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900g的奶粉,從英國飛到中國,從零售價約合人民幣88.2元,一躍漲至391.5元,身價漲三倍。如此價格差異卻并非特例。荷蘭的90元、澳大利亞的136元、加拿大的144元,甚至南非的90元……到了中國售價均在300元以上。相比包包、手表等奢侈品中國市場售價普遍上浮兩成來說,洋奶粉無疑在中國賣出了天價。 中國媽媽繪制“世界奶粉價格對比圖” 洋奶粉在華售價全球最高 這串數字來源于一位熱心中國寶媽為中國媽媽繪制的《世界奶粉價格對比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中國市場上的奶粉價格居全球首位。從價格地圖可以看到,同一個品牌、同等重量(以下涉及奶粉規格均為900克)的一罐嬰幼兒奶粉,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售價為125元人民幣左右,而在中國至少要250元以上。那些被中國媽媽追捧的“高大上”品牌,其實也就
由于新西蘭遭遇70年一遇大旱,奶粉大量減產,且短期內無法緩解旱情,年初至今新西蘭最大奶粉出口公司恒天然公司的全脂奶粉拍賣價格已上漲28%,增幅為兩年半來最大值。恒天然乳品每個月舉行兩次拍賣,最近一次拍賣價格為4298美元/噸,比上一次價格上漲18%。 反觀國內乳企股價表現,近日行業龍頭伊利股份(600887,股吧)股價逆市頻創歷史新高,貝因美(002570,股吧)和光明乳業(600597,股吧)也創此輪反彈新高。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多家國內乳企暫未有提價計劃。 提高乳企生產成本 新西蘭生產的奶粉95%用于出口,出口量超過120萬噸,占全球奶粉貿易量的60%。中國大約70%~80%的奶粉進口來自新西蘭。恒天然公司是新西蘭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新西蘭90%以上的乳品由其生產。該公司出口額占新西蘭商品出口總額的20%以上。 國內乳業專家王丁棉指出,近兩年國內對新西蘭
備受關注的奶粉進藥店項目公共測試進入最后一個階段,正式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價格測試期,通過限時的定價策略測試消費者進入藥店選購奶粉的價格接受度。 與傳統模式相比,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度和消費習慣,一直被業內認為是奶粉進藥店項目的推廣難點。據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價格測試將采取8.5折起優惠的價格策略,測試市場對這樣價格的接受程度。此前由于價格較高,多數消費者不會考慮在藥店購買奶粉,有消費者指出,“藥店沒有超市方便,相比渠道更關心的是產地和價格”。此次價格測試,或能為奶粉進藥店項目帶來更多的消費者。 由于取消了中間經過多次倒手的環節,且自動化售貨機具有自動識別假貨的功能,售出的奶粉發現問題,可以通過流向監控實現及時召回,將最大限度規避奶粉在流通中的安全風險。盡管目前全市僅有5家藥店參與該項目,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表示,
繼今年3月份惠氏啟賦和圣元優博等多個奶粉品牌提價后,雀巢、美贊臣等進口品牌奶粉也于近日再掀漲價潮。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奶粉每年都會有兩至三次調價,但這次或許是近些年漲幅最大的一次。
日前,一份由上海市發改委公布的嬰兒奶粉比價表在網絡瘋傳開,統計顯示,部分品牌奶粉在不同超市的不同門店的價格相差懸殊,最多的相差了71元。 上海市發改委本次公布了世紀聯華、卜蜂蓮花、家樂福、樂購、華聯吉買盛、沃爾瑪、農工商、大潤發、歐尚、易買得等10家大型綜合超市48家門店的嬰兒奶粉價格,涉及貝因美、雅培、惠氏、美贊臣、多美滋、雀巢等多個嬰兒奶粉品牌。 此次公布的奶粉品牌中差價最少的是美贊臣,有三四款產品差價為1元至3元。另外部分奶粉品牌則價差較大。惠氏S-26金裝健兒樂2段(1200克三聯裝)在不同超市門店差價為67元;貝因美冠軍寶貝初生嬰兒配方奶粉1段(908克/罐)差價為49.6元。 其中,雀巢奶粉價差最大。雀巢超級能恩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奶粉2段(800克/罐)最高價為329元,在樂購鎮寧店、樂購三門店、樂購松江店、樂購七寶店4門店均為這一價格;最低價為歐尚超市長
洋奶粉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比越來越大,在媽媽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雖然洋奶粉在進口檢驗檢疫時,屢次被檢出不合格,但卻未能影響其在媽媽們心中的地位也未牽制其漲價的腳步。一面是質量問題頻頻,一面是漲價次數頻頻,洋奶粉真就那么好么? 有業內人稱,洋奶粉一直都標榜高品質好奶源,因此價格也比國產奶粉高許多。國產奶粉出現的一些惡劣事件使得媽媽們再貴也會去買洋奶粉,頻繁的出錯也使洋奶粉好的這個“信念”更加的堅定。 洋奶粉問題頻現價格照漲 是陷怪圈還是國企仍未強大 同樣是出現質量問題,洋奶粉卻仍然受追捧。不排除是消費者盲目地將產品品質與其價格及產地掛鉤,相信高價就擁有高品質。如果想要改變現狀,讓消費者恢復信心,還是需要國產乳企從生產、管理、制度上嚴格落實,讓自身強大起來。出現問題監管部門要嚴格處理,才有可能杜絕問題的發生,才能重獲信心。
