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日前媒體報道部分嬰幼兒奶粉即將漲價,引發當局高度關切。“行政院”1日表示,身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召集人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下令“衛生署”及消保處與業者協調溝通奏效,各大奶粉進口廠商紛紛承諾,近期內不漲價或推出促銷回饋方案。 江宜樺對于奶粉業者積極配合當局穩定物價給予高度肯定,他也強調,當局有堅定決心穩定物價,并歡迎更多的業者共體時艱,加入抗漲行列。 “行政院”表示,經相關單位與進口奶粉業者接觸溝通后,已獲致業者善意回應。原傳出要漲價的致逢公司所供應之“培育寶兒嬰兒奶粉-1”、“培育寶兒成長奶粉-3”、“培育寶兒白金水解蛋白嬰兒奶粉-1”、&ldqu
繼香港推出奶粉限購令后,海外奶粉也步入“限購”后塵。英國《金融時報》在4月8日報道稱,中國市場對嬰兒奶粉的需求量之大是導致奶粉“限購令”的主要原因。隨后,國人的“港購”和“海購”渠道受阻之后,部分市民擔憂國內奶粉是否會有漲價趨勢。日前,記者就此采訪到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公關經理王慧穎,其指出多美滋近期并無調價計劃。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目前我國銷售的不少奶粉奶源來自于新西蘭。比如光明、多美滋等都是從新西蘭原裝進口或者采用新西蘭原料。并且其檢測執行單位都具有權威認證,消費者大可不必完全迷信國外產品。
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新規”的換證審核將于本月底正式結束。盡管企業方面普遍表示,“近期沒有提價計劃”,并且業內人士也指出,新政不應成為奶粉企業提高售價的理由,但在津城市場中,部分嬰幼兒奶粉已經取消了優惠活動,消費者也因擔心產品價格上調,而進行小規模囤積。 香港部分在售奶粉陸續提價 就在進口奶粉新規實施將近一個月的時候,香港部分在售奶粉,卻陸續傳出了價格上漲的消息。繼惠氏、牛欄牌嬰幼兒奶粉相繼宣布提高售價后,美素佳兒方面也證實,美素佳兒1至4號奶粉將分別加價3.5%至7.5%。據本市專門經營香港嬰幼兒奶粉代購的淘寶賣家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代購的牛欄牌、惠氏和雅培等嬰幼兒奶粉已陸續提價了,牛欄牌奶粉價格全線調整,其中供半歲至一歲幼兒用的2號奶粉加價幅度達9.2%,建議零售價由每罐218元漲至238元,而惠氏和雅培也緊隨其后,加價幅度平
國外奶粉接連不斷傳出的限購消息,使得國內代購市場價格本周出現普漲,加之媽媽們擔心寶寶斷糧,洋奶粉又掀起一波囤貨潮。 英國最大的幾家連鎖超市已于4月開始推行限購令,顧客只能購買兩罐嬰兒配方奶粉。雖這一做法并未指定某些人群,但外界普遍認為,限購原因在于中國買家對于嬰兒奶粉的巨大需求。加上以前已宣布限購的中國香港、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荷蘭,這讓許多通過海外代購洋奶粉的重慶媽媽們很著急。 代購網店也面臨缺貨 “寶寶要斷糧了,你想想辦法,多賣幾桶我給行嗎?”最近這一周來,身處德國的重慶淘寶店主王江經常接到類似的旺旺請求。“雖然國內是最近一兩天才報道英國奶粉限購的消息,其實英國早就開始限購了。”王江說。 “限購有什么影響?你看這兩天代購的價格一天一個變就知道了。”江北的劉女士是位雙胞胎媽媽。兩個小孩
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通知中提出了“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專區銷售,試行藥店專柜銷售。” 今后,在京購買奶粉又多了一條選擇路徑。 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通知中提出了“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專區銷售,試行藥店專柜銷售。” 隨后,廣州、南京等城市開始藥店銷售奶粉。 10月26日,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和4家藥店(金象大藥房、全新大藥房、嘉事堂和永安堂)合作設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也在北京試點門店啟用,通過自動銷售終端出售多美滋、雀巢、伊利、蒙牛、三元等11個品牌的近百種嬰幼兒配方奶粉。 乳企與藥店聯姻,通
