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小孩子每天該喝多少水、喝水時該注意些什么,很多父母不太清楚。其實應該按體重確定孩子喝水量。一般來說,幼兒需要的水除了營養素在體內代謝生成的一部分,以及膳食食物所含的水分大約有一半的水需要通過直接飲用來滿足。 寶寶如何喝水更健康? 1、寶寶該喝什么樣的水? 由于嬰幼兒的生理特點,每公斤體重對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質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嬰幼兒攝入水分的重要來源,但不像飲料那樣直觀。飲料是人體在膳食外攝取水分的主要來源,包括煮沸的開水、礦泉水、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鮮榨果汁和較大兒童飲用的清淡綠茶水等。對寶寶來說,各種飲料中應首選白開水。 2、寶寶該喝多少水? 孩子應該按體重確定喝水量。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對較多,根據WHO(1993)的推薦量,0-1歲的嬰兒每天水攝入
學問一:寶寶睡覺向枕頭說NO 保健專家就提醒各位媽媽們:不要給新生兒用枕頭。這是因為: 1、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尚未形成生理彎曲,平躺時,其背和后腦勺在同一平面上,不會造成肌肉緊繃狀態而導致落枕; 2、新生兒的頭大,幾乎與肩寬相等,平睡、側睡都很自然,不需要枕頭; 3、新生兒的頸部很短,頭部被墊高了,反而很不舒服,并且容易形成頭頸彎曲,影響新生兒的呼吸和吞咽,甚至導致意外。 那什么時候可以給寶寶使用枕頭呢? 如果個別新生兒有溢奶或吐奶的現象時,可將上半身略墊高一些,或用洗臉手巾折疊2-3層約1-3厘米高當作枕頭用,以防吐奶。嬰兒長到三四個月時,其頸椎開始向前彎曲,這時睡覺時可枕1厘米高的枕頭。等寶寶到了七八個月開始學坐時,嬰兒胸椎開始向后彎曲,肩也發育增寬,這時孩子睡覺時應枕3厘米高的枕頭。 Tips:枕頭過高、過低都不利于寶寶睡眠和身體正常發
民間很多地方都有個習俗:年輕的媽媽會拿別人家健康寶寶的舊衣服給自己的寶寶穿,借此討個彩頭,希望寶寶跟別人家的寶寶一樣健康成長。一般而言,相對于新衣服,二手衣服含甲醛、鉛的化學成分較低,比較讓人放心。但與此同時,萬一遇到個消毒不好的,或者是衣服被有傳染病的孩子接觸過,該怎么對待? 嬰兒“二手衣”該怎么穿 寶寶出生:婆婆拿來一堆二手衣服 新媽媽璐璐在論壇上抱怨道,“我家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婆婆就拿一些嫂子和老公姐姐的孩子們穿過的衣服來給寶寶穿,看著心里好不舒服,家里也就一個寶寶,還要穿舊衣服。”在她看來,婆婆這么做,未免顯得“窮酸,讓人心里不舒服”。 璐璐還在帖子中對衣服的質量產生了懷疑,始終覺得“太舊了,未必干凈。”這一點得到了另一位媽媽“讓我
清理寶寶眼屎的四大妙招 1、用流動水洗手; 2、消毒棉球在溫開水或淡鹽水中浸濕,并將多余的水分擠掉(以不往下滴水為宜); 3、如果睫毛上黏著較多分泌物時,可用消毒棉球先濕敷一會兒; 4、再換濕棉球從眼內側向眼外側輕輕擦拭。 清理眼屎的注意事項:媽媽在幫寶寶清理眼屎時,力氣不宜過大,只要輕輕擦拭就可以,以免傷害寶寶眼睛肌膚。清潔工具應選用消毒過的紗布或棉棒,且使用次數以一次為限。另外,應避免在眼睛四周重復擦拭,以免造成寶寶眼睛細菌感染的機會大增。 寶寶眼屎多怎么辦? 眼屎多的飲食:多補充胡蘿卜素 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含胡蘿卜素豐富的食物有胡蘿卜、蕃茄、各種綠色蔬菜,以及動物肝臟、奶油、全脂牛奶、蛋黃等。維生素B1可由日常所食用的糙米、面粉及各種豆類中攝取。維生素
現代社會,因孩子越來越少,而家庭中對于孩子的教育也從零歲開始抓起,而有關專家建議:在寶寶零歲的啟智方案之一就是聽音樂。社會上針對0-1歲寶寶的智力啟發的宣傳越來越多,讓人目不暇接,做父母的有時很迷茫,不知是該相信還是不該相信,有些專家也是各有各的說法。為此,小編針對零歲寶寶的啟智方案:聽音樂,大概做了一個了解。 我們從日本東京兒童俱樂部多年研究與實踐研中所制出的“零歲方案”可以看到:音樂的魔力并不僅僅體現在胎教中,如果從零歲開始讓寶寶接觸音樂,并一直堅持下去,就可以挖掘和啟發兒童的多種智力和各項潛能。 用音樂開啟0-1歲寶寶智慧之門 日本小朋友藤澤禮子可以說是東京兒童俱樂部的研究成果之一。藤澤禮子現在已經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她的父母從未強迫她用功,可她的成績在班上總是第一名,因為她非常自覺:每天放學一回家,她馬上就開始2個小時的電