國內部分洋奶粉價格為原產地4倍 在對國內乳制品信心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原裝進口的“高端洋奶粉”已經成為中國父母的首選。在他們看來,與其花低價買可能有問題的國內乳制品,不如花高價錢買健康的洋奶粉。 那么,洋品牌奶粉高高在上的價格是否合理呢?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連芳坦言:“洋品牌奶粉賺取暴利是業內公認的事實。無論是和其原產地,還是周邊國家、地區相比,國內在售的洋品牌奶粉堪稱全球最貴。” 而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內售賣的高端“洋奶粉”價格竟達到國外官網售價的4倍。為了求證,記者通過多番調查和比價后發現,“洋奶粉”在中國內地的售價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最高。 記者在北京一家專門出售進口商品的超市中看到,德國原裝進口的有機嬰幼兒奶粉2段的價格為318元/600克。但是,如果通過淘寶直接找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全球最大乳業貿易國新西蘭最近由于大旱天氣導致奶粉減產,分析人士預計我國奶粉將迎來新一輪漲價潮。對此,雅培、雀巢、多美滋、美贊臣等奶粉企業昨天都表示,近期價格沒有調整,并且不會進一步提價。 新西蘭奶源漲 企業稱未提價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新西蘭遭遇大旱,奶粉大量減產,交付的奶粉價格大幅上漲,而中國有70%-80%的進口奶粉來自新西蘭,受其影響內地奶粉漲價將成定局。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銷售的洋奶粉惠氏、雅培、多美滋、美贊臣,以及娃哈哈、雅士利等國產品牌奶粉,均大量使用新西蘭全脂、脫脂奶粉等奶源。 昨日有行業人士預計,新西蘭奶粉漲價預示著國內出售的進口奶粉必定提價,甚至部分液態奶都會受影響,預計會在6月份前后漲價。 記者昨日聯系多家奶粉企業,國外奶粉品牌雅培、雀巢、多美滋、美贊臣均回復稱,近期沒有調價計劃。國內乳企
繼澳門推出奶粉的限購政策后,為緩解香港奶粉缺貨以及確保奶粉供應,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1日也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正計劃修改《進出口(一般)規例》,規定每人每次最多只可攜帶凈重不超過1.8公斤的奶粉出境,最快將于2月份生效。此規定一出,又掀起新一輪奶粉“搶購潮”,內地通過香港代購奶粉成本提高,代購市場將受到沖擊。 在深圳做香港代購7年的淘寶店主瑤瑤表示,受到新西蘭奶粉事件的影響,大規模的囤貨現象已經在整個香港奶粉代購市場上蔓延。上周六,香港又下限購令,估計這次的搶購潮的規模會比較大。另外,香港代購奶粉的成本也會隨著限購令的正式出臺而增加,代購市場又將受到新的沖擊。“近年來,香港奶粉價格上漲的速度也頻繁,和內地的價位越來越接近。原來選擇香港代購的消費者很可能因為這次的限購而選擇別國的奶粉代購。” 上述劉女士同樣也表示,限購令實施
品牌洋奶粉集體漲價,可能是為了配合漲價,從今年6月開始,雅培、美贊臣、惠氏等品牌洋奶粉大多數更換了新包裝,價格也隨之更新,均有5%到10%的漲幅。未來一兩月家長購買洋奶粉又要多掏錢了。 記者昨天從市內多家商超了解到,包括多美滋等品牌已經發出調價通知,平均價格上漲10%左右。 昨日,記者走訪了本市幾大超市,發現架上在售的洋奶粉品牌主要是惠氏、雅培、多美滋和雀巢等,售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可能是為了配合漲價,從今年6月開始,這些奶粉大多數更換了新包裝,價格也隨之更新,均有5%到10%的漲幅。 有商家表示,其實,早在4、5月份,包括雅培、美贊臣、惠氏等先后調價,價格全線上調8%~10%。“漲價的原因是原材料漲價,還有的是換新裝新品”。緊接著,6月份收到多美滋的漲價通知,原因是要換新包裝。 記者昨天走訪市場也看到了這一幕,在家樂福,新包裝多美滋已經
“"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的最惠國稅率從15%下調至了5%,關稅下來了,不知道洋奶粉會不會降價?”這兩天在紹興一些論壇和微信、微博上關于“奶粉降價”的話題隨著《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的出爐而成為熱門。 很多媽媽們都在關心這件事,不過昨天記者走訪發現,也許媽媽們的愿望要成為泡影。盡管臨近春節各大嬰幼兒奶粉品牌商多了各種促銷,但零售價格并未隨之下降。此外,液態奶的價格反而見漲。 嬰幼兒奶粉促銷多了不少 過去,因為進口配方奶粉價格居高不下,很多人把原因歸結于關稅太高。