層白色、類似豆渣樣子的油脂類分泌物,形成包皮垢。通常父母隔著包皮隱約可見或摸到一些白色小腫物,這就是包皮垢,是新生兒常見問題。包皮垢并無其他任何癥狀,只要沒有合并感染,就不用治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