生長發育是嬰幼兒及青少年期所特有的生理現象。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王敏介紹,常用的小兒生長發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BB生長發育看四個指標 一、體重:反映小兒生長發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可反映孩子營養狀況。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個月一般月增長600~800克。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克。1歲后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克。 二、身長:短期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營養、疾病等)對身長影響不明顯,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長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cm。第二年平均增長10cm,第三年平均增長4~7.5cm。 三、頭圍:頭圍是反映孩子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1歲時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
有些年輕父母認為乳兒吃母乳時不僅吃進了各種營養素,而且吃進了相當多的水分,所以不必再額外給他喂水了。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一、需要補水的原因 水是人體必需的物質之一,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乳兒新陳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較快,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水分100~150毫升,對水的需要量是成年人的 3~5倍,因此僅靠吃奶是不能滿足身體對水的需求的,必須額外補充一些水分;這樣不僅滿足了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同時也清潔了口腔。 另外,乳嬰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體溫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當室溫較高時,孩子體溫可隨之上升,且體溫每升高1℃,體內水分就會蒸發掉10%。加之奶液中含蛋白質豐富,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造成體內細胞脫水,給身體帶來不良的影響。 母乳喂養的寶寶也需要補水 二、怎么給0-1歲寶寶補水 一般來說,每天應給嬰兒喂水3~4次,每次
很多爸爸媽媽都想知道:到底寶寶從什么時候開始長牙呢?其實,牙齒的形成從子宮里就開始了。在媽媽懷孕期間,寶寶就有了牙蕾,這就是乳齒的基礎。只有約兩千分之一的寶寶出生時就有牙,絕大部分寶寶會在一段時間的發育后才會冒出第一顆牙。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長牙? 寶寶出牙的早晚和寶寶的體質、營養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往往表現為個體的差異。通常出牙早的孩子在4個月便開始長牙,一般的寶寶在出生6~7個月便開始長牙,出牙晚的孩子要到10個月左右乳牙才萌出,也有小部分的寶寶要到1歲以后才長出第一顆乳牙,這種情況與嬰幼兒時期骨骼生長的快慢有關。 在寶寶出牙的過程中,一般在6-8個月時,寶寶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跟著上齒槽又會長出兩顆門牙。8-12個月的寶寶上齒槽會長出外面兩顆門牙,下齒槽的兩顆外側門牙也會冒出牙齦。12-16個月時寶寶先后在上下齒槽出現第一乳
