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好?還是奶粉好?1歲斷奶好?還是6個月斷奶好?無論是第一胎還是第二胎,媽媽們生下孩子后,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斷奶。 面對斷奶這個問題,從寶媽本身,到周邊親戚朋友,觀點是各不一樣,爭議非常大。 “寶貝2歲了,還在母乳,一想到過兩天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轟炸母乳這里沒營養,那里沒營養,我就頭疼。”“每次體檢,醫生都說讓我給孩子吃奶粉,別喂母乳了,說母乳不營養了。周邊帶著孩子一起體檢的奶奶們都齊聲附和。但我是下定決心要給娃娃吃母乳到2歲的,所以我還是頂著外界偌大的壓力,一直給孩子母乳,不過幸好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寶寶一般什么時候斷奶會比較好啊?我在醫院的時候,醫生是建議有條件的話,就給孩子母乳到2周歲,但也有人說6個月以上母乳就沒有營養了,那我到底是怎么樣才對啊?” 這些問題是寶媽們必須面對的,到底誰說的才對?到底什么時候給孩子斷奶是最好的?
教寶寶學會走路,爸媽有什么技巧嗎?寶寶走路越早越好嗎?教寶寶學步期間要注意避開哪些誤區?特別是第2個90%家長都在犯,傷可致命! ① 23個月,不愛走路,出門抱著。 ② 寶寶八個多月可以用學步車嗎?是不是滑著滑著就會了? ③ 寶寶走路喜歡踮腳走,一跳一跳的,別人覺得好玩,但是我慌啊! ④ 走路左腳明顯的內八字,需要去醫院檢查腿部嗎?有專業的鞋子矯正? ⑤ 走路愛摔跤是感統失調表現嗎?三歲半了,想帶醫院看下,有必要嗎? 一直以來,走路早被看作是寶寶聰明的表現之一,寶寶稍微晚走會兒、或走路樣子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寶爸媽就會各種擔心! 寶寶走路越早越好? 每個寶寶發育的個體差異很大,走路早好還是晚好,不能一概而論。 寶寶的運動發展首先要符合“首尾原則”,即從上到下的原則。
春天是寶寶補鈣黃金期嗎?什么時候給寶寶補鈣最佳?有人說,「春天不補鈣,錯過一整年」。春季因為陽光正好,食材正當時,被人認為是長高的黃金期,也常常被認為是補鈣的黃金時期,真的要春天給寶寶補鈣嗎? 事實上,寶寶補鈣,和季節無關。只要寶寶缺鈣,就需要補鈣。 但是,怎么樣才算是缺鈣呢? 隨手百度一下「寶寶的缺鈣表現」,跳出來的都是這樣的結果...... 孩子長牙晚、睡不好,枕禿、頭發少、吃飯不香,甚至是孩子愛做鬼臉,都被籠統地稱為「缺鈣」。 這些表現統統不是缺鈣 給寶寶補鈣,不是件難事,但補得不對、補過量了,也會對寶寶身體有危害。 下面這些話丁香媽媽在以往的文章里已經重復了 N 遍,今天在這里還是要和大家嘮叨第 N+1 遍: 枕禿是缺鈣?那是寶寶經常躺著,蹭掉的!
如何幫助寶寶補鐵?給寶寶補鐵吃什么?講到補鐵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大概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基本上母體里帶的鐵含量就已經消失殆盡了,所以說這個階段需要在輔食里添加含鐵的食物,來補充他身體里面的鐵元素,以避免造成缺鐵性貧血。 提醒媽媽們,寶寶吃豬肝還是要控制量的,建議每周食用量不超過 50g(相當于一個雞蛋的重量)。 食材準備:新鮮豬肝一塊,姜三片。 制作過程: 1.新鮮豬肝在清水中浸泡40分鐘左右。 2.豬肝洗凈切成薄片,用流水沖洗一遍后再用清水浸泡10分鐘,反復浸泡3遍后再放入清水中清洗一下,以確保把血水盡可能的洗干凈。 3.豬肝浸泡完成后,冷水入鍋,大火焯出浮沫,再重新換水,焯至熟透。期間可以加入幾片生姜去腥。 4.把煮熟的豬肝切成小塊
寶寶說話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每個孩子語言發育能力都不一樣,那么到底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語言發育遲緩呢?什么情況下需要就診?是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發育遲緩?什么時候可以繼續等待觀察? “你知道嗎?這半年,貝貝出落得越來越大方了。見到人不會像原來那么沒安全感地躲起來了,而是會開心地打招呼;有什么請求,也懂得主動說;教她用英文數數的時候,我說one,她會很自然地說two,three…雖然只能到ten,但是,真的,現在覺得很開心,畢竟以前一直都擔心她語言發育遲緩,而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很好地溝通了。” 朋友頓了頓,想了一下繼續說到:“是不是家長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會像我這樣,會伴隨著各種焦慮,怕自己做得不好,怕自己錯過太多?這個過程,我和孩子其實都是在共同成長!” 誰說不是呢?還記得在孩子兩歲的時候,朋友女兒不太愿意說話,即使說出來的話也都是簡單的幾個字,有
