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什么意思?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為24節氣中的處暑,主要反映的是氣溫季節變化。“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連讀,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暑過后還熱嗎?不過俗話說“處暑處暑,熱死老鼠”,可見酷熱的天氣并不如處暑字面的意思一樣“至此而止”。
小編了解了下處暑當天長三角地區的氣溫,盡管多地多云或陣雨,但氣溫依然維持在22-30攝氏度之間,體感指數偏熱。與此相反的是,大部分北方地區天氣晴朗干燥,已經有秋高氣爽的感覺了。
節令的這種變化,在農事上的反應自然體現在諺語中,如“一場秋雨一場涼”,“處暑熱不來”等,就是對“處暑”的字面意思和時節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盡管南方尤其是江淮及附近地區需要謹防秋老虎肆掠,但總體來看,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
專家介紹,處暑后人體還會有乏力現象,中醫認為這是處暑后入秋,秋主燥,燥熱耗氣傷陰,氣虛導致四肢無力,神疲懶言。故傳統處暑養生講究“多睡一個小時”,尤其是老人,最好“遇有睡意則就枕”。
因此,無須去理會處暑是什么意思,由夏入秋必然會導致諸多生活不便,適時調整飲食起居以應對季節變化方是養生正道。最后食療網祝大家有“暑”不完的快樂,“暑”不完的好運,“暑”不完的幸福,讓你過一個樂不思“暑”的處暑,總之,處暑一定要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