1、正確喂奶媽媽喂奶時最好將嬰兒抱起,使嬰兒躺在母親的懷里,媽媽應用分開的食指和中指輕輕夾住乳頭,井同時向下壓住乳房,要防止乳房堵住孩子的鼻孔而妨礙呼吸,還可防止乳汁流得太急使嬰兒嗆奶。要先吃空一邊再吃另一邊。每次喂奶都要讓嬰兒把奶吸空,這樣才能促進下一次乳汁的分泌。每次喂奶前要將手洗凈,并用溫水清洗乳頭,以保持局部清潔,媽媽還要經常換洗內衣及洗澡,保持個人衛生。 新生兒哭鬧的護理要點 2、喂奶要定時這樣才能使嬰兒的消化系統有規律地工作。如果孩子一哭就喂奶,既不定時也不定量,孩子就會發生消化功能紊亂,使消化吸收受影響,甚至可直接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新生兒可以每3小時喂一次奶,如上午6時、9時、12時,下午3時、6時、9時,夜間12時和后半夜3時再各喂一次。 3、奶粉(嬰幼奶粉)要配好奶粉(嬰幼奶粉)調配很容易出現比例不恰當,過稀或過稠
俗話說:病從口入。而對于新生兒來說,更要注意護理口腔衛生,因為剛剛出生的孩子身體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對于吃的要求也很高,在身體各個器官不成熟的情況對于疾病的抵抗力也是很弱的。 這時的新媽媽對孩子的護理一定要科學、正確,特別是對于口腔衛生的護理,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如鵝口瘡類的口腔疾病,不但讓孩子受罪大人也一樣難受。 對于新生兒的口腔衛生,父母應該如何做好日常的護理呢? 我們知道,新生兒是沒有牙齒的,要在幾個月過后才能長出,所以在新生兒還沒有長出牙齒的情況下,他們自身的口水是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爸爸媽媽們最好能謹記以下護理常識,讓你的寶寶遠離疾病,有個好胃口。 1.勤喂溫開水 孩子無論是母乳喂養的還是人工喂養的,在給孩子喂奶后,或喂奶過程中,均應養成有規律的飲水習慣。尤其是當寶寶生病發燒、感染時,更應
【父母應該怎么做】 1.了解寶寶的睡眠特點 要了解寶寶睡眠中發出的信號,首先要了解寶寶的睡眠是什么樣的。一般來說,寶寶的睡眠時間要占到一天的1/2甚至2/3。 人的睡眠并不是單純的沉睡,而是分為兩個時相——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這兩個時相在睡眠中是交替出現的。在快速眼動睡眠中,人的腦電波很接近清醒安靜時的狀態,比非快速眼動睡眠要活躍,同時伴隨著眼球在眼皮下的快速活動,成人做夢多半是在這個階段。 小寶寶的睡眠也可以分為這兩個時相,但是和成人有所不同。一個是寶寶的睡眠中快速眼動睡眠占的比例更大,初生到兩個月時約占到他睡眠時間的1/2左右,隨后會下降到30%~40%,而成人一般只占20%;另一個是,寶寶經常是一睡著就直接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成人則是先有1小時左右的非快速眼動睡眠。 小寶寶快速眼動睡眠比例大,其實是和他的生長
如果你要帶寶寶到蚊子、蒼蠅、跳蚤和其他昆蟲有可能傳播瘧疾和黃熱病的地區,在你們出行前三個月左右,問問醫生看是否需要給寶寶打疫苗或開一些防止昆蟲叮咬后得這些病的藥。 夏季寶寶防蚊蟲叮咬六項注意 大多數嬰幼兒可以使用的防蟲用品都能很好地防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議給2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驅蟲劑。另外,以下方法也有助于防止昆蟲叮咬: 一、 不要給寶寶用有香味的肥皂和潤膚露,防止招蟲; 二、寶寶會走路后,不要讓他光著腳在外面跑,以免昆蟲叮咬; 三、別讓寶寶待在有蟲子的地方,比如池塘、草叢、垃圾桶旁。在戶外吃飯時,要把食物蓋好; 四、寶寶出門時要穿淺色的、能盡量多地遮住皮膚的衣服。不要穿鮮艷和有花朵圖案的衣服; 五、如果家里紗門、紗窗有裂縫,要及時更換或修理。如有必要,把寶寶的小床、推車、兒童座椅等用蚊帳罩住; 六、如果你家里有寵物
