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jīng)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那么,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我們學(xué)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它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種美德!有人說,于細微之處觀察人。當我走在馬路上,看到行人車輛遵守交通秩序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當我踏入校園,看到同學(xué)向老師問候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當我看到爸爸媽媽善待老人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當我們同學(xué)向貧困山區(qū)孩子捐款的時候,我也看到了文明……我們每個人沒有辦法選擇外表的美和丑,但我們能選擇文明!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fā)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xùn)。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干大事,就必須先學(xué)好禮儀。羅曼 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jīng)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后人所傳頌贊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xué)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xué)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xué)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 小而不為,老來何為?”作為學(xué)生,除去學(xué)習,學(xué)會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課。文明禮貌就是做人的前提。遇到師長、同學(xué),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衛(wèi)生,不亂扔果皮、紙屑;愛護公物,不亂寫亂畫……一件件小事,折射的卻是“文明”二字。親愛的同學(xué)們,如果人人都能講文明,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文明伴我們一起成長!
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魯迅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弗洛姆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西塞羅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塞內(nèi)加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高爾基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莎士比亞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潛
理想,能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高爾基
快樂最利于健康。——愛迪生
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yè)。——馬爾頓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好處。——張聞天
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fù)返。——羅曼.羅蘭
應(yīng)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人有了物質(zhì)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與生活的不同嗎?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雨果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列夫·托爾斯泰
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寶貴,就由于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窮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偉人成長為氣力。——周恩來
在我們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洛克
只有身體好才能學(xué)習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發(fā)展。——周恩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