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象,有的遺傳是百分百的,經常有人會問,父母的性格會遺傳給孩子嗎?對于這個問題,親親寶貝小編查閱了相關資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性格會遺傳嗎?
心理遺傳學認為,孩子的性格一半來自遺傳,這包括直系親屬的DNA遺傳以及血型遺傳;一半則來自后天發展,包括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家庭氛圍、教養方式,甚至包括居住條件和飲食習慣。并且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在社會生活中接觸的范圍擴大,他的性格趨向社會性,受環境的影響加深,成長道路中各種錯綜復雜的外部因素都會影響其性格的形成。事實上,在人的一生中,其性格都有變化和被重塑的可能。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性格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的特征。
母愛可改變嬰兒性格和心理
英國科學家稱:母親對子女的關愛方式能決定他們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狀況,因為母親的愛撫能永久改變嬰兒的基因活動,并對其行為和心理健康產生長期影響。因此,給嬰兒多些親吻、擁抱,將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性格會遺傳給孩子嗎
性格形成,從嬰兒開始
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似乎有些寶寶一出生就很乖巧,不哭不鬧,家長帶了就很省心;有的寶寶生下來后夜夜啼哭……差別為什么會如此之大呢?對此,兒童心理研究專家給出的結論是:這是由嬰兒的先天氣質決定的。氣質是一個與遺傳有關、屬于先天的、新生兒自出生的瞬間即表現出不同的氣質,而且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這種氣質隨著寶寶日后在成長中的實踐,慢慢就養成了特定的性格。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家長對待嬰兒的態度和行為完全是由父母一方的個性、價值觀念、教育觀念和對孩子的期望決定的,然而,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卻表明,這種觀點過于絕對。事實上,許多實驗已經表明,嬰兒本身的氣質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父母對待嬰兒的態度和方式。而嬰兒的氣質類型主要有3種:平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
平易型嬰兒:生活有規律、情緒愉悅、容易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境、實現新要求,因而護理起來比較容易,父母也就更愿意對他提供更多的關懷和愛撫,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更積極。這些都會對親子關系產生積極的影響,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嬰兒也會因此而覺得自己被父母關心、重視,因而情緒、行為表現都會更加積極,發展也會更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