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崇尚快樂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夠一直笑著面對每一天,開心的活著。但是往往越是想要快樂的人,似乎其實只是在透支快樂,當快樂透支得再也刷不出來的時候,就是鋪天蓋地的低迷了。
我是一個多少有些悲觀的人,雖然悲觀,但是我總是努力的想讓自己逃離這種悲觀帶來的負面情緒。不知道為什么比較容易用悲觀的心態去面對很多的事情,但是每次總是想說,越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自己就越是能夠承受原本無法承受的事情,當這件事真的來了的時候,就會好很多。不知道人悲觀與否和快樂與否是不是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我總是原本很快樂,但是突然就不快樂了。
其實想要快樂很簡單,看一則笑話,或者一部喜劇電影,更或者一個搞笑的綜藝節目,就能夠笑得肚子痛。以前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快樂,可是后來才發現,這并不是真的快樂,可是我也說不出真的快樂是什么了。越是長大,就覺得真的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那么少。多年不見的好朋友見面,似乎是為了攀比一下誰過得更好;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有些心煩的話題被重復提起;生活中的事情,總有些人,見到了就覺得空氣污濁···不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多,即時用那些簡單的方法能夠讓自己笑一笑,可并不覺得快樂。
是不是長大了,越來越多的情感就變得麻木,所以真正快樂的事情也越來越少?
我做過一段時間的老師,發現現在的小孩子和我們小時候完全都不一樣了。那個時候一塊糖,一塊餅干,甚至一個肥皂盒都能給我們帶來那么大的快樂,而現在的孩子,當你請她吃肯德基的時候,她并不是那么的高興,還會嘟著嘴說。“為什么沒有薯條呢?我不要奧爾良烤翅,我要麥辣雞翅呀!”是不是欲望越大,我們的快樂就越少?還是我們因為得到了太多,所以塞不下快樂了呢?
親親寶貝網( www.zaolee.cn)原創文章,合作媒體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非合作媒體不得轉載,內容合作聯系電話:0755-8367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