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喝奶粉的時候就已經攝入大量的鈣,可是有些家長還是會給孩子適量的吃一些鈣片,補充其他方面的鈣質。在補鈣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按照寶寶的自身情況按量按時補鈣呢?小編告訴你補鈣的注意事項啦。
補鈣劑量要適當
專家認為,不同的鈣制劑其鈣的含量不同,服用時應根據具體補充的鈣制劑特點適當使用。
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各異,1歲以內的小兒每日需要0.5g左右,而13歲以上則需要1.2g,這里所指的是鈣元素的量,而不是鈣片的量。應將鈣制劑中的含鈣元素的量核算出來,結合已能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決定服鈣制劑的量。
下面是有關專家對各種鈣制劑的比較:
葡萄糖酸鈣,每片(0.5克)含鈣元素22.24毫克,體內吸收較好,小兒吃起來不太困難。
乳酸鈣,每片(0.5克)含鈣元素65毫克,氯化鈣每片(0.5克)含鈣元素(80毫克)。雖然鈣含量較高,但不易溶解,(多不為小兒接受)。
蓋天力,每片含鈣量元素25毫克,以含鈣素的天然物質為原料制成,人體易吸收,除含鈣外,還含有鋅、鐵、鍶、錳等微量元素。
龍牡壯骨沖劑,采用龍骨、牡蠣、黨參、黃芪等中藥研制而成,具有補肝腎、健脾胃、壯骨鎮驚等功效,除含鈣外,重點在補益脾胃、調理消化吸收機能,有助于對鈣及各種微量元素的吸收。
牛奶+鈣片+戶外運動
對于3~7歲的兒童來說,由于他們的消化腸道剛剛脫離嬰幼兒時期的發展期,對于食物的吸收尚未功能完整,所以仍然很嬌嫩,對于像鈣片這種營養補充品的吸收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一般營養學家多建議兒童以牛奶來當作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因為牛奶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鈣質,并含多種蛋白質,礦物質與維生素等營養,但是面臨的問題是許多兒童并不喜歡喝牛奶,或是喜歡喝加味的調味奶,以增加喝牛奶的適口性與口感接受度,但如此一來又攝入多余的糖類,而會擔心有兒童肥胖的問題發生,另一方面,許多東方兒童有乳糖耐受癥的體質,喝牛奶(尤其是營養保存較佳的鮮奶)會發生腹瀉,因而對于喝牛奶這件事永遠裹足不前。而且,有的父母把鈣片碾碎后混在牛奶或食物里喂寶寶,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因為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寶寶只能吸收20%,其余的鈣經過消化后會排出體外。而且,奶和鈣很容易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喂奶后1-2小時,寶寶胃內的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服鈣片。
如果小孩不喝牛奶,可以選擇一些吸收較佳的鈣片補充劑來為兒童補鈣,目前市面上多種的鈣片,檸檬酸鈣是比較新一代的價廉物美產品。
除了補充牛奶或鈣片以外,應該多讓兒童到戶外運動,除了可以增進骨骼強健的發展,也讓小孩接觸日光而生成維它命D3,以增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