8家奶粉企業已公布整改方案 占市場近六成份額 本報訊(記者劉俊)昨晚,“洋奶粉”美贊臣宣布從16日起對主流產品出廠價最高下調15%。至此,8家奶粉企業已經宣布降價或整改方案,按它們在2012年國內的市場占有率算,表態的企業代表了超過57%的份額。 美贊臣昨晚通過聲明表示,已比對反壟斷法開展自查,以確保企業的經營行為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7月16日起,美贊臣將對旗下主要產品出廠價下調7%~15%。此外,又會通過不同渠道再對部分主要產品進行優惠回饋活動。 根據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市場統計,2012年中國奶粉市場銷售額約385億元,美贊臣是最大的奶粉生產商,約占12.3%。 記者昨日統計,本月以來陸續有8家奶粉企業先后公布了具體整改方案,除了貝因美外都是“洋奶粉”。從降幅看,單品最低降幅為4%、最高為20%,平均降幅約1
高端奶粉減量又漲價 昨日,羊城晚報記者從超市獲悉,已經收到雀巢奶粉產品的漲價通知。以高端奶粉雀巢超級能恩為例,漲價后的新產品不僅會更換新包裝,而且容量也將從原來的900克減少到800克。 嬰兒奶粉的“節節高”定價策略盡管惹非議,但卻吸引了不少奶粉企業對該市場發起搶攻。 乳品行業專家王丁棉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洋奶粉越漲越吃香,但國產奶粉也要走高端路線,可能就寸步難行了。” 超市已收到漲價通知 高端奶粉在定價方面,近年來都在走“節節高”的策略。數據顯示,從2006年至今,洋奶粉年平均漲幅已達15.5%,每年洋奶粉至少會有一次提價,特別是20
奶粉價格降了近期奶粉降價幅度 洋奶粉 惠氏、多美滋等 降幅15%以內 國產奶粉 伊利、雅士利等 降幅10%以內 如果壟斷要依法接受處罰 自從惠氏等宣布降價后,記者就持續關注了奶粉市場情況。據南京市物價部門的監測,自7月9日以來,惠氏、多美滋等洋奶粉價格陸續下調。看著洋奶粉降價,在國產龍頭品牌貝因美的帶頭下,國產的飛鶴、伊利、蒙牛、雅士利等也開始降價。 這次奶粉反壟斷調查,新成立的江蘇省物價局反價格壟斷分局參與了部分工作。省物價局副局長孔祥平表示,如果真正存在壟斷行為的話,不管是降價還是漲價,都要依法接受處罰。
在歐洲,嬰兒奶粉售價很便宜,普通配方的奶粉在德國超市的售價也就是每盒5-10歐元,約合幾十元人民幣。再高端的洋品牌特殊配方奶粉,也不會超過20歐元。在備受媽媽們青睞、號稱具有世界上最好奶源的新西蘭,一桶嬰兒奶粉的售價也不過合人民幣70元左右。洋奶粉一旦進入中國,換上中文包裝,洋奶粉便華麗轉身,身價翻著跟頭地往上躥。 目前,包括雀巢、多美滋、雅培、美贊臣、美素等多家大牌洋奶粉的在華價格,不管是1段還是3段,基本沒有低于200元的。甚至若干洋奶粉的價格目前已經悍然突破每桶400元大關。以致德國第一大嬰兒奶粉品牌喜寶董事長日前也在上海對媒體坦言:“中國已成為全球洋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 是什么推高了洋奶粉在中國的價格? 進口奶粉被渠道推高價格? 在淘寶網上,德國一有機品牌奶粉特福芬1段的海外代購價格加上運費也不過128元一盒,而同樣規格的特福芬
900克裝荷蘭進口嬰幼兒奶粉美素1段原售價240元,昨日賣到300元,漲幅25%;美贊臣1段奶粉900克罐裝,原售價275元,昨日調價到305元,漲幅10%。隨著本月初境外再次出臺奶粉“限購令”,目前對中國內地游客限購奶粉的國家和地區,至少已經有6個,而且奶粉限購令越來越嚴,這些地區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再次集體漲價,漲價幅度則高達一兩成。 港貨店嚴重斷貨 昨天,沈陽晚報記者走訪了一些嬰幼兒用品專賣店,這些小店大多坐落在比較高檔的居民小區,經營著各類從境外代購的嬰幼兒用品和食品。經常在這樣的小店購買奶粉的陶女士說,很多小店都斷貨了,現在很難買到港版奶粉了。陶女士很不理解,3月1日,境外奶粉“限購令”正式實行之后,奶粉價格出現上漲,平均一罐能漲三四十塊錢,可是,現在,怎么就斷貨了呢? 位于鐵西區虹橋路上的一家小店店主介紹,
近期,包括多美滋、美贊臣在內的多個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價。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來第四度調漲。洋奶粉究竟為何輪番漲價,成本上升、配方調整抑或是改換包裝等漲價理由,站得住腳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洋奶粉輪番漲價已不是新鮮事。僅過去一年間,部分洋奶粉價格“你方漲罷我登場”,價格一路走高。惠氏、雅培、美贊臣、雀巢等都躋身其中。 今年以來,洋奶粉輪番漲價的頻度越來越高。從過去的“半年一漲”,正在變為“一季度一漲”,漲幅也從一般的10%向20%甚至更高躍進。 近日在位于上海徐匯區的某大型連鎖超市內看到,惠氏旗下高端品牌“啟賦”第一階段900克裝的售價已經突破了400元。此外,達能嬰幼兒營養率先在中國市場推出多美滋“優階”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也以不
