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在我國象征著思念和團圓,因為分隔兩地而思念,因為相聚而團圓。為什么我們的元宵節會有吃湯圓這個習慣呢?其實,這是個流傳已久的感人故事。
我國很多地方過元宵節都有吃湯圓、元宵的習俗。從我記事起,家里年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媽媽都給我們做湯圓,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爸媽說不上來。直到自己長大了才慢慢的從書中了解到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于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