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個頭不高,卻有著多年的養(yǎng)鵝技術(shù),他數(shù)十年被歲月風霜雕刻顯露出一絲佝僂的臉龐,黑紅黑紅的皮膚;卻顯得肌肉比較發(fā)達,這就是我的外公。因為他以養(yǎng)鵝為生,所以,被當?shù)厝朔Q為“鵝老板”。
外公是個養(yǎng)鵝能手,村里人都叫他“鵝老板”。大家之所以這么稱呼他是因為外公養(yǎng)鵝多年,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jīng)驗,他養(yǎng)的鵝比哪家都肥,每次都能賺到許多錢。
外公之所以能把鵝養(yǎng)得這么好,離不開他那顆“拳拳愛鵝之心”。同時他掌握了鵝的習性,小鵝喂養(yǎng)給什么飼料、大鵝吃什么飼料他都做到與眾不同,尤其對鵝是否有病,他更是了如指掌。有一次,鵝吃了飼料拉出的糞便比較稀,外公說:“鵝生病了,需要打蟲”。果然,鵝吃了打蟲藥后,第二天就不拉稀了。這些經(jīng)驗都是外公長期吃住在鵝棚里,積累而得出的。外公還是比較勤快的人,因為鵝吃青草長得快。所以他經(jīng)常起早貪黑割草給鵝吃。記得暑假的一天清晨,外公在去集市的路上,發(fā)現(xiàn)一塊“寶地”,上面長滿了郁郁蔥蔥的青草。他興沖沖地回到家,提了一把鐮刀,拎了幾個大蛇皮袋就騎著自行車去割草了。夏日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把柏油路都要曬化了,可外公為了的“寶貝”鵝能吃飽、吃好,毅然把幾個大口袋割滿了才回來。只見他渾身都是汗,他那頂草帽下的發(fā)梢還不時地滴著汗,臉上也濕漉漉的,早己濕透的襯衣緊貼在背脊上,露出黑紅的肉色。他高興的從車上解下二麻袋,笑著說:“看!多嫩的草,不給鵝吃多可惜!”當我們問他去哪割來的時候,他只平淡的說是從五公里外的一塊荒地上割的。說完哼著小調(diào)挑著擔就去喂鵝了。
我時常看到外公把割來的嫩草,大把大把地灑向圍欄里的鵝群,像呼喚孩子一樣喚著他的鵝:“鵝兒呀!肚子餓了吧?快來吃吧!”只見白鵝歡快地拍打著翅膀,并一起叫著擁向外公,仿佛在說;謝謝你主人,給我們這么好吃的東西。每當此時外公也非常開心。
外公愛鵝,在當?shù)厝巳私灾KUf:“只要有一顆愛鵝之心,就能養(yǎng)出好鵝”。這就是我的外公,“鵝老板”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