頭面部:兩拇指從下頜部中央向兩側以上滑動,讓上下唇形成微笑狀,兩拇指從額部中央向兩側推,兩手從前額發髻撫向腦后,兩中指分別停在耳后,像洗頭時用洗發香波一樣。 胸部:兩手分別從胸部的外下方向對側上方交叉推進,在胸部劃成一個大的交叉。 腹部:兩手依次從嬰兒的右小腹上腹向左下腹移動,呈順時針方向畫半圓。四肢:兩手抓住嬰兒一只胳膊,交替從上臂至手腕輕輕擠捏,像牧民擠牛奶一樣,然后從上到下搓滾,對側和雙下肢做法相同。 手與足:用兩拇指的指腹從嬰兒腳跟交叉,向腳趾部推進,并捏拉腳趾各關節,手的做法與足相同。 背:以脊椎為中分線,雙手與脊椎呈直角,往相反方向重復移動雙手,從背部上端開始移往臀部,再回肩膀。 撫摸的時間一般安排在沐浴之后,午睡或晚上驚起前,選擇嬰兒不太饑餓或煩躁的時候,開始時動作要輕,然后逐漸增加壓力,新生兒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每個撫摸動作不能重復太多
1、在嬰兒床上吊一些鮮艷的、帶響聲的玩具,用各種鮮艷的物品吸引孩子的眼球。玩具等物品要多變換位置,以免引起斜視。 2、媽媽還可以用蒙紅布的手電筒吸引寶寶的注意,手電筒要時遠時近,時左時右,同時要不停跟孩子說話。如果是晚上,則可以用“開燈”“關燈”交替進行。記住變換燈的位置,寶寶的姿勢也要經常變換。 6個月內寶寶的視覺訓練方法 3、將手絹放在寶寶的臉上,不斷掀起,又蒙在寶寶的眼睛上。每天訓練一二分鐘即可。這種看光和明暗的刺激對于嬰兒是很重要的,經常接受光刺激的嬰兒一般在1個半月時就想抓眼前發光的東西,而未曾接受刺激的嬰兒則要到3個月以后才有這個動作。 4、看媽媽的臉——媽媽經常有意識地讓嬰兒注視自己的臉,俯身對嬰兒說話、呼喚其名字或是對其微笑,同時不斷地變換注視的角度。“眼睛對視&
人們通常認為,剛剛出生的小寶寶除了會吃就是睡,似乎再也沒有什么可做的事情。你也這樣認為嗎?你錯了!其實,嬰兒天生就具備思維能力,并且已經具備了多達73種的潛在能力。只要媽咪細心觀察,嬰兒會向你表達他的一舉一動,也就是“嬰語”,以下這些嬰語,80后的爸爸媽媽,你們懂得嗎? 新晉父母你們理解這些“嬰語”嗎 嬰語一:吃飽了,我現在很開心 寶寶的眼睛眨巴眨巴的,嘴角微微往上翹,可愛的小笑容不時呈現,小嘴兒張合著,小胳膊小腿也愉悅的晃動,伸伸胳膊,踢踢小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嬰語釋義:肚肚飽飽了,尿片也很干爽,我現在美美的,感覺很舒服,沒有任何煩心事。 嬰語二:小肚肚餓了 寶寶哭了,那哭聲帶有乞求感,聲音有節奏的由小到大,這個時候如果用手觸及寶寶面頰或嘴邊,他會馬上扭轉頭,張開小嘴,并有吸吮
蜂蜜甜甜的,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蜂蜜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葡萄糖、果糖、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滋補品。可是,對于0-1歲的小嬰兒來說,卻有些危險。蜂蜜能清熱、補中、解毒、潤躁、止痛,生食性涼、能清熱;熟食性溫,能補中。 經研究證實,蜂蜜可促進胃腸道對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對小兒營養性貧血、嬰兒便秘、肝炎等病癥都有治療作用。與蜂王漿不同,蜂蜜不含有生物激素,因此,小兒食用蜂蜜對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但是蜂蜜是在加工、運輸、存放或銷售等環節中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污染,0-1歲的嬰兒食用了這樣的蜂蜜就容易出現中毒現象。 蜂蜜在釀造、運輸與儲存的過程中,常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這是因為,蜜蜂在采取花粉釀蜜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把被肉毒桿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所以蜂蜜中含有的肉毒桿菌芽孢非常高。而肉毒桿菌的芽胞適應能力很強,它在100℃的高溫下仍然
