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此話出自曹操之口。如果按照這句話的標準來衡量,那《三國演義》中誰是真正的英雄呢?
關羽確實是武功蓋世,十分講義氣,曾有過“溫酒斬華雄”和“過五關斬六將”等輝煌業績,史稱“義絕”。但他驕傲自滿,不能論英雄。張飛勇猛無比,但缺少謀略,性情暴躁,經常貪杯誤事,也不能論英雄。曹操雖有謀略,胸懷大志,且能籠絡人心,廣納賢才,但他私心太重,疑心太濃,奸詐狡猾,史稱“奸絕”。所以,曹操也并非真正的英雄。而孫權不圖進取,周瑜嫉賢妒能,他們都談不上真英雄。
話說諸葛亮在隆中立下安邦定國的大志,勤學經邦濟世的本領,未出山便知天下三分的大勢,真是深謀遠慮。他輔佐劉備時做過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比如“舌戰群儒”、“智取漢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其中,《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故事更說明諸葛亮智勇雙全,知天知地知人心。如此好男兒,正是英雄本色,連聰明絕頂的周瑜都嘆服:“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再說劉備是漢室后代,眼見漢朝將要滅亡,諸侯混戰,民不聊生,便舉事謀天下以救蒼生。他才識過人,雖在謀略方面稍遜曹操一籌,但他用人有方,敬賢重才,使天下眾多有才干的人都投奔到他的旗下。因此軍威大振,最終在劣勢中建立蜀國,與孫權的吳國和曹操的魏國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如此出眾之人,難道不是真英雄嗎?
真正的英雄,首先要志向遠大,其次要智謀超人、膽識過人,再次要用人有方。由此可見,經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真英雄非諸葛亮和劉備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