十一前,國產高端奶粉紛紛上市,這些奶粉價格最高的甚至比洋奶粉貴出一倍。但從十一至今的銷量來看,大連媽媽對國產高端奶粉暫時還處于觀望期。 價格“秒殺”洋奶粉 昨天,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國產高端奶粉在各超市的奶粉貨架上高調鋪貨。在長春路附近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內,原本擺放嬰兒米粉和輔食的貨架被國產高端奶粉所替代,原來的米粉和輔食縮進了旁邊的一個小貨架內。 如果仔細看價格,此前部分媽媽期待能用平價購買到優質國產奶粉的希望顯然落空了。按照業內的說法,每罐900克奶粉售價200元至300元的為高端奶粉,300元以上的就是超高端奶粉,幾個品牌的國產奶粉價格基本都在300元以上。 以某國產品牌為例,其高端系列1階、2階、3階價格分別為398元、378元、358元。幾個品牌中,價格最貴的一款1段奶粉,900克價格為428元,而一般洋奶粉相同規格價格在200
財政部網站近日發布《關于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自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760多種進口商品將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平均優惠幅度達60%,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嬰兒奶粉的進口稅率由15%降至5%,下降66 .7%,然而,在業內看來,進口稅率的降低對市面上銷售的奶粉價格的影響極其有限,既有的銷售方式還有消費者消費模式不變的話,進口奶粉未來或仍高高在上。 該方案明確,2014年將對“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無乳糖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執行5%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而這兩類食品此前的最惠國稅率分別是15%和20%。 關稅連年降,奶粉連年漲 實際上,今年初我國進出口關稅亦進行了部分調整,對包括護膚品、嬰幼兒奶粉等在內的730
國家發改委啟動對乳粉企業的反壟斷調查已經有一周時間了,但省會各大超市所售的“洋奶粉”價格卻依然堅挺。業內分析師認為,“洋奶粉”毛利率一般達到60%以上,遠高于乳制品行業整體25%的利潤率。降價之后,外資品牌奶粉銷售價格仍會比國產品牌高。 僅一家品牌 調低價格12% 昨日中午,記者在北國超市先天下店的奶粉銷售區看到,惠氏奶粉的導購人員正在更換價簽,原標價198元的金裝幼兒樂3段奶粉,最新售價為158元。“這是降價力度最大的一款。此外就是4段奶粉價格由175元下調至165元。1、2段本身促銷活動就比較少,特別是1段奶粉,從未參與任何促銷,所以這次也不在降價范圍內。”導購人員告訴記者,該品牌的超市售價平均調低了12個百分點,并強調,這次調低售價不是促銷行為。 記者隨后又詢問了其他品牌“
從年初進口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下調,到7月初國家發改委啟動對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外界對于進口奶粉的降價期許不斷升溫。此次被調查的瑞士雀巢、法國達能、美國雅培和美贊臣等9大國際品牌雖均不承認壟斷,卻紛紛表態將降低產品價格,令內地消費者受益。 美贊臣在7月10日稱,自7月16日起,該公司將對旗下主要產品下調出廠價7%-15%,此外還會通過不同渠道對主要產品進行優惠回饋活動。至此,自國家發改委啟動奶粉反壟斷調查后,已有惠氏、美素、明治、多美滋、雅培等洋奶粉宣布降價,再加上合生元和貝因美,先后一共有8個品牌的奶粉承諾降價。據悉,這是近5年來洋奶粉首次在華集體降價。從降幅看,單品最低降幅為4%、最高為20%,平均降幅約11%。 然而,目前降價只是生產企業單方面宣布調低出廠價,銷售渠道方面的反應則比較遲鈍。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的奶粉賣場,發現只有惠氏換上了新價格牌,其他洋品
