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血尿,尤其是肉眼血尿,父母親總是非常緊張;而對無意間發現的鏡下血尿,常常又感到困惑不解。那么,怎樣才算血尿?血尿從哪里來?如何應對小兒血尿呢? 兒科臨床常見的癥狀,但是病因復雜,涉及面廣。除了腎臟損害可以出現血尿外,腎臟以下的泌尿系統以及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出現血尿。 血尿的常見病因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腎臟疾病: 各種類型的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感染性、代謝性和藥物性腎損害,腎血管病變,腫瘤,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腎、海綿腎)等; ●泌尿系統疾病:感染、梗阻、結石、腫瘤、創傷及尿路鄰近器官疾病等; ●全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風濕性疾病、營養性疾病及功能性血尿等。因此,對于小兒血尿來說,明確血尿的原因才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對待小兒血尿 小兒出現血尿家長應引起重視。因為血尿常常是
寶貝病案: 8個月大的飛羽,從昨天開始輕微發燒,還有一點兒咳嗽和流鼻涕。媽咪給他測量了一下體溫,為38℃。媽咪心想,可能是進入秋季,天氣早晚溫差大,寶貝有些著涼感冒了。于是,就給他喂了小兒感冒藥。 可是,飛羽的病情不僅未見減輕,而且今天還開始不停地嘔吐,繼而又腹瀉起來。腹瀉次數特別多,一天下來,大便次數達到了十幾次,都是稀水樣便,好似米湯。很快,飛羽就嘴唇發干,眼睛凹陷,尿也開始少了。 看著飛羽又拉又吐,媽咪心想,寶貝是不是胃腸型感冒呢?于是,她趕緊帶著飛羽去了醫院。經過醫生詳細問診和各種檢查,飛羽被診斷為“秋季腹瀉”。 寶貝吐瀉嚴重可短時禁食,待吐瀉好轉后再逐漸恢復飲食,以減輕胃腸負擔。 誤區2 只要寶貝腹瀉次數多,就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應該趕緊服用抗生素。 誤區所在:寶貝腹瀉次數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尿床的經歷,但是如果尿床的毛病持續不改,那就要注意了!據英國媒體報道,香港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尿床,會讓人的智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錯誤老話:有的孩子四五歲了還經常尿床,有些老人認為孩子小,尿床很正常。 專家提醒 孩子年齡小,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因此可能出現尿床現象。一般來說,孩子3歲前尿床比較正常,到了3歲以后就基本不尿床了;而如果5歲以上的孩子還頻繁尿床,如每周尿床兩三次,這種情況就不正常了,很可能孩子是患上了“遺尿癥”。 一般來說,遺尿癥分為原發性的和繼發性的,前者多和遺傳有關,即孩子的父母有尿床史,也有的是由于骶尾椎發育異常,影響到膀胱的神經調控引起的;后者可以由多種器質性病變引起,如糖尿病、腎臟疾病、泌尿系統畸形、泌尿系統感染等。 前者需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