擤鼻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真正能夠正確擤鼻的人不多。“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衛生紙放在鼻孔周圍,隨后按壓鼻子兩側,用力同時將兩側鼻腔內分泌物擤在衛生紙上。”可這卻是不可取的。這樣擤鼻可能會讓鼻腔內帶有細菌或者病毒的分泌物,逆向流入鼻腔后部的鼻咽部,如果帶有細菌或者病毒的分泌物通過這里進入到中耳腔,可能導致中耳腔出現炎癥,進而導致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
擤鼻涕是一種清毒的方法。不產生這種過敏反應就可以減輕鼻塞和流鼻涕的癥狀。一些抗過敏藥和感冒藥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抑制住了過敏反應。但不擤鼻涕,說明可能不是過敏體質,也要懷疑是不是干燥性鼻炎等問題。錯誤的擤鼻涕方法也會傷害到鼻腔。
正確方法是,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對側鼻孔的鼻涕即被擤出。用同法,再擤另一側。或者將頭稍微仰起,使鼻涕向后流,再輕輕吸鼻,使鼻涕經后鼻孔排出,流入口咽部,再輕輕吐到紙上。鼻涕應慢慢擤,輕輕擤,不能過分用力,不能把兩側鼻孔捏住,也不能撳住一側鼻孔擤。
也可采用上身向前傾的姿勢擤鼻涕:由于上頜竇的開口位置較高,不利于引流,而引起鼻竇炎。采用身體略向前傾的姿勢,有利于將上頜竇內積存的分泌物排出體外。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癥。表現為充血或者水腫,患者經常會出現鼻塞,流清水涕,鼻癢,喉部不適,咳嗽等癥狀。 鼻腔分泌的稀薄液體樣物質稱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幫助清除灰塵,細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況下,混合細菌和灰塵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終進入胃內,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當你過于用力擤鼻涕時,耳朵會嗡嗡作響,而且會很疼。事實上這是由于過強的氣壓透過連接鼻咽部和中耳腔的咽鼓管,影響了耳內的壓力引起的。
當我們都不注意的時候這樣所產生的不良后果就來了。可謂是病從鼻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但是卻不以為然。比如說,當你用手指緊捏雙側鼻孔,過于用力擤鼻涕時,可能會將部分鼻涕擠入鼻竇引起鼻竇炎,也可能使鼻涕擠入淚管引起眼結膜感染,甚至擠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1、要選擇柔軟,無刺激的手帕或紙巾。
2、家長拿著準備好的手帕或紙巾至于寶寶的鼻翼上,先用一指壓住一側鼻翼,使該側的鼻腔阻塞,讓包包閉上嘴,用力將鼻涕擤出。然后用拇指,食指從鼻孔下方的兩側往中間對齊,將鼻涕擦凈,兩側交替進行。
3、幾次后,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手帕或紙巾,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練習,經過反復多次訓練,接近兩歲的寶寶不僅可以學會擤鼻涕,而且還會擦去擤出的鼻涕了。
4、在教寶寶擤鼻涕時,家長要親自示范給寶寶看,如果孩子的方法不正確,家長不要去責罵孩子,應該和孩子講明原因,讓孩子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