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我們的母親,她已將近一年沒有做過“腿部水潤滋養(yǎng)”了。她的皮膚--大地干裂了,她的血液--河水、溪流干涸了,那青翠欲滴的碧衫,也逐漸枯黃了。
中國,我們的母親渴了,翱翔于祖國的雄鷹--重慶也未能幸免。四面環(huán)海,風景秀麗比西湖的海南也是滴水貴如油。垂垂暮年的老農(nóng)民潸然淚下,手捧稻苗哀嘆:“一年的勞動沒有了收成。”鳥兒,奄奄一息地躺在已干裂的河床上,玲瓏的鳥喙微弱地一張一合,仿佛就是在向容納了自己的藍天告別。
天真純潔的兒童被迫承受著命運的戲弄,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他們不得不用稚嫩的肩挑起扁擔遠行領水,甚至連游戲都要被呵斥:“想渴死啊!”
即便是旱情緩和的地域,人們也要涉足一公里去挑水以便灌溉田地,但更多的田地被拋棄,長滿荒草。
有災必有愛,女司機為了解決群眾群眾飲水困難的問題,自費將水送到災區(qū),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女子馬幫隊放棄領水的機會,四處尋水自救,將為數(shù)不多的抗災水留給大眾。
中國渴了,母親渴了,或許身處都市,我們體會不到這種感覺,談節(jié)水也似乎為時過早,現(xiàn)在我們能做到的,便是網(wǎng)聚大家的力量,抵抗旱災,然后重新建造災區(qū),還母親一個完美的身軀。
滴水成淵網(wǎng)聚愛,積流成海抗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