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在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后我們不得不承認海倫.凱勒是個奇人。正如馬克.吐溫曾說:“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讀完這本書后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小時候的海倫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六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周歲就會走路了。
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的太早,在她十九個月大時,因一場高燒失去了聽覺與視覺,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系,但她的發聲器官沒有受損,就是因為接受不到學習和模仿的刺激,所以不會說話,變成了一個五官三殘的重度殘疾兒,直到七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下,走出了黑暗與孤獨,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秘,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這位美國女孩,求知若渴,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不但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與種語言文字,她一生共度過了八十八個春秋,卻熬過了八十七個無聲、無語、無光的孤獨歲月,并且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的確,這三天對于海倫真的是奢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將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朋友,還有環視自己的生活環境;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館對世界的歷史與未來、人類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