別輕看寶寶的尿尿和便便,這可是反射寶寶身體健康與否的一面鏡子哦!排泄功能正常的寶寶,身體也是十分健康的,反之,排泄系統出現了問題,則預示著寶寶的消化器官或者其他方面有了毛病。所以,媽媽們每天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尿尿和便便。而且,寶寶每次尿尿便便后,媽媽要懂得正確地呵護寶寶的小屁屁,否則會有紅屁股、尿布疹等現象發生的。 關于母乳寶寶和牛奶寶寶大便的區別 正常便便的顏色、氣味和次數吃母乳的寶寶和喝牛奶的寶寶大便是有區別的: 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狀,且無臭味,大便次數偏多,一般每天2~4次為正常,有的可稍多1-2次,這都屬于正常現象。 用牛奶喂養的孩子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粉中含有鐵質等營養元素,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余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
一、模擬子宮法: 母親常會用襁褓包裹出生后的寶寶,這樣能讓寶寶感覺仿佛仍舊被緊緊地裹在子宮內。襁褓確是讓哭鬧寶寶安靜下來的良方,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寶寶裹得過熱,也不能趴著睡覺。 二、平躺向上法: 這確是寶寶最好的睡姿,但是要安撫哭鬧的寶寶,讓其側睡更有效。大多數寶寶在心情愉快時并不介意自己是怎么躺的,可一旦哭起來,如果父母還讓他平躺,會使他缺乏安全感。 安撫寶寶的四種方法 三、吮吸緩解法: 吮吸不僅能緩解寶寶的饑餓感,更重要的是吮吸能夠啟動寶寶的安撫反射,幾分鐘內就會讓寶寶感覺松弛。因此,寶寶哭鬧時,在其口中放只安撫奶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是此種方法不宜常用,不然會使寶寶產生依賴,不利于健康。 四、搖晃安靜法: 用搖晃來安撫寶寶,雖然能使哭鬧寶寶安靜下來,但是要掌握正確方法,搖晃的力度一定要輕,幅度要小。因為劇烈的動作常會使寶寶頭部和脊柱受到傷害。
夏季護理出生地新生兒,避暑保暖需要同步進行。天氣炎熱時,不能使用空調避暑,但是過高的溫度很可能使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成熟的新生寶寶引發發燒等癥狀,可見,避暑要作為頭等大事兒來考慮,新生兒離開母體呱呱落地,溫度與濕度都相應改變,因此必須讓孩子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新生兒的房間要保持涼爽、注意通風,維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調到22℃~24℃,如果是早產兒,室溫要調到24℃~26℃。沒有空調設備的家庭,可采用其他辦法降低室溫,使之接近24℃。室內最佳濕度則應保持在55%~70%。很多媽媽害怕孩子太熱,就忘記了保暖的問題,難道夏季出生的寶寶也需要保暖嗎?雖然天氣炎熱,但是新生嬰兒的保暖問題一點不能含糊,新生兒皮膚薄、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與成人相比相差很大,散熱多、產熱少、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健全,因此當溫度過低時,新生兒體溫易受到室內環境溫度影響,導致體溫不升高。嚴重的還會使皮下脂
對于0-1歲的寶寶來說,尿布使用是非常有講究個,讓家需要費些心思好好學習。在我國,傳統的思想認為用尿布就是最好的。可是父母們應注意了,雖然用尿布是既經濟又實用,可也有很多講究的哦。 1、經常更換尿布 雖然盛夏酷暑,寶寶會出不少汗,但其尿量不會因此而減少。及時更換已污染的尿布,能讓寶寶的小屁股清爽、干燥。此外,寶寶睡醒后,通常會尿尿,及時地觀察尿布是否濕了,及時為寶寶把一次尿,便可少洗一塊尿布。 給寶寶用尿布的五大講究 2、讓屁股透透氣 白天盡可能少用尿布,使寶寶多些光屁股的時間,可讓臀部的皮膚暴露在空氣中透氣。 3、尿褲別包太緊 不要為防側漏,而使用那些橡皮筋很緊的尿褲將寶寶的小屁股緊緊地包裹起來。這樣不僅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也容易引起“紅屁股”。使用布尿布時,女寶寶由于尿液容易向后流可在其下面墊得厚些;而男寶寶的尿液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