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8-17
當(dāng)春風(fēng)吹綠了楊柳,當(dāng)春雨喚醒了小草時,竹林里遍地是毛茸茸的尖尾巴——竹筍。他們依偎在竹子母親的身旁,盡情地吮吸雨露,盡情地拔節(jié)生長,一天一個新高度。(抓住了描寫對象的特征)這時的竹子,是朝氣蓬勃的。
- 2012-08-07
我叫竹子,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植物了。先從我小時候說起吧。小時候,我的乳名叫春筍,又叫竹子寶寶。
- 2012-08-01
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梅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南宋詩人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
- 2012-08-01
早春來臨,大地醒了。熟睡的萬物都睜開惺松的睡眼。小草鉆出來了,樹葉兒長出來了,一顆顆黃嫩的竹筍也在一夜春雨之后,神話般地穿著春天送給它們的紗衣,從濕潤的泥土中冒出來了。它們身上一塵不染,還帶著春的氣息。
- 2012-08-01
先從我小時候說起吧。小時候,我的乳名叫春筍,又叫竹子寶寶。春天還沒來臨,我正在泥土地里睡大覺呢!正當(dāng)睡得很香甜的時候,春雷公公偷偷拿出一個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
- 2012-07-24
在我的書房里,掛著一幅著名畫家張大千的畫,那是一株亭亭玉立、青翠欲滴的竹子。每當(dāng)我看到畫中的青竹,口中就默默吟著鄭板橋的那首詩:“不風(fēng)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這首詩是鄭板橋一生高潔清雅的寫照。
- 2012-07-18
我最喜歡賞竹,在我們校園,有片竹林,微風(fēng)吹過,竹葉便相互碰撞嬉戲,發(fā)出悅耳的“演奏”,腦中的愁緒已溜了一大半。每當(dāng)我走進(jìn)竹林,便陶醉其中。
- 2012-07-13
今天早上,小作者跟著媽媽一起來竹林里砍竹子,砍竹子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雖然有點困難,但是我卻比媽媽先砍倒竹子,我高興極了……
- 2012-07-10
為什么竹子長得這么快呢?小作者在上課的時候遇到了這么一個疑問,作者去請問老師,老師的答復(fù)是否令小作者滿意呢?
- 2012-07-05
作者喜歡家鄉(xiāng)河堤旁的小竹子,它身軀碧綠,葉子細(xì)長,最主要的是它堅強不屈,不懼猛烈的臺風(fēng),在風(fēng)中永不低頭。作者引經(jīng)據(jù)典,更加說明了竹子的特性。
- 2012-06-21
作者細(xì)細(xì)觀察了一年四季的竹子,懂得竹子的堅強,懂得竹子的奉獻(xiàn),懂得竹子的不求回報,你懂得竹子的精神嗎,一起來聽聽作者的感受吧!
- 2012-06-21
相比白玉蘭和迎春花,作者更愛竹子,因為竹子為他們遮去燥熱,還可以泡茶,解毒,這也是作者深愛竹子的原因。
- 2012-06-21
這是作者與媽媽一起砍竹子的片段。砍竹子不是一個容易的活兒,從挑竹子,到砍竹子,都充滿技巧,充滿學(xué)問,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 2012-06-21
老家的后院種著竹子,作者深愛這片竹林,春雨過后,竹筍冒起,落葉之后,為莊稼供營養(yǎng),竹子的無私奉獻(xiàn),讓作者動容……
- 2012-06-20
《舌尖上的中國》里面提到鮮甜可口的竹筍你應(yīng)該還記得,那種美味應(yīng)該難以忘懷,看一下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竹子描寫吧,有異曲同工之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