在最新公布的《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中,增加了“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這一項,暫定稅率為5%,比最惠國15%的稅率還低10個百分點。那么,這么大的關稅下調會否影響到進口配方奶粉的終端價格呢?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6日發布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稱明年起將對767項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部分嬰幼兒奶粉進口暫定稅率將下調至5%。對此動向,業界專家認為對降低進口奶粉價格的影響不大。 記者對比發現,與大眾消費相關的部分嬰幼兒奶粉、護膚品等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與2013年相比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其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無乳糖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2014年暫定稅率為5%,比20%的最惠國稅率下調了75%。 業界認為動靜不大 或不能撼動洋奶粉價格 嬰幼兒奶粉進口暫定稅率5% 相比2013年的調整方案,2014年的方案新增了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的暫定稅率為5%,比最惠國稅率的15%下調了67%。據了解,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主任趙萍此前曾表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曾多次調降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稅率,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布了《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規范管理,加強了監管力度,一些貼牌代工乳企或迎來毀滅性打擊,部分乳企也可能借機提價。 新規嚴控代工、貼牌生產 昨日,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上查到,該局于近期發布了一則《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進一步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提出明確要求。 《公告》明確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委托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冒用他人品牌和包裝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其僅在境外注冊商標和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標注為境外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相同原輔料構成的同一種配方,生產不同產品名稱的嬰幼兒配方
根據財政部規定,我國自今年1月1日起調整進出口關稅。其中,“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無乳糖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執行5%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 關稅降低了,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洋奶粉是否會降價。實際上,這并不是嬰幼兒奶粉第一次享受5%的進口低稅率。自去年1月1日起,我國就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稅率從先前的20%降低到10%,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降低到5%。然而關稅降低了,洋奶粉卻沒有明顯降價的跡象,價格反而水漲船高。 2008年以來,洋奶粉在中國內地借由更換包裝、產品升級等原因一直輪番提價,有時甚至一年多次提價,進口奶粉平均漲價幅度已超過60%。不少“洋奶粉”的生產商在中國還摸索出&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19日表示,發改委將持續關注和監督“洋奶粉”企業承諾和整改措施的落實,鼓勵降價。 2013年,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6家乳粉生產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約6.69億元。“洋奶粉”企業出臺了降價措施。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素佳兒傳出漲價的消息。據報道,美素佳兒自2月7日起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相應價格調整,漲價幅度在8%至10%。此前,在接受調查期間,美素佳兒曾宣布全線產品價格下調5%。 對此,許昆林表示,發改委將對企業繼續跟蹤,而不是一罰了之,將繼續關注企業承諾和整改措施的落實,鼓勵奶企降價,持續監督企業承諾的兌現,目前已經在做這項工作,請大家放心。
