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嚏”,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打噴嚏。近日,荷蘭的一項研究稱,憋噴嚏相當于吞細菌。打噴嚏時,有人習慣用手捂住口鼻,以發出輕微憋悶的聲音,有的人甚至用揉鼻子的方法把噴嚏憋回去。研究發現,一個噴嚏里大約含有30萬個細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細菌數量更是“數不勝數”,把噴嚏憋回去等于把這么多的細菌給吞下去了。這個說法科學嗎?采訪中記者發現,中西醫存在不一樣的解讀。
西醫:不打噴嚏不等于吞下細菌
南京市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孫麗華認為,打噴嚏是鼻黏膜受到刺激后引起的正常生理反應,對身體有保護作用,生活中沒有人會刻意憋著不打噴嚏,“憋噴嚏”更多的應該是“刺激得還不夠,打不出來”的一種狀態。
而之所以說這個說法有違常識,孫麗華說,人的上呼吸道天然存在著大量的細菌,如果用刮片取下來化驗的話,什么細菌都有。可以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很多細菌與人和平共處,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不打噴嚏等于吞下細菌的說法”。
中醫:古人會“人造噴嚏”治病
人之所以打噴嚏,是人體從鼻道排出外來物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南京市中醫院大內科主任張忠愛介紹,以感冒為例,打噴嚏是感冒的常見癥狀之一,中醫有種治療方法叫“探鼻取嚏”,就是主動制造噴嚏來預防、治療感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