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著回憶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攜著希望悄悄地來臨了,而明天又閃爍著光輝等待著人們。有人沉浸在回憶中,他們依戀昨天;有人沉醉在夢幻中,他們期盼著明天,這兩種人,都忘記了最應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其實,所有美好的事物并非在人們失去它時才顯示其價值,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它的恩澤。只是在紛繁忙碌的現代社會里,我們的心靈逐漸麻木,我們的雙眼漸漸為塵埃所蔽,所以往往在擁有時,我們忽略了它的價值,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懂得珍惜。時間就是這樣。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嗎?我從明天開始勤奮學習。今天,不就是區區的24小時嗎?我從明天開始認真學習。今天,不就是一年的1/365嗎?我從明天開始好好學習(有些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同學,你為什么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從明天開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變成今天,而每個今天之后都有無窮無盡的明天。 那么,你的決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變為行動、變為現實呢?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我說:“拋棄今天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而被今天拋棄的人,他也就沒有了明天”。
農民種田,不在今天及時拔草、施肥、滅蟲,哪有金秋時節的豐收?醫生不在今天及時搶救、醫治病人,哪有人們日后健康的體魄?清潔工人不在今天及時清掃垃圾,哪有日復一日城市的潔凈?解放軍戰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裝、做好戰備,哪有千家萬戶永久的安寧?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短短幾句詩,是先輩千曲百折、歷經磨難的生活體驗的結晶啊!古人有感與此,于是有了“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的勤學佳話。現在我們條件優越了,不是更應珍惜今天、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嗎?
我們常常說要珍惜時間,可是時間就是那么多,到底該怎么珍惜時間呢?
首先,珍惜時間就應該提高辦事效率,辦事效率提高了,就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就拿我自己來舉例吧,以前我背課文總是花上一兩小時,一邊背課文,一邊看電視或聽音樂,覺得自己一心可以二用,美的不得了。可是現在上了初一,學習時間越來越緊張,作業越來越多,再背課文用上一兩個小時,那做作業就得熬夜了。于是我就壓縮背課文的時間,專心致志的背下來,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完成,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學習效率是那么低。長此以往,我得浪費多少時間呀!
其次,珍惜時間就要合理地利用時間,能更好得利用瑣碎時間。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會有的。”“哪有什么天才,我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所以真正懂得和安排時間、合理利用瑣碎時間的人才是真正珍惜時間的人!
時間就是生命,魯迅先生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這就說明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時間對于學者來講:“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學者只有珍惜時間才能創造自己的價值,為人類的文明發展,開拓新的知識天地。科技才能進一步發展,為祖國騰飛奉獻自己的才華。反之,不珍惜時間,碌碌無為的過日子,明日復明日,不但毀了自己的前程,還給國家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時間對于軍事學家來講,珍惜時間就是勝利。紅軍要飛渡金沙江,夜以繼日地行軍,其目的就是爭取時間,奪取勝利。可見珍惜時間是多么重要,這關系著祖國的生死存亡。 時間對于經濟學者就是金錢,就是效率。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時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往日工作散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吃大鍋飯的現象越來越少,呈現在眼前的是抓緊時間創造效益,創造財富。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好好地珍惜時間,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