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遺尿癥
兒童遺尿癥,是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顯褲子的現象。遺尿癥在兒童期較常見,據統計,4歲半時有尿床現象者占兒童的10-20%,9歲時約占5%,而15歲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見于男孩,男孩與女孩的比例約為2:1。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遺尿癥的患兒,多數能在發病數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兒,如未經治療,癥狀會持續到成年以后。
兒童遺尿癥的病因
引起遺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莖、包皮過長、外陰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與脊柱裂、癲癇、糖尿病、尿崩癥等全身疾病有關。但是絕大多數兒童遺尿的出現與疾病無關,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種因素造成的。
遺傳因素
本病的家族發病率甚高。國外報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遺尿癥的歷史。單卵雙胎同時發生遺尿者較雙卵雙胎者為多。提示遺傳與本病有一定關系。
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
1970年有人曾經用膀胱內壓測量方法研究63名遺尿兒童,發現膀胱容量比預計少30%。1992年我院對44例遺尿兒童作膀胱B型超聲檢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50%。
睡眠過深
根據不少家長反應,這類患兒夜間睡眠很深,不易喚醒,喚醒之后,往往還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間喚醒排尿,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相對比較困難。其原因在于睡眠過深,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而覺醒發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遺尿。
心理因素
親人的突然死傷,父母吵鬧離異,母子長期隔離,黑夜恐懼受驚,均可導致孩子遺尿。
有些孩子自幼沒有養成控制小便的習慣和能力,一出現尿床,便受到家長的責備、打罵,長期處于過度緊張狀態中,每天晚上睡前總要提心吊膽,生怕再次尿床,繼而產生自卑心理,使遺尿經久不愈。
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兒童重新發生遺尿,而且還可使少數患兒在發生遺尿后,逐漸形成習慣,有些甚至至成人仍無法改變。
排尿習慣訓練不良
有些患兒使用尿布時間過長,以致自幼就沒有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母親訓練幼兒的方法不對,夜間把幼兒喚醒后,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拉尿,最后也沒有看看是否已經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這樣幼兒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系在一起,構成條件反射。因為孩子有時排了尿,有時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這樣反會造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