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倡綠色環保,除了大人喜歡吃有機食物外,寶寶也選擇一些功能性的食品。家長為寶寶選擇功能性食品的食物應該要遵循什么原則,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為寶寶選擇功能性食品的原則
一種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證明對身體的某種或多種機能有益處,有足夠的營養效果改善健康狀況或能減少患病,即可被稱為功能性食品。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功能性食品主要有兩類,即富含某種對人體有益處的營養素的食物和營養素商品制劑。對于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的寶寶是否需要添加功能性食品,要把握好兩個要點,一是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和生理需要,二是各種功能性食品的作用。
鐵
鐵是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核心部分,也是細胞內許多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如果鐵供給不足,就會導致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及各種生理功能的失調。對嬰幼兒來說,母乳中鐵含量較低,而胎兒期從母體獲得并儲存在體內的鐵會在出生后6個月左右消耗完畢,如果不能及時、足量地補充,寶寶就會出現易激動、愛哭鬧、表情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注意力不集中、智力發育遲滯等癥狀。
補充鐵:4個月后添加輔食,可以給寶寶做些肉泥、肝泥、菠菜水等含鐵高的食品,另外也可以喂他們一些強化“鐵”的豆漿、奶粉、米粉等。含鐵較高的食物主要有黑木耳、海帶、發菜、紫菜、香菇、豬肝等,其次為豆類、肉類、血制品、蛋類等。其中肝臟、肉類、血制品中鐵的吸收率較高。
鋅
鋅是DNA合成酶的主要成分,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寶寶缺鋅,生長發育受阻可導致侏儒癥。唾液淀粉酶含鋅,小兒缺鋅其味覺敏感度下降,引起食欲不振、厭食、異食癖。另外,缺鋅還會引起智力低下,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補充鋅:嬰幼兒每日鋅的攝入量為6?10毫克。鮮牡蠣、牛肉、鮮蝦、羊肉、蛋黃等都是富含鋅的食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