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很小就喜歡上了繪畫 ,一有空就拿起筆來畫。一支筆一張紙能讓女兒畫得投入、開心、滿意,甚至手舞足蹈。從三歲到六歲參加繪畫大賽的獲獎證書得了一大摞。朋友見了嘖嘖稱贊:到底媽媽是幼兒教師,孩子就是不一樣。其實,在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上我也走過彎路。
女兒三歲的時候被送到舞蹈班學習,當時想孩子正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于是,見到孩子動作不好,或溜號時就會十分嚴厲的訓斥她。以至于一個月下來,孩子一提去
跳舞就滿面愁容,有時還掉眼淚。鑒于這種情況我及時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立即讓孩子退出了舞蹈班的學習。
由于,有了學舞蹈失敗的教訓,在教女兒學
畫畫時,我首先調整了心態和教育方法。以鼓勵和引導為主,給孩子營造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孩子在快樂中獲得了興趣。
一、豐富的繪畫材料及一定的空間
為了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我首先為她準備了充足、豐富的繪畫工具。如;彩色水筆、蠟筆、毛筆、棉簽、水粉、墨、廣告色和彩紙等,還為孩子繪畫準備了固定的地方,使孩子隨時都可以畫。另外還在
廚房的墻壁上為她開辟繪畫園地,當我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孩子就拿著畫具在我身邊邊畫邊和我交談。如;媽媽,我畫了一條小
魚,媽媽,我的小魚吃蚯蚓了-------。這樣我既不用在做飯時擔心孩子單獨玩不安全,又培養和滿足了孩子涂涂抹抹的興趣。
二、寓教于樂,寓教于游戲
在孩子學畫畫的時候,我沒有直接要求她怎么做而是請她和媽媽一起玩。比如,我先畫好小魚,和孩子比賽給小魚換衣服(
涂色),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孩子不但學會了涂色,還注意到了不同顏色混在一起發生的變化。孩子說到小狗看家時,我就會說:孩子你也畫條小狗貼到墻上給咱們看家吧。
孩子說到公雞打鳴時,我就說:這幾天我老是睡懶覺,你給媽媽畫只大公雞貼在床頭叫媽媽起床吧。
對這類的語言孩子十分樂于接受,也十分認真、專注,對整個過程都充滿了興趣。
三、聽孩子的訴說,多鼓勵,少批評
在孩子學畫畫的過程中,我為自己制訂了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對孩子的作品不以簡單的象與不象來評價,而是以肯定的和鼓勵的語言為主,給孩子以成功感和愉悅感。如:孩子畫了一棵大樹后對我說:媽媽,我這是一棵神奇的大樹,上面長了一個按鈕,你按一下,樹上的蘋果就會自動掉下來一個。本來在我看來是一棵很普通的大樹,而在孩子眼里卻是她心中的神奇的大樹。于是我用十分熱切的語言說:寶貝,你的這棵樹太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