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指的是幾月份:正月指的是農歷的一月份。
正月是陰歷還是陽歷:正月指的是農歷,也就是陰歷。
正月是中國農歷的稱呼,是農歷一年的開始,也是農歷一月。中國農歷的第一個月一般稱為正月。正月,又稱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農歷正月初一,即漢族傳統節日春節。
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后的一月稱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改為了“正月”。
所謂“正”就是改正的意思。據此可推知:“正月”的“正”應讀為“zhèng”。
周朝時,國家大事都安排在每年開頭的正月處理,所以“正月”又名“政月”。秦始皇(嬴政)正月出生,取名為“政”。他覺得“正月”的“正(zhèng)”和自己名字同音犯忌,就下令把“正月”的zhèng改讀為zhēng。后來,正月也稱“新正zhēng”,正月初一稱為“正zhēng旦”。這種讀法一直沿用至今。
正月本指陽歷正月
值得區別:農歷是陰陽歷,兩種正月不同,陰歷正月是起于初一,而夏歷的陽歷(節氣)正月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后的該日,是論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 最早的正月是節氣建正, 因此,最早的正月是陽歷(節氣歷)正月,歷法建正(基點)里的夏歷建寅是立春日開始。
后配陰歷的正月
后來才把陰歷的相關月稱為陰歷的正月,夏歷的陽歷正月是寅月,包括二十四節氣里的立春和雨水兩個節氣,立春起的階段15或16天的主要時間所在的那個陰歷月,就定位陰歷正月,如果來得晚,那么,陰歷的上一個年要增加一個陰歷月作為閏月來配套,否則對應不上。而且目前老百姓所謂的正月是指陰歷正月。
數術書用陽歷正月
古今數術學文獻(周易預測等文獻)所謂”正月建寅“的這個正月,不是指陰歷,而是指陽歷,首日起于立春。數術學所謂”正月劫煞在亥“的這個正月,指陽歷的寅月。一些人不懂兩種正月,看不懂數術學家們的書。
大眾口語指陰歷正月
在大眾口語里,正月通常指陰歷正月,大眾習慣重視初一十五等陰歷內容。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