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則微博熱傳“便秘吃姜皮,感冒吃姜肉”。微博中提到,“姜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如果有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熱證’表現,可以吃點姜皮,若是患了風寒感冒,想喝紅糖生姜水緩解病癥,生姜最好去皮,只食姜肉”。專家認為,這個觀點只說對了一半。
中醫認為,姜皮性味辛寒,有利水消腫的功效,一般可用于治療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癥,如果便秘表現為大便干結、腹部脹滿、口干口臭等“熱秘”表現者,可以用姜皮輔助治療,但是,便秘除了有熱秘,還有虛秘、氣秘等類型,如果這些證型的便秘用姜皮治療就不適用。
那么,“風寒感冒吃姜肉”的說法對不對呢?老百姓常用“生姜紅糖水”防治風寒感冒是有道理的,因為生姜性溫,有驅寒的功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方法用來預防和輔助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是可以的,因為生姜解表、發汗的作用較弱,如癥狀較重,還須配伍麻黃、桂枝等同用,增強發汗力量。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去皮才能有驅寒的效果倒也未必,只是說去皮之后效果更好一些罷了。
但是,對于陰虛火旺、目赤內熱、患有炎癥疾患及糖尿病、痔瘡患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也不宜擅自服用生姜入藥的方劑,使用前最好先咨詢有經驗的中醫師,以免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