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未做成菜的蓮藕是在菜市上。一個老農用竹篾編的籮筐背著它?;j筐是那樣臟,蓮藕也跟被煙熏了似的臟兮兮的。我好奇地問媽媽:“那是什么?”“蓮藕。”媽媽給的答案著實讓我吃了一驚:餐桌上的蓮藕不是白白的、嫩嫩的嗎?這蓮藕怎么這副樣子——又老又臟。當著老農的面,我什么也沒說出來,但我真是厭惡蓮藕了。
因為嫌它贓,幾年來我一直未吃過蓮藕。
再次走近未做成菜的蓮藕是在今年夏秋之交的時節。一家人去天池公園賞蓮,只見人山人海,有的以蓮花為背景照相,有的則架著游船穿梭于蓮葉之間,用手輕撫那鮮艷欲滴的花朵……每個人都興致勃勃,每個人都流連忘返,其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贊蓮花的美麗,沒有一個人不驚嘆蓮葉的輕盈,沒有一個人不翹首期盼蓮蓬能果實累累。我也同樣興奮,沒有誰能不為這奇妙的大自然景色而陶醉。
“其實映日蓮花、接天蓮葉、亭亭蓮蓬和白白的藕,本是四位一體的,只是蓮藕生在水下,看不見罷了。”母親對我說。
“蓮藕是長在水下、和蓮花是生在一起的?”我驚叫——誰能相信,誰又能接受啊?!
“它為什么要在水下?而且是這么臟的水下?他為什么不長到水面上來,既清潔又有陽光,還可供人們欣賞?”那時的我更不喜歡蓮藕了,不僅因為它臟,還因為它鄙俗,它自甘墮落!
“你們不是學過生物嗎?任何植物的生長都是要靠土地的養分,而這些養分又要靠植物的根來吸收并傳送給葉和花,否則,植物是會死的。蓮藕就是蓮花、蓮葉、蓮蓬的根!”媽媽說。
我愕然,然后自責,再然后心痛,再再然后又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