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該從什么時候開始?科學的早教方法是什么?對于這些問題,做了父母的讀者和即將做父母的讀者有許多話要說,還有許多疑問和困惑,也有許多經驗……
早教方式層出不窮,
早教機構越來越多,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年輕父母們應接不暇。科學的早期教育能起到積極“助跑”作用,不過,專家指出,年輕父母在早期教育上也存在一些誤區,這些不得法的教育方法,難免會傷到孩子。
誤區一 過分寵愛 一些家庭過度寵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孩子吃飯,一家人來哄,出門怕寶寶
走路累著,忙著抱或用車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
-專家提醒:包辦代替會造成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對外面的社會。而過于溺愛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愛,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將來很難適應社會。
誤區二 拔苗助長
1歲以內就忙著學認字,不到3歲就學起了外語,不少年輕家長對寶寶的
智力發展和成長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操之過急,把早期教育簡單等同于早期學科教育,并不遵循寶寶身心發展和智力成長的規律。
-專家提醒:早期教育不僅局限于智力開發,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多讓孩子玩可以鍛煉孩子的
協調能力、創造力和動手動腦等能力,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識學習。而“拔苗助長”則適得其反,使孩子負擔過重,產生消極的心理傾向和行為。
誤區三 過多管制 有的爸媽認為管教寶寶,就要從小做起,讓寶寶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寶寶沒有任何可選擇的余地,不聽話就會挨批評。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寶寶,就會變得膽小、怕事。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缺點看得很重,總是挑毛病,而對優點卻視而不見,極少表揚,甚至經常打罵孩子。這樣的孩子自卑感很強,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強,性格較為孤僻。
-專家提醒: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盡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維強加給孩子。孩子和家長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采取民主方式。
誤區四 照著書本養孩子 許多年輕父母喜歡以書為標準喂養孩子,有的過分認真地執行書本上的要求,認為這樣才科學。如果孩子在開始走路時間、開口說話時間與書中的標準有差距,就會顯得非常著急,以為是孩子的智力發育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