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迷亂。月光如水照緇衣。站在月下的我,想到的都是詩情畫意。夏夜的月總懸掛在我心靈的天宇上,明明亮,閃閃光……
——題記
夏,是一個悠然的季節,是一個令人陶醉的季節,而夏夜,卻又是另一種韻味。這是因為夏夜的月浮動著我詩意的黃昏。欣賞月色是人爽朗、使人高亢、使人留戀。我帶著而這樣的憧憬欣賞月色之美、月光之柔。
月便在詩人的低吟重越攀越高,越發明亮。月上枝頭,高掛在空,青青綠草,張望蒼穹。“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的月掛在天空,而獲許能“舉杯邀明月,葉影成三人。”偶爾會有些蕭索與悲傷。月如鉤,有似碟,閑來賞月,真有些“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的詩意。
月朦朧,影零亂。頗有些“云被越來花弄影”的雅趣。遙望明月,不知“瓊樓玉宇“中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色。也許”峰巒如聚”也許”波濤如怒”,又或是一番惆悵。月在隨風飄移,剎那間,彷佛又把我們帶入了原始的地點。月在徘徊,月在歌唱。
當你一個人走在路上,孤單包圍著你,此時的月色就是你最美麗、最溫暖的避風港。“人因月有影,影因夢而長”孤孤單單上路,人影、月影兩相讓。此時此刻真想“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讓這種落寂被明月消融,煙消云散。月光如水——平靜;月光如歌——惆悵;月光如夢——婉轉。月下之景色,月上之空,無不感嘆月夜之美,真有一種古時愁月今朝明的感覺。
月色仍保留在天地間位人們譜寫出一首壯麗的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