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夢微之
唐-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其中頸聯(lián)“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古往今來更不知有多少人為它而傷懷!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上烀鼰o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dāng)徹天,有淚當(dāng)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3.哭李商隱-其二
唐-崔玨
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的一顆巨星,他熱衷政治,胸懷大志,對皇帝昏聵、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深為不滿,志欲革除積弊,卻懷才不遇,抱負難酬,最終成為朋黨之爭的犧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歲的李商隱郁郁而終。他的摯友崔玨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萬分。全詩行文酣暢,情辭并茂,作者對友人深摯的哀悼之意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4.吊白居易
唐-李忱
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唐宣宗李忱為一位詩人作悼亡詩,這在古代是非常罕見的。由此可見唐宣宗李忱對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對其詩的喜愛,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詩語言通俗凝練,感情真摯,既表現(xiàn)了對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現(xiàn)了對他詩歌的贊賞,同時突出了白詩非同凡響的藝術(shù)成就。
5.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后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zhuǎn)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diào)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chuàng)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霸?jīng)滄?!倍溆绕錇槿朔Q誦。
6.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宋-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此詞為悼念亡妻趙氏而作。全詞寫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是唐宋之后悼亡詩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當(dāng)時賀鑄不久因事要離開夫婦共居的蘇州時,痛感物是人非,滿腹辛酸無處傾訴,只能發(fā)出“同來何事不同歸”的哀嘆。聆聽著南窗的夜雨,遙想當(dāng)年妻子在深夜里為自己補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現(xiàn)出了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在表現(xiàn)手法上,此詞將賦比興三者參酌運用,豐富了情感表現(xiàn)手段,增強了藝術(shù)感人力量。
7.醉落魄·預(yù)賞景龍門追悼明節(jié)皇后
宋-趙佶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jié)。
行行指月行行說。
愿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
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劉氏出生低微,父親為酒保,后入宮給宋哲宗昭懷皇后做了婢女。昭懷皇后死,她出宮,但后又由內(nèi)侍楊戩引薦入宮,封為安妃。因為劉安妃與劉貴妃為同姓,便被劉貴妃收為養(yǎng)女。
劉妃天資聰穎,善解人意,且心靈手巧,善化妝,每造一件新衣服,立刻被人仿制,因姿色明艷,聰穎機靈,而深得宋徽宗喜愛,初封為才人,后晉封淑妃,稱安妃。生下三子一女,即建安郡王趙柍、嘉國公趙椅、英國公趙楒和和福帝姬。宣和三年(1121年)安妃一病不起,薨逝,享年三十四歲,追封為皇后,謚曰明節(jié)?;兆趯ζ渌来蟾斜瘧Q,其時宮人皆泣悼之,崔妃卻面無戚容,徽宗又悲痛又氣憤,其后借故將之貶為庶人。
8.沈園二首
宋-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他三十一歲時曾在沈園與被專制家長拆散的原妻唐琬偶爾相遇,作《釵頭鳳》題壁以記其苦思深恨,豈料這一面竟成永訣。晚年陸游多次到沈園悼亡,這兩首是他的悼亡詩中最為深婉動人者。
9.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清-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這首詞把作者內(nèi)心對愛妻的悲悼之情,盡情表露。不做作,無雕飾,纏綿凄切,感人至深。納蘭詞既凄婉又清麗的風(fēng)格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10.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宋-李清照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fēng)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寄托了詞人對于朝廷南遷后不久不幸病故的愛侶趙明誠的深摯感情和凄楚哀思。這首詞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詠梅悼亡,渾然一體;口語入詞,以俗寫雅,獨樹一枝。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