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為棟梁之材,還是平庸之輩,不取決于先天的稟賦,而取決于后天的教育,每一位家長,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將相王候,為國未來計,家庭未來計,民族未來計,都應該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負有對孩子教育的責任。那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家長應當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為創造家庭良好的道德氣氛。父母要富于同情心,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多給他人一點奉獻,少向他人索取回報,為人忠誠正直,不刁滑詭詐,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兩面派,樹立正確的義利觀、不見利忘義,不昧著良心追財逐利,勤儉節約。讓文明氣氛漾溢整個家庭。家長平時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談舉止要文明,講究衛生,注意家人穿戴整潔、美觀。其次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睿智氣氛。家長本身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和認真的學習態度。多與孩子進行啟迪智慧的談話和論辯以及有趣的
智力游戲。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好學上進,講文明、講禮貌、誠實善良。
二、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以獲取廣博的以知識,發展智力,促其成材。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一)正面引導,即正面教育孩子,使他明確廣泛興趣的重要性,自覺產生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向孩子介紹一些名人知識淵博的事例。如恩格斯對軍事、文學、藝術、擊劍、騎馬、
游泳均感興趣。達爾文、毛澤東、朱德等都有廣泛的興趣。二)用暗示法。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對孩子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給孩子買書時,可以各個方面都買一些,有意買一些孩子也許不太感興趣的書,通過家長的講解、引導,也許可以增強興趣,讓孩子多看點課外書,有廣閱群覽的興趣,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各種業余興趣愛好小組,使孩子在娛樂活動中受到教益。家長還要做家長的模范和榜樣,興趣廣泛些,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三、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關心兒童的健康,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兒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展、知識的鞏固性,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決于他的生命活力和精神充沛的程度。”俗話說:“好漢就怕病來纏”。如果體弱多病,事業不能成功,壯志必定難酬。人們常惋嘆諸葛亮的夭亡,說“空余門三千客,辜負胸中百萬兵”。并道“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這表明了人才的成長切不可忽視身體的健康。因此,要讓孩子養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