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當了警察很多年,抓的小偷無數,在當地可算是赫赫有名的神探,不說讓小偷們聞風喪膽,也足以讓小偷們望風而逃了。可是近幾年來,舅舅家卻常有小偷出沒,這個小偷的行動詭秘異常,就連神勇的舅舅也奈何不了他。即便有時舅舅抓他個“人贓俱獲”,可憑他偷的東西,也根本不能把他送上法庭。舅舅有時實在是憤怒極了,顧不上“警察不能打小偷”的規定,抓住小偷就是狠狠一頓抽打,家里便可以風平浪靜幾天;可過不了多久,小偷又興風作浪起來。為此,當警察的舅舅可是傷透了腦筋。這個讓舅舅頭疼的“小偷”便是舅舅的兒子、我的表弟同同。你想知道他都“偷”了些什么嗎?
一偷“嘴。”
去年夏天的一個早上,同同背上書包準備去上學。
“等一下!”舅舅一個箭步沖到門口,“同同,你媽昨天買的10根雪糕,早上起床時我看還剩下5根,誰也沒吃,這會兒怎么只有3根了?”“我不知道啊。
我可是嚴格按照你們的規定,一天只吃一根。今天的那根我準備等中午最熱的時候再吃。”同同胸有成竹地回答。“你有咽炎,可不準多吃涼的東西。”
"Yessir!”同同對著舅舅敬了個禮。“那我可不可以檢查一下你的書包?”同同把書包畢恭畢敬地遞給舅舅:“警察同志,請過目!”舅舅把書包翻了個底朝天也沒發現雪糕的蹤影。莫非那雪糕長翅膀飛走了嗎?舅舅感到非常困惑。同同若無其事地唱著歌出了門,剛轉過樓梯口,同同便趕緊摘下頭上的太陽帽,從里面取出兩根濕溉溉的雪糕—好險!再耽誤一會兒雪糕就融化了!不只是雪糕,舅舅家里不明不白失蹤的食物可多了。只要是同同想吃的,就沒有他“偷”不了的!
二、偷“懶。”
同同學電子琴,每天晚上都必須練上一個小時。那一個小時,舅媽不讓任何人打擾他,因為老師說過,同同很有音樂感悟力,只要他自己努力練習,是會出成績的。舅舅、舅媽對音樂可是一竅不通,每天晚上,他們只要聽見同同的屋里傳出琴聲就很放心。要是聽不見琴聲了,舅媽便會在外面大聲嚷嚷:“怎么不練了?”嚷嚷聲一出,屋里又會傳出琴聲。剛開始練琴的那幾天,琴聲和舅媽的嚷嚷聲總是此起彼伏,斷斷續續;可是沒過多久,這琴聲便不再斷斷續續了,一個小時里總是琴聲不斷。舅舅、舅媽可高興了,以為同同真的在不停地彈琴呢。
等到去老師那里上課時,就露了馬腳—彈得不怎么樣啊。舅舅、舅媽也納悶:就沖同同每天練琴那刻苦勁,也不應該是這個效果啊。于是,舅舅展開了對同同練琴事件的偵察。一天,舅舅抓準時機,破門而入,發現同同正躺在床上看漫畫書,電子琴自己在反復地“唱”著歌。原來,同同彈了幾遍后,就把練得差不多的曲子錄了音保存在琴上,然后再反復地播放(電子琴都有這功能),他自己在一旁偷懶呢。
作為“小偷”,同同總是改不了偷偷摸摸的毛病,有時他會犯點“偷偷看看電視”、“偷偷上上網”這樣的小“罪”,有時也會來個“大案”—沒考好的時候,要么偷偷改了分數給舅舅看,要么冒充舅舅在卷子上簽名給老師看。一旦被警察抓住,這“小偷”必定會受皮肉之苦啦。
在舅舅家,警察捉“小偷”的故事就這樣沒完沒了地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