近日,雀巢集團首席執行官保羅·薄凱在發布今年前三季財報時表示,雀巢中亞大非區總銷售較2011年同期的111億瑞郎上升了25.9%,其中中國市場貢獻最大。 德國奶粉第一品牌喜寶的董事長StefanHipp則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雀巢一盒同類奶粉在中國甚至比國外高出200元,中國奶粉價格持續上漲或許是雀巢、達能等公司保持高盈利的主要原因。 中國奶粉價格世界最高 日前,德國第一大奶粉品牌喜寶董事長Stefan Hipp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確已經成為全球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 據一些消費者介紹,在國內買雀巢超級能恩系列奶粉,最便宜的三段也要近300元,一段價格更是高至358元。這款雀巢超級能恩系列奶粉在海外市場售價僅為150元~160元,也就是說,同款奶粉在國外要比國內市場的售價便宜約200元。德國特福芬有機嬰幼兒奶粉2段在其官網上價
日前,福建省宣布2014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一出,立即引發熱議。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已有包括廈門在內的諸多投資者盯上了奶粉市場。廈門一“鋼鐵大王”甚至與他人集資數億元,試圖搶占進口奶粉市場“高地”。 廈企搶食“二孩經濟”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透露,“二孩”政策實施后一兩年,每年因此增加的人口數量,將有一兩百萬。業內人士預計,“二孩”政策落地后,我國奶粉市場每年將擴容38.5億元—77億元。 廈門市三明商會監事長謝小金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福建聯盛達物資集團有限公司,曾是廈門最大的民營鋼貿企業。近年來,鋼鐵行業整體下滑,而受“二孩”政策等影響,奶粉市場卻急速膨脹。為
中國國產奶粉遭到的普遍不信任由來已久,中國父母對洋奶粉的搶購熱情也早就全球聞名。根據新浪財經對于全球最普遍售賣的雀巢嬰兒奶粉的調查,讓寶寶喝一口“放心奶”為中國內地家庭帶來經濟壓力、心理壓力之沉重,全球無可匹敵。 雀巢品牌一段奶粉在全球價格比較圖。(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彭琳 制作) 在中國,寶寶的來臨帶給許多新任父母的除了喜悅,還有高度繃緊的神經——圍繞著小小的寶寶,一場財力、腦力、體力全面競爭的“搶口糧”戰爭就要打響了。 在北京的超市里,雀巢在亞洲地區最暢銷的能恩奶粉售價為每罐(900克)238元人民幣,比香港同款奶粉的價格要高出約17.2元人民幣。一個全奶粉喂養的初生到6個月大的嬰兒,每月對這種奶粉的消耗量約為4罐,即一個月要花去父母近千元。可是在人均GDP為內地6倍,月收入中位數
遙遠的新西蘭大旱的消息讓很多中國年輕父母為之揪心,因為隨之傳出了新西蘭奶粉出口價格上漲六成的消息。昨天,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表示,雖然奶粉產量同比下降18%,但新西蘭嬰幼兒奶粉出口價格基本沒有變動。 在各個國家紛紛對中國買家實施奶粉限購政策后,新西蘭今年遭遇30年以來最嚴重旱災。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出口協會有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干旱對新西蘭北部地區牛奶產量造成影響,但南部地區有地下水和雪山水,因此受影響不大。“從整體上講,新西蘭目前牛奶的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這位負責人表示,但是幸運的是“上周新西蘭就下雨了”,到目前為止,新西蘭嬰幼兒奶粉出口價格沒有什么變動,只不過大包原料奶粉價格確實有所上漲。 至于中國零售終端價格的上漲,該協會人士表示,不排除代理商借機提價的可能性。
據統計,近14個月以來,共有34批次進口奶粉在入境口岸被檢驗檢疫出質量問題,總重量超過270噸,其中四分之三為嬰幼兒奶粉。不過,輪番出事并沒有讓進口奶粉走下“神壇”,在一些市場,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的價差最高差2倍,而銷量上,進口奶粉也占據了絕對優勢。 同規格最高價差2倍 近日,記者走訪天津多家大型超市和母嬰用品店了解到,目前天津銷售的嬰兒奶粉品牌在20種以上,在超市中主要銷售的品牌在10種左右。其中原裝進口品牌奶粉和國產同階段同規格奶粉售價最高價差有2倍左右,達到300余元,相當于很多品牌中一罐900克高階類奶粉的售價。 在友誼北路一家超市中,惠氏的啟賦1階(0-12個月)900克裝售價為498元,而在另一家超市國產品牌的900克裝1階奶粉售價僅為150元。不過超市中該規格嬰兒奶粉多數售價在220-398元之間。其中國產品牌奶粉售價普遍低于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