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曾有多少偉人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司馬光給自己的孩子寫過一篇文章,告誡要崇尚節儉;毛澤東、周恩來身居高位,卻一直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
再看看現在的同學,從小就生活在“蜜罐子”里,過著一種舒適的生活:有的同學被家里視為“小公主”、“小王子”,父母對他們百般寵愛;有的同學錢包都是鼓鼓的,有很多零花錢。于是學會了攀比、擺闊氣。這種父母的錢不心疼,鋪張浪費的做法,對我們今后的成長是不利的。
一個人的修身養性要勤儉節約,一個國家強富的進步也需要勤儉節約。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大約有13億人。如果每個人都節省一分錢,節約一度電,節約一粒米,節約一滴水,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我們都應該認識到,勤儉節約,對自己和國家都有重要的意義:當你倒掉飯菜時,應該想想災區的人民連飯都吃不飽;當你打開水龍頭懶得去關時,應想想世界水資源枯竭的問題;當你掏出零花錢去買你心動的物品時,該想想里面包含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勤儉節約的美德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