蘋果好處這么多,寶寶輔食怎么做?有的媽媽對怎么加蘋果疑惑,就問了這么一個問題“嬰兒吃蘋果泥要蒸熟嗎?蘋果泥到底怎么吃?” 我認為蘋果蒸熟和不蒸熟都可以,當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比較弱,或者生病導致腸胃功能下降時,可以采用蒸熟蘋果泥的做法。當寶寶的腸胃功能變得強大,正常健康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生吃,也是很常用的做法。 畢竟蘋果的高營養價值,寶寶食用好處多多。 寶寶吃蘋果的好處: 1 幫助寶寶健腦益智 蘋果具有“智慧果”“記憶果”的美稱,這是因為蘋果含有豐富的鋅元素。而鋅元素又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物質之一,所以寶寶常吃些蘋果,可以有效促進生長和大腦的發育,特別是對于正處于成長期的孩子來說,越應該重視補鋅。 2 幫助寶寶預防缺鐵性貧血 蘋果有這一作用是因為它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C有很好的促進鐵吸收作
母乳喂養的寶媽都經歷過寶寶斷奶的痛苦,寶寶吃不好,寶媽也受罪,那么你知道一般寶寶什么時候斷奶最合適嗎?有什么好的斷奶方法嗎?斷奶后如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呢?這些都是寶媽的擔心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媽媽們要知道,哺乳不僅僅只是寶寶攝取營養的過程,還是一種喂養關系,撫育寶寶的方式。 同樣的,斷奶也是,斷奶不僅只是改變寶寶的口糧,也是改變寶寶生活中吃、睡、心理等習慣,所以斷奶前要提前給寶寶做好準備,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什么時候斷奶最好? 需要根據媽媽和寶寶自身的情況決定。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喂養至少要堅持到 1 歲以后,中國營養學會和 WHO 則推薦喂養到 2 歲及以后。有些媽媽由于身體、工作等特殊原因,不得不停止母乳喂養。 如果母乳喂養讓你和寶寶都樂在其中,喂久一點又何妨,如果條件允許,
寶寶一歲啦,這個時間段的飲食很重要哦!寶寶需要得到足夠的營養補充,才能更健康的成長發育。魚蛋餅就是寶寶輔食食譜中的一個好選擇,魚肉和蛋黃一起煎成餅,蛋香味會掩蓋魚腥味,寶寶更愛吃! 先來認識一下這道菜吧 菜名:魚蛋餅 月齡:12 月+ 食材:龍利魚1小塊、雞蛋1個、食用油少許 輔料:清水適量 工具:普通鍋 制作過程: 1、將魚肉放入蒸鍋中蒸熟 2、將魚肉研磨成泥 3、雞蛋取蛋黃部分 4、蛋黃倒入魚泥中,攪拌均勻,調成糊狀 5、平底鍋燒熱后,刷上一層食用油 6、將魚泥蛋黃糊倒入鍋中,攤成小圓餅 7、將小圓餅煎至兩面凝
新生寶寶多久喂一次奶?如何喂養新生兒?怎么給寶寶喂飽?在懷孕38周時就開始了,出生時體重只有5.5斤,與下一床8斤的新生兒相比,寶寶顯得更虛弱。寶寶體重輕,母乳吃得少,不到30分鐘,寶寶喝完母乳,但由于缺乏食物,寶寶很快就餓了。 看了看還沒到下一個牛奶的時候,可是寶寶一直在哭,覺得特別難受。如果她經常喂食,嬰兒就不能很好地哺乳。如果她堅持在兩個小時后喂食,她擔心她會給嬰兒喂奶。 其實,新生兒喂食,是一個母親頭痛的問題,新生兒胃容量小,飲食不規則。由于新生兒的個體差異,嬰兒的體重也不同,所以奶量需要相應的調整。 如果新生兒體重6斤,一餐時嬰兒的牛奶是30斤和60斤。但是如果是7到8斤的新生兒,那么牛奶的數量,就會是60至80斤。 那么,應該如何喂養新生兒呢? 根據新生兒的不同需要進行喂養 1.如果新生
寶寶營養不良的表現有哪些?想要寶寶脾胃變好不生病,該怎么辦?當寶寶的營養狀況吸收不好、導致營養不良時,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信號,父母就要細心觀察、發現這些表現,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將營養不良控制住,不要繼續向壞處發展,這樣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 1、身高體重不達標。 這項指標可以有效反應孩子慢性或者急性營養不良,主要參考兒童體格發育測量表,如果體重低下、生長遲緩,至少身高體重低于同齡人,說明孩子營養狀況存在問題。 小建議:每月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觀察生長曲線圖,對照寶寶身高體重標準,查看是否在標準范圍內。1~6歲兒童體重估算公式為:體重=年齡(歲)*2+8;2~6歲兒童身高估算公式為:身高=年齡(歲)*7+75.(來源自《兒科學》第九版) 2、身體是否消瘦。 營養不良的寶寶,身體消瘦,面色蒼白、發黃,眼
