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最親愛的媽媽。我最愛我的媽媽,我的媽媽也愛我……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從幼兒園回來的路上,女兒又開始模仿《貓和老鼠》中那只把一心想吃它的貓當作自己媽媽的小鴨子。聽女兒奶聲奶氣的模仿小鴨子傾訴心聲的時候,我不禁笑著評論:“這只小鴨子真可愛!” “媽媽,你說那只小鴨子的媽媽干什么去了?她怎么不陪在小鴨子的身邊呢?”女兒抬頭看看我,若有所思地說,“對了,肯定是鴨媽媽太忙了,沒時間帶鴨寶寶,所以這只貓才把小鴨子給騙來了……”女兒的另類思考,令我心頭一緊:她設身處地為小鴨子擔心、鳴不平之后,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媽媽太忙,沒有時間!
這瞬間的驚悸,讓我對身邊的女兒充滿了歉意,往事如湖畔絲絲楊柳輕輕觸動我心靈的湖面……癡迷陶醉于自己的工作當中,我把精心挑選的育兒經典托付給婆婆,而自己留給女兒的時間卻是很少很少。攬鏡自照時,不滿自己生完孩子后略顯臃腫的身材,我感慨著“還是沒生小孩好”,卻忽略了女兒的感受,害得她在一旁傷心痛哭,委曲地抗議:“你總是這么說,你一點也不愛我!”女兒的“媽媽,今天你能來接我嗎”、“這周六帶我去翻斗樂玩,行嗎”等等的懇求,經常被我以“現在實在是太忙了,沒有時間”為由而被無限期的拖延……
于是,爺爺奶奶勇挑重任力爭彌補忙忙碌碌的爸爸媽媽的缺席,恐龍、奧特曼、芭比娃娃成為女兒忠實的伙伴,形形色色的動畫片將充斥她童年的記憶……此時此刻,我忽然意識到:吃著洋奶粉、嚼著營養含片、看著古今中外精美的啟蒙讀物、玩著高科技玩具長大的女兒,其實并不幸福。因為她的母親不夠稱職!對于孩子來說,爸爸媽媽能夠陪在他們身邊,與之一起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需要的名副其實的媽媽,應該既是他們好的玩伴、好的朋友,又是他們的好媽媽。
記得在中央電視臺采訪名噪一時的哈佛女孩兒王可時,她告訴我:“在我和爸爸共同撰寫的《成長1+1》的書里,我提出了一個家教話題,那就是——做兒女只有一次!做父母只有一次!你準備好了嗎?父母應該友好、理解、溫柔,是導師加朋友,也要哺育;希望孩子最好,但要了解孩子極限,鼓勵孩子挑戰自己。孩童時代只有一次,我們期待和父母共同經歷這一美好時光。做個父母不困難,難的是抓住機會成為偉大的父母。你準備好了努力去做嗎?”
漫天柳絮,楊花似雪,路邊的花店里開滿了紅的、白的、黃的康乃馨。這一切都提示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