某品牌的經銷商說,換了新包裝后就會漲價 記者了解到,像杭州等城市,美贊臣和雀巢已經漲價了,其中雀巢漲幅為10%,美贊臣漲幅為12%。記者采訪了市區幾家超市和母嬰店,被告知洋奶粉暫時沒有漲價,但預計馬上就會漲,像美贊臣換了新包裝就會漲價。 “繼國產奶粉漲價后,洋奶粉的漲價風波一直在盛傳,這次像杭州的華潤萬家已經漲了,紹興應該也會跟進。”甘先生說。 記者隨后又聯系了幾家母嬰店,均被告知美贊臣等洋奶粉還是維持原價。“像一段是231元,二段是216元,暫時都沒漲價。”市區嬰知島母嬰店的門市小姐告訴記者,已經聽聞洋奶粉要漲價,但漲價的是新包裝的洋奶粉,估計馬上就會漲。 在博士蛙,營業員也證實了這個消息。“我們店里現在賣的
長春市民張先生最近給兒子買奶粉,發現常買的美贊臣漲價了。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多品牌洋奶粉上調價格,美贊臣在長春漲價超過10%。就連換個新包裝,價格也要漲一漲。 “現在的奶粉真是買不起了,一桶奶粉都快漲到300元了。” 多數洋奶粉品牌相繼調價 早在今年5月份,就傳出了雀巢、惠氏等洋奶粉漲價的消息。且雀巢官方此前向記者證實,旗下部分奶制品價格上調,對產品進行了“指導價漲幅最大不超過5%”的調整。 據親親寶貝網了解,時隔2個月,又一洋奶粉品牌美贊臣也傳出了漲價的消息。 在長春五馬路附近的一家孕嬰用品連鎖店,店員周女士透露,“美贊臣確實調價了,像900g罐裝的嬰兒A+(一段),原來是251元/罐,現在漲到了279元/罐,一罐漲了28元錢。”她說。按照此價格計算,美贊臣該品類奶粉漲價幅度達到了11
洋奶粉的質量問題頻頻被曝出,但是進口奶粉的價格卻率增不減。中國國產奶粉的現狀讓眾多媽媽轉向進口奶粉,這也促使其價格的上升。近日,中國被指為全球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問題洋奶粉又憑什么價格這么高? 據新華社上海10月21日電 一面是進口奶粉屢屢被檢出有質量問題,一面是通過“瘦身”等方式不斷漲價,包括這些“洋品牌”自己也承認,中國已成為全球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 專家認為,這一現狀傷害了消費者的信心,而問題的關鍵還是因為國產奶粉不“給力”。中國乳制品企業必須下大力氣重建市場信心,否則仍然只是市場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角色。 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的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通報名單中,新西蘭“奧蘭超級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共26噸因碘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而被退貨。事
游云庭(上海 律師) 供求關系和對產品的信心才是決定價格的根本因素,即便是處罰金額巨大、威懾力極強的《反壟斷法》的作用還是有限的,企業有很多“合法”的辦法可以把價格漲回去。 據媒體報道,在發改委嬰幼兒奶粉反壟斷調查中,惠氏等9個奶粉品牌7月上旬先后宣布降價,平均降幅11%,同時新配方產品惠氏金裝S-26智學因子撤銷此前上漲4%的決定。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新配方產品是店員推薦的首選,只有在問及降價一事時,店員才拿來降價的舊配方產品。 對此,盡管雀巢惠氏公關總監解釋為,新配方產品取消漲價計劃也是一種 “降價”,但畢竟舊配方產品將停產退出市場,對消費者而言,未來只能以同樣的價格購買幾乎同樣的產品,難以享受到降價的好處。因此,把這樣的降價稱之為“假摔”并不過分。奶粉降價為什么難以實現?我們不妨一一厘清。
多美滋奶粉在華“升級”提價 記者昨日從達能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多美滋處獲悉,該公司將“率先”在中國市場推出名為“優階”系列的新嬰幼兒配方奶粉,值得注意的是定價更高的新產品推出后老產品就“告退”,在網絡銷售渠道價格已顯示約有逾一成的提價。這意味著,在國內乳業風波不斷的環境下,自去年以來國內主流的“洋奶粉”已接力完成了約10%的漲價。 新系列產品比原產品最高漲價23.5% 昨日,在給記者的一份通報中,該公司表明這是達能嬰幼兒營養首次在亞洲地區推出新品。據悉,除了中國,“優階”產品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同步上市。在另一份說明里,該公司證實在新產品上市后原多美滋金裝金盾產品不再銷售。 盡管多美滋未列明新產品指導價,不過昨日記者