如何為寶寶做一份香甜軟糯小餅,咬一口綿軟噴香,那么南瓜香芋餅怎么做好吃?接下來看看下文看看南瓜香芋餅的具體做法。 南瓜香芋餅 食材 南瓜180克、香芋160克、面粉105克、糯米粉75克、煉奶6克、油少許 標簽 手指食物、不愛主食、各種餅類、12m+ 難度 ★★ 1、南瓜和香芋分別蒸熟。 2、南瓜控水后壓成泥。 3、面粉和糯米粉混合過篩。 4、南瓜泥中加入面粉和糯米粉,揉成均勻的不粘手的面團。 5、香芋壓成泥,加入煉奶攪拌均勻。 6、南瓜面團分成均勻的8份。 7、取一份南瓜面團在手心壓成餅,包入香芋餡,包好封口,按壓成小圓餅。 8、平底鍋熱鍋放油,小
純純是母乳喂養,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孩子一鬧就給孩子喂奶。但是純純發現自家寶寶每次喂奶后都有脹氣的癥狀,偶爾還會將喝到嘴里的奶吐出來,這讓純純很擔心,會不會是自己的喂養姿勢有問題。后來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喂養過度了,讓純純很是吃驚,每次寶寶哭鬧時,怎么安撫都沒用,一喂奶就好了,就一直以為寶寶是餓了才哭鬧,沒想到撐著寶寶了,純純內疚不已。 很多寶媽都是寶寶一哭就給寶寶喂奶,寶寶也表現出一副欣然接受的樣子,實際上很多寶寶不僅沒有餓著,反而都有些喂養過度,那么新手媽媽們該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吃的過多了呢? 1.脹氣 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是很完善,如果媽媽喂養的過多,很容易使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等癥狀,由于食物在寶寶的胃部堆積著,然后小肚子就會鼓鼓的,如果寶寶在喂養的過程中經常小肚子鼓鼓的,建議寶媽分開喂養,少量多次。 2.吐奶
你知道寶寶睡覺什么睡姿發育好?寶寶什么睡姿會影響成長發育?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在生活中做的非常全面,除了在飲食上進行有效補充之外,同時可在其他方面加以預防。 很多父母卻忽略了孩子睡覺,如果孩子睡覺時經常出現下面這三類睡姿,很可能對孩子成長發育帶來影響,一定要及時糾正。 1、趴著睡 有的孩子摔跤的時候非常喜歡趴著睡,在有的父母看來,這是孩子的睡覺習慣,因此并不會去多加干涉。事實上,這對孩子成長發育沒有任何好處,首先如果孩子晚上趴著睡覺,很容易會堵住口鼻,對孩子正常呼吸帶來影響,甚至還會缺氧而對身體發育帶來不利。特別是在吃飯之后睡覺,如果趴著睡很有可能擠壓到腸胃,導致食物回流,更嚴重的引起窒息,因此一定要及時糾正。 2、張著嘴睡 有的孩子睡覺的時候總是喜歡張著小嘴,在有的父母看來非常可愛
豆腐蒸蛋怎么做好吃?豆腐是非常豐富的食品,蛋白質是生命的營養基礎,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寶寶尤為重要啦!滑滑嫩嫩的豆腐,配上鮮嫩的肉末,再加上小小、萌萌的鵪鶉蛋,寶寶很喜歡吃。 食材準備:內酯豆腐150克、肉餡80克、小蔥4克、姜片3克、鵪鶉蛋4只、淀粉3克。 小蔥切末,放入肉餡中。加入油,醬油,鹽。加入姜片,攪拌均勻,腌制15分鐘。 嫩豆腐切片,放入盤中,最好選擇放在有深度的盤子里,防止豆腐出太多水。腌制好的肉餡取出姜片,放入豆腐兩側。 打入鵪鶉蛋。 放入鍋中,蒸15分鐘。 淀粉中加入清水,攪拌均勻。 鍋中加入熱水,加入醬油。淋入水淀粉,攪拌至湯汁濃稠。 淋入豆腐表面,最后撒上蔥花即
寶寶個頭越長越慢怎么辦?寶寶個頭越長越慢該如何改善?孩子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個頭會越長越慢,爸媽該如何注意呢? 對于家長們來說,最關心孩子的,除了身體狀況之外,應該就是孩子的身高了吧?畢竟一個人的外表和內涵同樣的重要,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高大威猛,女兒可以亭亭玉立,所以做家長的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身高。 如果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個頭會越長越慢。但是,家長如果這樣做,是可以改善的。 食量小,不運動 有些小孩子生下來就嬌生慣養,并且家長還會縱容孩子吃一些沒有營養的零食,所以到了吃飯的時候就不好好吃,或者是吃的很少。小孩子如果食量小的話,沒有儲存那么多的能量,身高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再加上不運動的話,身體會越來越弱,個子也肯定不會長得那么快。 身材比同齡人肥胖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所
春天是寶寶長高的最佳時間怎么辦?春天到了,小草探頭,花兒含苞,萬物都開始復蘇,進入了“猛長期”。春天,也是孩子長個兒的“黃金期”。 有研究表示: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季(3月-5月)身高增長速度是其他季節的2至2.5倍。如果抓住了這個時機,孩子的個頭肯定可以竄一竄! 為什么要在春天助長? 因為春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為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創造了黃金條件。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調查報告表明: 人體的生長速度在一年中并不相同,長得快的是在3-5月份,這三個月中身高增長是9-11月三個月身高增長的2-2.5倍。 所以春天是寶寶們長高的黃金季節,千萬不能錯過。 要如何抓住這個好時機?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身高是先天遺傳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不管什么時候,遺傳
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一個過程的,但是到了一定的時間孩子就會停止發育,那么寶寶停止長高一般會有哪些癥狀呢?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條件慢慢變好,現在家長關心的不僅僅是孩子能不能吃好,更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夠長高一點。畢竟孩子高高的看著好看,發育也好。但是孩子長個是有限的,當過了孩子發育的階段,孩子就會停止長高。如果家長沒有把握住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那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3種跡象說明孩子要停止長高 1、開始發胖 孩子長個或者長肉都是需要消耗營養的,在成長發育的階段,如果孩子長胖,就說明身體的營養大多用在長肉上了,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停止長高。 2、經常積食 研究發現,孩子如果出現一次積食,就會停止發育1個月,所以積食會影響孩子的長個。孩子積食之后會耽誤營養物質的運輸,孩子自身發育所需的營養不足,身高的增長就會
長牙、便秘、厭奶期?各種問題兒科醫生來解答。本文整理0~1歲常見的12個飲食問題,請兒科醫師來解答。只要掌握這些原則,就能讓北鼻壯壯! 喂奶時,如何判斷孩子吃飽了? 可以從兩部分觀察,一是喝完奶的表現;一是大小便的次數。寶寶快喝飽時通常會逐漸放慢吸吮速度,再自然松開乳頭或奶嘴,此時寶寶會呈現全身放松的狀態,有的孩子甚至會睡著,沒喝飽的寶寶離開乳頭或奶嘴時多半會哭鬧或躁動不安;新生兒出生后超過48小時沒有排便或一天小便少于6次,也是奶量偏少的表現。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厭奶期? 厭奶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寶寶開始對外在環境感到好奇,以致喝奶常常分心、吸吮頻率變低;一種是寶寶需要奶以外的營養,要開始減少奶量、添加輔食。如果是前者,可以等寶寶肚子餓再喂,喂奶時選擇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若是后者,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輔食,從淀粉質地的泥狀
乳房與奶瓶混淆時,快做這一件事;母乳喂養成功2步驟。就自然界來說,母乳喂養是最自然的狀態,大部分新生兒內建含乳能力,一出生就會找到媽媽的乳頭,開始第一次的哺乳。 另一方面,吸吮占嬰兒腦部發展很大一部分,研究指出,母乳喂養能降低寶寶口腔咬合不正和過敏的風險,而且母乳喂養越久,寶寶的認知功能越好,鼓勵媽媽如果身心狀況沒問題、寶寶健康無虞,這期間母乳喂養為主。 然而,如果寶寶是健康足月新生兒,媽媽乳頭沒有很平、很凹、很小或很大等特殊的狀況,但寶寶卻屢試都無法含乳成功,可能是孩子口腔有狀況,如常見的舌系帶過緊,或少見的口腔運動不協調,這時應該到醫院就診,尋求援助。 產假結束,可讓寶寶開始接觸奶瓶,上班前模仿日后上班后的瓶喂、母乳喂養模式,讓照顧者練習瓶喂;而全職媽媽可繼續選擇母乳喂養。即使選擇混合喂養,有機會仍可盡量維持每日母乳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